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大家常去,但博物馆的库房通常都是戒备森严之地。可当苏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学术会议上介绍了他们开放式文物库房管理的探索经验后,却引发了多位文博专家的共鸣。 11月29日上午,中国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藏品管理与保护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份60余家博物馆和科研单位百余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专家们在西安共议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 研讨会上与会...
“我一直认为,文物是古人、先人给我们留下有形的资产,它可以转换成无形的资产,也会转换成有形的价值。”“大家都想生产出能抓住人们的产品,灵感从哪里来?从文化来,文化确实很 简单 ,衣食住行用,买东西是文化选择,文化选择的背后是人的思想、美学……”昨天,“中原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在郑州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周功鑫、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等文化专家,对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 已经...
11月15日,为了配合库房气体灭火工程施工,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始按计划转移瓷器库文物,库房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陕西历史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收藏,文物库房的设施条件对文物的安全至关重要。自2010年始,陕西历史博物馆 对文物库房开始了有计划的改造工作,至2013年已经完成了一半库房的改造。为了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2013年后暂停了库房改造工程。今年七月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
作为中国第一座由国家创建的综合性博物馆,从南京博物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缩影。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昨日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近年来,南京博物院深入挖掘博物馆内涵,缜密规划布局,完善功能设施,创新服务方式,致力于建设展览特色强、科研能力强、文化氛围强、服务功能强的综合性博物馆,在传承中谋求新变革。如今,南京博物院以馆藏资源为突破口,架起沟通公众与社会的桥梁,已成为汇集中华历史...
今年是明十三陵定陵发掘60周年。纪念定陵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在明十三陵拉开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陵将全面升级安保措施,在更新所有陵寝监控、红外探测、防盗掘等设施,增加重点监控区域的基础上,将筹建大监控中心,汇总所有监控信息,便于实时全面监测。 明定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和他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按计划大规模发掘的皇陵。...
这是汗王宫遗址出土的绿釉莲花纹瓦当”,6月11日,沈阳市考古所在文化遗产日举行的“盛京往事梦回汗宫——公众考古带你穿越盛京”的公众考古活动现场,沈城老百姓首次看见了汗王宫遗址出土的文物。 这些从一个侧面印证汗王宫建筑级别的构建,多数只会在人们视线中“稍作停留”,便将重回文物库房,市民想再见一面的机会很难。 同样“沉睡”在库房里的,还有沈阳出土的被定为一级品的18件文物,及其他数千件出土...
【摘要】我国文物的收藏研究由来已久,文物分类的做法已形成传统的认知与工作习惯。纵观我国文物分类现行的相关规章和文献,仍是就管理与检索之目的做规定和探讨,而未能在此信息时代大环境背景下,从知识组织的观点去回应文博机构的角色功能和社会大众的需求。本文尝试以回顾中国文博领域的传统分类理念与做法为起点,并探索以知识组织工具构建数字化工作中文物分类标准的可行性,以期在信息时代中发挥文博机构的服务功能与文物知...
神秘的南博朝天宫库房顾炜 摄 在南京朝天宫,红色的院墙外,有一块石板上刻着“故宫分院”。这里便是南京博物院的朝天宫库房,一直深藏着一批南迁文物,坊间传言这批文物共有2000多箱,10万余件,有的价值堪比“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东坡肉”和“翡翠白菜”。 昨天,江苏省文化厅召开“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神秘的朝天宫库房今年正好80岁,将首次迎来大修。未来有...
中国美术馆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艺术珍品逾十万件。然而受到展厅规模的限制,大多数藏品入藏后只能“沉睡”库房。如何让这些躺在宝库中的艺术,走出尘封的空间、带着艺术的温润与广大观众见面?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提出的“典藏活化”概念,以及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展览,将使美术馆越来越多的藏品走到观众面前成为可能。 “活化”二字可以说生动地概括了典藏系列展览的意义。中国美术馆自2014年开始举办“典藏活化”系...
日前,瓯海区博物馆陈列布展相关工程已渐入尾声,其中库房与安全防范工程进入测试阶段,投资200余万,建成的库区400平方米,涉及消防、暖房、恒温恒湿等设备设施,全方位为馆藏文物搭建一个舒适、安全的“家”。 瓯海区博物馆自1991年建馆以来,馆藏文物已达2500余件,由于库房条件局限,所有文物都寄存在温州市博物馆临时库房内。结合今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文物类别、级别、年代、入藏时间...
我国的省级和市级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各省、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下的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机构。每年,这些机构的考古发掘活动都会获得大量的文物标本。目前,各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库房,来保存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这一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文物考古研究所,如何加强出土文物的规范化管理,就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文拟就在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规范...
15-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正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2020年开放区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将从今年的65%提高至80%。同时,通过空间清理和建筑修缮,故宫还将首次开放库房,游客可一睹数千件紫檀、黄花梨等制作的珍贵明清家具的真容。 今后,也将有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来到故宫学习知识,就连游人离开故宫前看到的一排商店,也将转型为创意体验馆...
9月9月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上海大学做了一场题为“展望2020年,把壮丽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的讲座。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年,故宫经历了许多变迁,讲座中,单霁翔为听众讲述了故宫作为文物保存单位、公众文化设施,在文物收藏、工程改造、展区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而2020年对于故宫和故宫博物院都是很重要的一年,届时紫禁城将迎来其600岁的生日。目前故宫正在进行两项工程,一项是...
天顶画修复 倦勤斋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一处建筑物,其位置在宁寿宫花园的北端,即今日“珍宝馆”出口的西侧。走进倦勤斋,绕过几个小门,便会发现一处小小的戏台,而围绕着戏台,在戏台北侧的墙面以及戏台顶上的天花板上,均画满了图画。这些图画并不是简单的墙面单幅装饰画,而是与室内整体环境相呼应的整幅图画。这里就是现在极其闻名的倦勤斋全景画和倦勤斋天顶画! 我想说说这处奇幻的环境艺术场所,被重新发现和修复还...
下周二起大修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关闭18个月 展出文物撤回库房 西配楼展览继续免费开放 下周二起,河南博物院将关闭令无数海内外观光客向往的主展馆。昨日,河南博物院召开闭馆新闻通气会宣布,自7月14日起,该院对主展馆实施闭馆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其间,主展馆将全部关闭,主展馆展出文物将撤回库房,但对社会免费开放工作仍然继续。 郑州晚报记者 崔迎 主展馆大修 文物全部撤回库房 河南地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