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墓葬现场。 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新昌县大明市新区南山路考古发掘项目接近尾声。本次考古共发掘出从三国吴五凤二年(255)到明代的古墓葬三十多座,古墓葬群时间跨度千余年。从古墓葬群清理出土三国时的铜镜、银饰品、青瓷钵,东晋时的青瓷虎子、碗、古钱币,唐代青瓷盘口壶、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宋代青瓷罐、魂瓶、元丰通宝等文物。 墓葬群遗址位于新昌县羽林街道山头里村附近。昨日,记者来到考古发...
颜色鲜艳的彩绘陶、纹样精美的青铜器、淡雅别致的玉器……7月21日,位于千年古县山东滕州的大韩东周墓地正在陆续出土大量文物。截至目前,共发现墓葬136座,部分墓主是东夷古国贵族。 7月21日,位于千年古县山东滕州的大韩东周墓地正在陆续出土大量文物。图为上百座墓葬被搭棚保护起来。 考古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清理和发掘文物。 记者当天在考古现场看到,墓地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70米,整...
既是0.99亿年“高龄”的“琥珀蛇” 又是被“冻龄”的新生蛇 世界上首例蛇类琥珀被发现 琥珀中的蛇皮Ryan C. McKellar摄 缅甸晓蛇和对应的CT重建 白明 摄 昨天,两块小小的琥珀在全球古生物界掀起波澜,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团队宣布,首次在琥珀中发现蛇类标本。 此次新发现的蛇类琥珀化石标本共有两件:一件是蛇皮琥珀,一件是缅甸晓蛇。这...
中新网山东滕州7月21日电 (赵晓)颜色鲜艳的彩绘陶、纹样精美的青铜器、淡雅别致的玉器……7月21日,位于千年古县山东滕州的大韩东周墓地正在陆续出土大量文物。截至目前,共发现墓葬136座,部分墓主是东夷古国贵族。 7月21日,位于千年古县山东滕州的大韩东周墓地正在陆续出土大量文物。图为上百座墓葬被搭棚保护起来。赵晓摄 考古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清理和发掘文物。赵晓 摄 记...
记者最新获悉,新昌县大明市新区于今年5月发现的古墓葬群,经过文物部门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出古墓葬30座,墓葬时间从三国到明代,整整跨越一千多年! 这次考古发掘的30座古墓葬从三国一直延续到明代,有三国、东晋、唐代、宋代、明代等时期,最早为三国太元五年(即公元255年)的墓葬,该墓葬墓室长七米,排水沟长八米。“三国墓里墓室这么大,排水沟这么长,是首次发现的。”新昌县博物馆考古...
小河北辽代遗址鸟瞰图钟欣摄 中新网沈阳3月5日电 (记者 朱明宇)记者5日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考古人员发现多处辽代遗址,有助于确定显、乾二陵皇陵玄宫位置。 辽王朝始建于公元10世纪初,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立国210年,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对峙,签订澶渊之盟,后被金朝所灭。辽代9位帝王分葬于5处皇陵,其中显陵和乾陵在辽宁境内。 新立辽代建筑遗址出土脊兽 钟欣...
发现的清代铭匾上清晰有“眉山一”等字,“脈”字虽已大部丢失但铭文完整。钟欣摄 中新网成都2月25日电(记者刘忠俊)日前,四川西充县鸣龙镇“苏氏宗祠”修缮工程竣工,根据重修的苏氏《族谱》发现,当地苏姓是“唐宋八大家”中“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其中苏轼,即苏东坡)一支后裔的集中族居地。 据了解,苏氏宗祠位于西充县鸣龙镇宫子山村,该祠房屋脊梁上有“大清光绪六年庚辰”文字记载,表明该宗祠建...
7月中旬,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挖掘(视频转拍)。南广摄 中新网客户端南平7月19日电 (何周超 林鑫)日前,福建浦城县有市民向文保部门反映,在自家修建围墙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疑似古墓,当地文保部门立即赶往万安村,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挖掘,发掘从下午1点一直持续到4点。 7月中旬,现场出土了一个方形铜镜(视频转拍)。南广 摄 由于发现及时,古墓得到妥善保护。经勘查初步测算,...
2017年8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运城市文物工作站、万荣县文物旅游局配合,对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思雅村北的北魏大型砖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墓志证实,墓主人系北魏末年汾州刺史薛怀吉,葬于孝昌二年(526年)。薛怀吉墓的发掘是北朝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 该墓系当地村民在浇地灌溉时,发现田地大面积塌陷,砖砌墓室券顶暴露而发现。市县文物部门接报后,先后到现场勘察。为...
原标题:重庆发现宋明墓葬群 出土完整宋代琉璃簪 图为在重庆市巴南区发掘的宋明代墓葬群之一———乌壁岗岗墓群北区现场。市文遗院供图摄 中新网重庆5月10日电(记者 唐枫)记者10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市巴南区东泉镇梨树村、双星村及姜家镇区域发现了宋代至明代墓葬群,共计35座,并出土了完整宋代琉璃簪。据悉,这对进一步认识宋明时期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工作者用白线画出了这座建筑的格局分布图,推断这里和南军、北军这两支西汉的京城卫戍部队有关。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汉书 刑法志》云:“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这则史料中的“南北军”,作为长安城的卫戍部队,从西汉初年开始便承担着拱卫京师的作用。 日前,中国社科院汉长安城工作队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公布了一处位于今天莲湖区三民村附近的大型建筑遗址的...
资料图:天悬天坑航拍图。 新地质遗迹 考验保护与开发(绿色家园) 陕西汉中发现500平方公里天坑群 本报记者 常钦 作为特殊喀斯特地貌,天坑令人神往。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对外发布地质遗迹调查阶段性成果,其中之一是:我国地质人员在陕西汉中发现了由49个天坑组成的4个天坑群,天坑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标准。这则消息不胫而走,被众多目光聚焦。那么,如此大规模的天坑群是如何被...
央广网罗布泊3月30日消息(记者蒋雪娇)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新疆考古人员近期在罗布泊境内的孔雀河流域北岸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1座汉晋时期古城址,3处汉晋时期墓地。考古人员根据这座古城的形制、结构、地表遗物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印证,初步推测,这座命名为咸水泉古城的古城遗址,有可能是楼兰国都城。 据了解,在今年年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对罗布泊境内的古楼兰区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在孔雀...
近日,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泗洪县梅花镇赵庄遗址又有新的发现,在一处墓群中不但发掘出多件精美随葬品,墓室外还发掘出完整的陶窑遗址,以及家猪、家犬殉葬坑有规律地分布在墓室周围。 2016年12月,考古人员在泗洪县梅花镇赵庄遗址挖掘现场,确认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时期文化遗址。截至目前,共清理大汶口文化晚期壕沟1条、不同时期墓葬30余座、灰坑近400座,以及陶窑、水井、兽坑等...
新华社银川5月24日电(记者许晋豫)一次普通的电力施工,没想到在同一区域发现两座不同时期的古墓葬。记者24日从宁夏吴忠市文管所获悉,吴忠市利通区21日、23日在电缆沟施工过程中分别发现一座宋代土穴墓和一座明代棺椁墓。 据吴忠市文管所所长任淑芳介绍,两座古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相距仅3米,古墓葬距离地表3米左右。21日发现的土穴墓初步断定为宋代,墓主人为女性,出土了一面印有“长命富贵”的铜镜以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