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古人都流行吃什么?今天流行的美食又是何时出现的? 现代考古中的诸多发现,揭开了中国人饮食的哪些秘密…… 战国秦墓中发现一锅“肉汤” “大羹湆在爨”—古人最早将汤称为羹、大羹、鉶羹 考古发现:2010年,在清理陕西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一座2000多年前的战国秦墓时,发现出土的一件铜鼎中有不少液体。经鉴定,是一锅狗肉汤。无独...
近期,市文物局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工作最新进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北部,距离2016年新发现的路县故城遗址约850米,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D区D-04地块,目前正在开展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该项目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各类古代遗迹370处,其中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为了保证考古工作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5日正式对外公布,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安神禾塬大墓的陪葬坑中发现已灭绝的新属种长臂猿骨骼。 中国曾经分布的几种长臂猿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英国动物学会等机构自2011开始,对位于西安市南郊神禾塬大墓(有研究者认为该墓墓主为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陪葬坑出土的长臂猿骨骼进行研究,通过形态观测、3D建模、16处标志点的测量确认,该长臂猿不同于现生的长臂猿属和已经灭绝的第四纪长臂猿属。...
【科技前沿】 中美学者发现恐龙时代琥珀蛙 命名为“李墨琥珀蛙”,首次揭示古蛙类与热带雨林关系 光明日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张蕾)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缅甸琥珀中发现恐龙时代的蛙类标本,并揭示出一个此前未知的物种——琥珀蛙。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大卫·布莱克本(David C. Blackburn)、博士爱德华·斯坦利(Edward ...
近期,伍市镇七星村彭姓村民建设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即刻报告了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平江县文物管理所获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会同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前往现场勘查,对古墓葬保护处理。 发掘现场图 据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姜权辉介绍,墓室内筑有二层台,二层台上安置有石质人物雕像(石俑),墓室内散见有残陶器。文物专家初步判定该古墓为券顶石室墓,并且为岳阳市范围内考古发现的最为完...
平阳西湾疑似石棚墓遗址平阳西湾疑似石棚墓遗址 西湾地处平阳县境东部,背靠大山,东临大海,礁岩海岸曲折美丽,长达17公里,有众多的小海湾,近些年来,由于海涂围垦加速,大量礁岩海岸消失。为了了解围垦对西湾礁岩海岸的影响,笔者经常前往考察。每次经过一个岬湾时,不经意间会在山坳里发现一个小渔村,房舍俨然,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村庄之下,还有两个漂亮的小沙滩。 去年3月,我来到该渔村,村名一沙...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发现的古墓。在墓中除发现墓志之外,同时还出土了40余枚南宋钱币发现的古墓。在墓中除发现墓志之外,同时还出土了40余枚南宋钱币 近日,施工人员在中雁荡山西漈景区龙山湖畔建设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南宋时期钱宜之古墓,墓内出土了南宋时期的墓志、铜钱等珍贵文物。有关方迅速联系文物保护部门对墓志铭进行保护、考证。 经考证,该墓主人为吴越王钱镠第十二世孙钱宜之,乐清白石人,该...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发布时间:2018-06-13 来源:新浪收藏 来源:辽宁日报 阜新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高领”陶片确定出遗址 褐陶四系壶高10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5厘米,泥质褐陶,直口、长径、鼓腹,腹施四系,平底,通体磨光,青铜时代出土文物。 在考古界有句话,叫做“怕软不怕硬”,就是说石建筑在土层里比较容易鉴别,而土质遗迹...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发布时间:2018-06-19 来源:新京报 山东郯城县李庄,恐龙足迹面。陆勇 摄 侏罗纪猜想证实 山东发现“群居恐爪龙” 郯城县发现300个恐龙足迹,其中70个为小型恐爪龙类足迹,系世界首例 《侏罗纪世界2》正在热映,暴走的恐龙、狂奔的人类给人视听震撼,影片中的帝王迅猛龙让人眼前一惊。 与电影不谋而合,6月18日,...
人类的祖先从非洲诞生,又走出非洲来到世界各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古DNA研究,让我们可以在数以亿计的基因组中寻找蛛丝马迹,破译人类演化之谜。 日前,被评为《自然》杂志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在中科院举办的“SELF格致论道讲坛”上就此做了讲演,我们特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1、现代人和更古老人类有基因交流...
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 中国文化传媒讯 (赵建兰 驻陕西记者任学武)5月21日,记者从“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首展开幕式”上获悉,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为皇城台使用期间由皇城台顶部弃置而来)内,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骨制口弦琴,初步统计达20余件,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口弦乐器。 据介绍,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
2017年年底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开展的吐峪沟石窟寺第8次发掘中,这件珍贵文物的出现,让所有在场的人员兴奋不已。自2011年开始的这项考古发掘,每年成果不断,佛经、壁画、佛寺建筑布局等,令人鼓舞。这次的纸质文物又是什么呢? 佛经残片 谜底很快就被揭开。它竟然是由玄奘奉诏翻译的佛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首写的一段文字,让它的秘密真相大白:...
三门峡地区一直被认为是古人类活动遗迹较为丰富的地区,近日这一地区的古人类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距今约100万年的石制品等人类活动遗存,大大提早了古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历史。 受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项目支持,2016年10月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赵清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等联合三门峡市考古所、灵宝市文管所,同时邀请上海师...
东市遗址内出土的茶叶沫釉瓷壶残件 和佛教传播有关,放生文化在唐代非常的兴盛。特别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肃宗甚至颁布圣旨,要求全国81个州郡必须设立放生池。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为这些放生池专门书写了碑文。 根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陕西第一工作队日前公布的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考古成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的东北角发现了唐代放生池遗址,这也和文献记载的位置基...
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八,神农炎帝诞辰日。“炎帝故里”山西高平发现一套明清时期高平炎帝行宫修缮时的壁画蓝本底稿。 山西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拥有着最为密集的历史遗存,典籍记载翔实丰富,历史文脉清晰可见。 此次被发现的共8幅与高平炎帝行宫有关的壁画蓝本底稿的收藏者是当地研究炎帝民俗文化学者王永忠。他介绍,8幅壁画内容以水墨画的形式绘制在较为粗糙且略微发黄的长方形草纸上,其边缘用蓝色颜料勾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