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蒲江铁溪村冶铁遗址炒钢炉细部。钟欣摄 中新网成都9月13日电 (岳依桐)记者13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抢救性发掘,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铁溪村一组一处文物点被确认为保存较好的宋代冶铁遗址。 图为蒲江铁溪村冶铁遗址出土铁渣。钟欣 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扬民介绍,遗址位于浅丘东坡,主要由冶铁炉、炒钢炉、燃料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等组成。从发掘情况判断...
丰宁发现1.3亿年前疑似新属种恐龙化石 据丰宁化石博物馆消息,我国专家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境内1.3亿年前地层中发现疑似新属种恐龙化石。根据腿骨化石估算,属于大中型恐龙化石。 2017年10月,丰宁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四岔口乡李起龙村芥菜沟实地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恐龙化石裸露在地表,随后保护起来。之后,经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同意,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开工仪式今年9月4日在芥菜沟举行,并成立...
记者13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抢救性发掘,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铁溪村一组一处文物点被确认为保存较好的宋代冶铁遗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扬民介绍,遗址位于浅丘东坡,主要由冶铁炉、炒钢炉、燃料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等组成。从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活动面位于宋代地层之上,各遗迹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结合各遗迹形制,初步判断遗址时代为宋代。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
河北地质大学12日举行重大科学发现信息交流会,该校向新闻媒体展示了新近收藏的珍稀古人类头骨化石——似海德堡人头颅化石。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珍稀古人类化石不仅是中国的首次发现,而且也是亚洲的首次发现。其不仅为研究现代人起源提供了确凿的化石证据,而且也为重新认识人类发展历史和演化模式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有必要对以往提出的“多中心起源”的观点与“人类三次走出非洲”的“老根发新枝”的演化模式重新进行评价和...
河北地质大学近日举办信息交流会。该校古生物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季强发布其重大科学发现——我国首次发现海德堡人类型化石。出席此次信息交流会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地质大学客座教授倪喜军表示,这不仅是中国的首次发现,也是亚洲的首次发现。 该古人类头骨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之一。经季强和倪喜军初步鉴定,该海德堡人类型化石眉骨宽厚,头盖骨长圆形,眼眶孔很...
记者11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陕西银西铁路基建考古过程中,发现一种后人墓室在前人墓室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古墓相套”现象,极为罕见。 据了解,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线南起西安市,向西北途经陕西省西咸新区、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终达宁夏首府银川市。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铁路线途经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和咸阳市礼泉县境内的墓葬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1...
甘肃临洮市文峰中学附近的一处正在施工中的工地,发现墓葬群,引发外界对于文物保护的关注。今日(10日),新京报记者从临洮县委宣传部获悉,初步判定墓群为平民墓葬,非网传皇家墓葬。目前,甘肃省文物局已派专家到现场勘查。 临洮当地一名周姓居民告诉新京报记者,9月8日,自己听说在文峰中学附近一处商品房建设的工地发现古墓,因当地流传此处为李姓第一位皇帝李暠的返葬墓所在地,墓群的发现引人猜测。 文物...
正在施工中的芳茂山服务区工地,近日发现一处宋代墓葬。经抢救性发掘,考古工作人员从墓葬中清理出20余件(套)精美银器,包括茶碗、盏托、灯座、筷子、勺子等,同时还有五六十件丝织物,此外还有笔墨纸砚等。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整个江南地区宋代墓葬本就发现得不多,保存完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还留存了这么多银器、丝织物,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见,称得...
历经两年的考古发掘,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核心区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的疑似广场的遗迹。9月2日,南京博物院和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龙虬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6-2018考古成果论证发布会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了这一最新考古成果,这一发现对研究龙虬庄遗址的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浙、沪、皖、湘等相邻省市的十余位专家,江苏省文物局...
中国与蒙古国联合考古队人员9日发布消息说,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距今约2000年的疑似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遗址。 日前,由中国内蒙古博物院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考古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匈奴时期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型祭祀性建筑台基和环绕四周巨大的柱洞遗迹。 考察发现,这座大型祭祀性建筑台基遗迹系用特殊的红...
近日,山东省滨州市的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8月底,当地共普查、复查革命遗址遗迹102处,其中复查文物类革命遗址遗迹30处,复查烈士纪念设施类革命遗址遗迹22处,新发现革命遗址遗迹50处,新发现文物点将全部纳入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5月,滨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市革命遗址遗迹普查,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印发实施方案,开展专题培训,制作党建宣传片《红色传承在行动》。 ...
当一个民族,向前展望的时候,也在不断地回望,当一个文明,拥抱未来的时候,也在回味初生。近些年,随着国力腾飞,华夏文明焕发出新的自信,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黄帝拜祖大典等寻根问祖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一股“寻根探源”热正在社会上悄然兴起!探源华夏文明,就绕不开仰韶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仰韶文化举足轻重。细细回味仰韶,中国许多灿烂的文化,也许就在其中!有幸,近些年仰韶文化又涌现出新的考古...
为配合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河南省郑州市考古研究院近期联合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首次对大河村遗址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勘探,新发现和确认遗迹点1037处,首次发现陶器作坊区、环壕,以及居住区、墓葬区、道路、灰坑、踩踏面、古河道等重要遗迹,完善了遗址范围、布局、遗迹分布和地层堆积情况,确认遗址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 此次陶器作坊区的发现,加上之前出土的彩绘石质颜料和众多彩陶器,印证了大河村遗...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西距县城13公里,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城址周边墓群的古聚落遗址。201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渡头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和钻探,基本确认古城址年代为汉晋时期。 2017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物管理处、临武县文物管理所对渡头古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在城址...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拉萨市文物局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前往墨竹工卡县扎雪乡、唐加乡、工卡镇对新发现的文物遗存进行了实地考察。 经工作组现场查勘确认:位于扎雪乡拉萨河左岸的切囊墓地、玉布岗墓地两处遗存均为封土墓地,各有十余座墓葬,除部分墓葬墓顶封土中央塌陷外大都保存完好;位于唐加乡拉萨河右岸半山山嘴岩体上的扎乃栋岩画点,至少在4块破碎的崖面上发现了以点凿手法制作而成的藏文与图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