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暂选址文化公园 力争年内完成改造

    十三行博物馆今年出世?

暂选址在文化公园的展览大楼,力争年内完成改造,现正公开征集藏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藏家王恒向媒体展示他准备捐赠的通草画藏品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春暐、通讯员周荣嘉报道:传闻已久的十三行博物馆将从构想成为现实。13日,荔湾召开“十三行博物馆文物征集及布展大纲编撰工作”研讨会,羊城晚报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十三行博物馆将选址文化公园内的展览大楼,力争今年内完成改造。

专家建议

不要“大拆大建”

据介绍,“十三行”是广州作为世界文化名城的六张新名片之一,未来将会在现有十三行路口基础上,以上下九路为中轴线,打造十三行文化圈。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如何筹建十三行博物馆、征集十三行文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要有独家镇馆之宝,与现有的其他博物馆区别开来。可利用声光电,复原场景,通过讲故事、看变迁等鲜活生动的形式来展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李穗梅如此建议。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烈表示,筹建十三行博物馆并不需要大拆大建,“只要利用遗址场地和历史建筑,就比新建场馆好”。他认为,十三行博物馆主馆应坐落在现文化公园半露天舞台以北———原十三夷馆的部分遗址上。

据悉,十三行博物馆建成后,将与周边的“中国海关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邮政博物馆”、“广州丝绸博物馆(锦纶会馆)”等连成博物馆群,以充分展示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公开征集

十三行文物藏品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行博物馆目前设想选址在文化公园的展览大楼,力争在今年完成改造。

据介绍,该展览大楼共有五层和一层地下室,占地面积306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618平方米。

羊城晚报记者现场了解到,为丰富十三行文物陈列馆的内容,荔湾区正致力向海内外、社会各界征集十三行文物藏品。目前,已有部分收藏家有捐赠藏品意向。

相关新闻

得知要建博物馆

藏家决定捐藏品

河源人王恒藏龄已达10年,对清代家具和工艺品有着浓厚兴趣的他,原打算在家乡建一所私人博物馆,当得知要建十三行博物馆,便决定捐出部分藏品。

据了解,他收藏的十三行时期的各类藏品有1000多件,其中广彩200多件,广绣200多件,通草画500多件,象牙扇40多件,银器20多件,家具60多件。这些藏品大部分在国外拍取所得,对深入研究十三行历史商埠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