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河北省磁县有关部门获悉,磁县北贾璧乡索井村一户王姓村民家中发现清道光年间《王氏族谱》,该族谱详细记载了王氏家族自明洪武年间以来640多年的家族变迁历史。经当地文物专家考证,该族谱的发现对研究冀南地区以及磁县迁民历史和民俗民风具有重要价值。 此次发现的《王氏族谱》分别由一幅彩色悬挂式族谱和两册线装式手抄本组成。其中,悬挂式族谱为布料质地,呈长方形,长4米,宽3.5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
香花玉制作的饰品 (记者白田田)记者19日从第五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上获悉,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于2016年5月在郴州市临武县香花岭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玉石资源,经鉴定为与和田玉特征极其相似的透闪石质玉,并于近日被命名为“香花玉”。 据了解,香花玉产于接触交代型玉石矿床,富含钙、镁、铁等元素,矿化带宽0.5米至2.5米。香花玉色泽沉稳浓艳、质地细腻温润,以原生山料居多,体量大,...
上月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龙游县博物馆为配合杭(杭州)—长(长沙)高铁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对龙游段詹家镇夏金村方家山六朝古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方家山(西侧称青皮殿山)六朝墓群于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登录,这次工程施工时被揭露出并列相距约20米左右共4座大墓,结构相同,朝向皆向北,判断为一家族墓葬区。由于历代多次盗掘及上世纪6、70年代农民挖墓砖成风,致其中三座墓葬毁坏严重,仅存...
(上图:豆下图:尊) 两件长兴出土的贵族硬陶礼器 豆古人用它来盛各种食物。这个豆,虽说无一条花纹,但陶质细腻,表面光滑,已不是平民之物,而是贵族礼器,它与鼎、壶配套使用,就是商周礼器的基本组合。 尊商周祭祀时要用到它,盛放猪头、羊头等。看到它身上爬的5只动物了么?它们是龙。什么,有这么其貌不扬的龙? 古人把龙分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尊...
最近,《富春山居图》明年将在台北合璧展出的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有关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一些传说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富阳庙山坞新近发现的一处太极墓因此引发了诸多揣测,有人考证这就是黄公望墓。 7月底,考古人员也来到此地,经过初步探测,基本可以确定,这里的土质年代为元末明初。 黄公望墓在常熟,清代已有定论,但目前多推断为衣冠冢。黄公望晚年隐居庙山坞,据清朝光绪《富阳县志》记载:“元处士黄公...
4月13日下午,在龙游县溪口镇冷水村一处正在施工的民房地基内,发现一处大型古墓。据龙游县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初步判定,此墓建成时间大致为宋元时期,至今至少有800年历史。从墓地的初步发掘情况看,该墓有一大型青石墓室,石制构建规模较大。目前发掘还在进行中 民宅施工惊现大型古墓 昨日上午,龙游南部大雨倾盆,记者来到古墓发掘现场时,还有少数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做简单的清理工作。古墓现场位于一处民房地...
2008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对杭甬客运专线余姚段进行地面调查时,曾在丈亭镇渔溪村桐树园自然村附近采集到夹砂红陶及木炭灰等文化遗物,初步推测可能为一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2009年12月23日至2010年1月22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姚市文保所联合对该遗址实施了正式考古勘探,总勘探面积约40000平方米,勘探确定遗址面积为6000平方米左右...
小兜里遗址现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火炬村7组,遗址主体原为东西长约150、南北约40米、高出周边水田约1.5米的长方形土墩。遗址东部据称在1995年前后为当地村民取土破坏,现存土墩约东西70、南北40米,从水田剖面观察,土墩南北界限保存基本完整。2009年海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苑路北延工程涉及遗址区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4月中旬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宁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
6月3日中午,缙云县博物馆得到信息,说壶镇工业园区施工地段有恐龙化石出现,我们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往,通过到实地了解、查找,于当天晚上21:00在壶镇工业园区开发地即原壶镇镇李庄村一个土名叫树叶山的山脊,被挖土机挖开露在地面约60×50㎝的一个凹坑内呈现出恐龙化石,表皮多处被破坏。这时我们立即向当地壶镇镇政府作了汇报,并要求安排警力在现场进行守护。21:30壶镇镇政府派来了三位民警来到了现场,并立即在...
随着上虞东山的进一步开发,继发现晋代“棋墅”石碑后,近日东山再次发现大量明清两代高僧的塔铭。这些新发现的塔铭上标记有“明崇祯十五年”和“大清康熙六年”等字样,涉及东山明清几代主持高僧。铭文清晰可辨的有曹洞宗二十三世“声闻海”等。众多塔铭的发现,对考证东山的佛教源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上虞东山是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隐居之地,它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据考证,东山早在汉、晋期间就有高僧...
图为:专家检验木头横截面。 嘉鱼发现明代金丝楠阴沉木:价值2千万,主人愿捐给故宫 楚天金报记者戴辉、图/记者万多 一根不起眼的木头放在杂货院5年,没想到价值连城,堪比黄金。昨日,在嘉鱼县一个家具厂里,经专家鉴定,在院里杂草中摆放了5年的木头竟然是生长了600多年的金丝楠木,这根木头价值2000万元。当主人得知其价值后,表示愿意无偿捐献给北京故宫。 簰洲湾江中捞起乌木 ...
考古人员冒着酷暑在现场进行发掘 柳沟新村西南遗址出土的瓷器 近日,为配合宁梁高速公路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响应“走出济南、服务全省”的号召,对泰安市东平县的裴寨遗址、宁阳县于庄东南遗址、柳沟新村西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6日,记者跟随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采访了这3个发掘现场。此次发掘,在柳沟新村西南遗址发现隋代重要瓷器生产作坊。 在宁阳县于庄东南遗址,记者看到,目前发掘工作已...
前几天,漳州一读者向导报记者报料称:近期,一支考古队前往长泰县进行勘察,疑似发现了古遗迹。 导报记者多方调查获悉,在长泰县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地块内,一处龟山遗址被发现,年代为宋代至清代,现急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省内多位专家组成的考古队预计9月份进场发掘。 调查队发现一处地下遗址 长泰县的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属于以供水、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等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利工程。在此地范围内,一处...
考古人员冒着酷暑在现场进行发掘。(张晓涵 摄) 柳沟新村西南遗址出土的瓷器 本报8月7日讯(记者 张晓涵)近日,为配合宁梁高速公路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响应“走出济南、服务全省”的号召,对泰安市东平县的裴寨遗址、宁阳县于庄东南遗址、柳沟新村西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6日,记者跟随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采访了这3个发掘现场。此次发掘,在柳沟新村西南遗址发现隋代重要瓷器生产作坊。 ...
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信息政策处,发布消息称,近日,该区一矿区开采出一块重达1.6公斤的祖母绿宝石。 报道称,矿区工队队长和地质学家日前在矿山进行采掘作业时发现了这块伸出墙体的晶簇。俄罗斯国家贵金属和宝石相关研究人员对这块半透明的浅绿色石头进行了评估,认为其纯度和颜色均属二级。据初步估计,这块重达1.6公斤的祖母绿宝石价值高达4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45万元)。 报道还称,这块祖母绿的开采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