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区绿化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80亩,绿化面积达100多亩。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布局为单元组合式,分为公共游览区、遗址参观入口区、4d影院区三部分,包括遗址公园正门、游客服务中心、考古发现之路、“生命之轴”,“东方人类溯源之路”、泥河湾历史碑刻群、科普广场、古生物群等,充分体现出泥河湾文化的多样性和连续性。项目完成后,阳原县将积极争取泥河湾国家...
【摘要】黑土沟遗址是泥河湾盆地目前发现的时代较古老的一处早更新世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根据磁性地层学资料判断,遗址位于Matsuyama反极性时的Olduvai正极性亚时阶段,其年龄为1.77-1.95Ma。2006年,在黑土沟遗址的考古地质勘探中,查明探坑文化层厚1.33m,由4个自然层组成;在大约7.6m——3的堆积中,出土遗物20585件,包括石制品20489件,哺乳动物骨牙碎片96件。石制品...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新发现,该遗址新近发掘的多种动物化石残块与人工石制品再现了150万年前古人类在泥河湾古湖边缘取食的场面。 这一用餐场面发现于距今约150至160万年的石沟遗址。26日举行的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2015年工作汇报会上,石沟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赵海龙介绍了有关情况。 据介绍,遗址中出土的犀牛、马、羊等动物骨骼密集而杂乱,既有完整骨骼,又...
记者从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获悉,泥河湾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在距今约150至160万年的石沟遗址发现了古人类的用餐场面,这是继马圈沟遗址发现人类餐食大象之后的又一餐。 石沟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的东缘、大田洼台地的北侧,西距马圈沟遗址1.1公里,该遗址由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今年6月1日正式进行主动性发掘。 据石沟遗址考古发...
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活动现场 6月9日,在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由河北省文物局等主办,阳原县人民政府等承办的“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张家口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在泥河湾小长梁遗址文化广场正式启动。百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公众代表和业界学者一起走进考古发掘现场体验考古。 在启动仪式上,阳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泥河湾文化之乡”,还有10名优秀农民工被授予了“考古技工”证书和奖金。 启...
第十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张家口泥河湾公众考古暨第二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于6月8日至10日在阳原县举行。来自省内院校、社会各界的公众代表,国内外考古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媒体记者100多人走进泥河湾体验考古,亲手触摸、感知“东方人类故乡”的神秘色彩。 6月8日,全体人员参观了泥河湾博物馆、毛皮文化专题博物馆。在泥河湾保护与发展座谈会上,相关考古专家以现场互动的形式与公众代表...
图为农民展示刚刚发掘出土的石器刘洋摄 图为10名农民工被授予“考古技工”的称号刘洋摄 10日,为期三天的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今日完美收官,农民考古技师作为考古活动中默默无闻却又功不可没的群体,在本次活动中首获殊荣,10名农民工被授予“考古技工”的称号。 现年55岁的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村民白日有,1992年正式踏入考古行列。白日有称,1992年,他在村西南方向放牧,在路上走的时候发现了一...
6月9日上午,在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由河北省文物局等主办,阳原县人民政府等承办的“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张家口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在泥河湾小长梁遗址文化广场正式启动。 10名优秀农民工获得“考古技工”证书 公众现场学习打制石器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阳原“中国泥河湾文化之乡”牌,同时,现场为10名优秀农民工颁发“考古技工”证书和奖金。 启动仪式结束以后,...
记者从河北省阳原县政府获悉,这个县正在建设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旨在全景再现200万年前人类文明进化的场景。 阳原县内的泥河湾遗址群,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目前,全世界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已经发现53处,泥河湾遗址群就有40处。 据阳原县副县长孙莉介绍,公园规划总投资38.19亿元,重点研究片区37平方...
“越早发生的历史,老百姓越不了解,泥河湾有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通过公众考古将让人们充分了解祖先留下的丰厚文化遗存。”2015年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21日在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启动,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谢飞介绍了泥河湾公众考古的意义。 “泥河湾公众考古是文化遗产保护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尝试。”张家口市阳原县副县长孙莉亦表示,在确保文化遗产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全程对社会公众开放,有...
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2014年度工作汇报大会21日在石家庄召开。考古专家会上透露,怀来盆地日前新发现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珠窝堡遗址已得到系统挖掘,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共计546件,初步判定时间为距今10万年以上。遗存的出土说明怀来盆地是泥河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泥河湾考古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坐标。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两岸,是世界最早的人...
2014年,继我省率先启动了东方人类探源工程之后,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全国东方人类探源工程进入项目批复阶段;泥河湾研究中心成立、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批准……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泥河湾考古又有多项重大发现公布,作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泥河湾的面貌逐渐清晰。 1月15日,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座谈会召开,洞沟遗址、照坡遗址的砾石面以及石叶等三大重要发现公布于众,震惊考古界。 6月...
2014年,继我省率先启动了东方人类探源工程之后,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全国东方人类探源工程进入项目批复阶段;泥河湾研究中心成立、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批准……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泥河湾考古又有多项重大发现公布,作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泥河湾的面貌逐渐清晰。 1月15日,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座谈会召开,洞沟遗址、照坡遗址的砾石面以及石叶等三大重要发现公布于众,震惊考古界。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