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新发现:唐波斯人墓志现身 墓主人叫摩呼禄
2015-11-19 13:54:48 作者:陶敏 来源:扬州晚报 已浏览次
11月2日至7日,央视《国宝档案》连续播出“海丝传奇”系列节目,因为里面有很多“扬州元素”,吸引了很多市民关注,其中,“渡海而来的先贤”这一集向观众朋友们讲述了普哈丁在扬州的传奇往事。记者昨从扬州博物馆获悉,该馆征集到一方唐代波斯人墓志,该墓志是在普哈丁墓园南侧发现的,墓主人是侨居于扬州的外国人中,目前我们知晓姓名的第一人,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扬的波斯人的代表。
1
扬博征到唐波斯人墓志
墓主人通过“海丝”来扬
唐代的扬州,有着“扬一益二”的美誉。据史料记载,以及出土的波斯人的遗物,见证了扬州与波斯的友好关系。尤其是唐代中叶,居住在扬州的波斯人相当多。
扬州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研究发现,扬州出土的唐人墓志,从志文间接或直接地反映了扬州与波斯友好的关系。1963年,在扬州五台山发现了四座唐代墓葬,其中在一座墓中出土了“河东郡卫夫人墓志”,从墓志上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儿子起名叫“波斯”,充分证明了晚唐时期来扬经商的众多波斯人与扬州人友好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最近,扬州博物馆征集到了一方唐代波斯人墓志,该墓志是2004年在扬州古运河畔普哈丁园南侧被发现的。新征集到的这一方唐代波斯人墓志——“唐故李府君墓志并序”,呈方形,边长约52厘米,厚度约10厘米,虽然墓志的边角有缺损因而缺失少量文字信息,但根据墓志上的文字,还是能知道墓主人的生平。
根据墓志的内容,得知墓主人名为摩呼禄,籍贯为“波斯国人”,他于安史之乱以后,“舟航赴此”,也就是说,他是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扬州。
2
可能经营香料和珠宝
钦慕中华文化和风俗习惯
扬州东边临海,又是东西长江和南北运河的交汇之地,因此,凭借着在全国水运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扬州早在唐朝就已经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港口,摩呼禄来到扬州并侨居于扬州江阳县文教坊。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推测,摩呼禄生前在扬州可能开“胡店”或设“波斯邸”,可能经营香料和珠宝等。
摩呼禄在扬州有家庭,“有夫人穆氏”,生有一个女儿,妻女都才貌双全。墓主人还有两个侄子,两个侄子都很孝顺也有才华,文质彬彬。摩呼禄心胸豁达,崇德向贤,仁厚待人,当时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往于中西方,扬州的包容让他羡慕,也许正是因为他在扬州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因此,他把扬州作为他的第二故乡。
同时,根据墓志上的内容,也可以看出,摩呼禄生前钦慕中华文化、中国传统和风俗习惯,包括中国汉字,所以,墓志上全部用汉文,也就合情合理了。
3
侨居扬州的外国人中
目前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人
俗话说“叶落归根”,但是,摩呼禄却扎根于扬州,最终“卜宅安居”,享年75岁。摩呼禄去世后,安葬于“当州(扬州)江阳县嘉宁乡北五乍村之原也”,此处“丘陵逦迤、松户森沉、杳袅春风、剪裁花卉”,一定是个风水宝地。这一带是唐人墓葬区之一。就是现在的扬州跃进桥东一带。
墓主人摩呼禄于公元835年安葬,这个时间比南宋普哈丁墓(公元1275年)早440年。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摩呼禄是侨居于扬州的众多外国人中,目前我们知晓姓名的第一人。”当然,该墓志的发现,也见证了在晚唐扬州繁华的时期,留下了波斯人与扬州人友好相处的珍贵实物资料,助推扬州“海丝”申遗工作。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