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15日报道,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发现一座北周时期墓葬,墓主为茹茹骠骑大将军乞伏孝达和吐谷浑晖华公主。考古专家认为,此次发现为西魏北周时期墓葬形制、随葬品类型与摆放特征的分析对比提供了新的材料,特别是为北朝时期西魏、吐谷浑、柔然的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13日从西安半坡博物馆获悉,从明年起,西安市民凭身份证可10元钱无限次、不限时畅游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规模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生动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记者13日从西安半坡博物馆获悉,从明年起,西安市民凭身份证可10元钱无限次、不限时畅游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规模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生动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一起为“蛋窝窝”书房揭牌 本报讯12月5日,西安第一家以博物馆为主题的亲子公益书房在曲江新区正式对小朋友们开放。书房除了为小读者提供常规借阅服务外,还会定期举办“周五书房不打烊”亲子阅读沙龙、“非遗体验”“巧手女红”“文博影院”等公益活动和课程。 据了解,“小小博物家”活动是由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科技局、曲江新区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创儿童博物馆教育体验项目。活动自2012年5月启动以...
昨日上午,“中华文化促进会民办博物馆协作体”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成立,全国各地108家民办博物馆的馆长出席了成立大会。 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数量已达647家,占到我国博物馆总量的17.5%,并且以每年100家的速度迅速增长,民办博物馆现已成为我国博物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昨日成立的民办博物馆协作体是全国第一个以整合并服务民办博物馆为宗旨的机构。据悉,该协作体是由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等发起...
11月25日,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的“纵横万里跨越千年——丝绸之路的璀璨文明”展览成功展出。本次展览以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主线,分为丝路遗珍、佛法东渐和文化融合三个单元,展品包括汉、唐、辽等织品,佛教造像、金质经书、彩绣幡挂、玉器、玻璃等各类文物131件,照片及图版30余幅。在众多展品中,被称为镇馆之宝的《金刚经》金册页惹人注目。这批丝路遗珍具有高度精湛的艺术价值、博大精深的历史价值和很高的收藏价...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西安博物院荣获“第一批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有44部珍贵古籍入选《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入选名录的古籍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此次西安博物院被评为“第一批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继2009年西安博物院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入选《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的44部珍贵古籍在此次入选的279部古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今年在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园北侧发现多处建筑基址,目前虽不清楚其性质,但出土遗物以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为主。这是考古工作者首次对许皇后陵园进行考古发掘。据悉,为配合西安市公路局南横公路(周至哑柏—蓝田安村)建设,考古人员对位于长安区大兆村的许皇后少陵北侧的一处汉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处遗址位于大兆街道办南约560米,北距汉宣帝杜陵南约6.5公里。考古发掘表明,在...
2014年省文物局委托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全省孔庙调查工作,近日这项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陕西孔庙调查报告》初稿已经完成,为尽快开展下一步出版《陕西孔庙》大型图书,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陕西孔庙文物展》奠定了基础。 全省孔庙的调研工作从2014年10月底开始,到2015年4月基本结束,在此期间碑林博物馆选派业务骨干实地调查了全省现存的近40个市县的孔庙遗存情况,并通过电话、网络等调查方式,搜集资料...
近日,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锋钧带领业务工作人员一行8人,专程来昭陵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为该院2016年文物大调整做前期的调研采风工作。 在昭陵博物馆业务馆长李浪涛的陪同、讲解下,他们先后对昭陵“出土文物精华展”、“昭陵碑石”、“唐墓壁画”等三大展厅进行了仔细的观看、欣赏、交流与讨论,尤其是对昭陵“出土文物精华”展里那一组组“让文物说话、用组合传情、让时间告诉你美的不同”的陈列设计及陈列理念大加...
11月2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化遗产蓝皮书》副主编苏杨博士专程到西安博物院指导工作。这是继4月、8月两次考察调研后,苏杨博士今年第三次到西安博物院现场指导工作。西安博物院院长张颖岚、党委书记李强,副院长王锋钧、苏合才,以及全体中层干部参加调研活动并汇报相关工作。 在本次调研中,苏杨博士全程参与了“西安博物院2015年度各部门目标任务考核汇报会”,听取了全院11个部门不同领域的工作总...
西安市档案局23日披露,该局今年起先后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征集陕西回民东干族发展历史档案、书籍、资料等,开拓该市海外征集档案的新途径,为研究东干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加强国际交往奠定基础。 东干人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是中国海外穆斯林同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 据西安市档案局监督指导处处长王文利介绍,该档案征集团参观访问了哈萨克斯坦、...
11月22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第十四届陕历博志愿者注册签约仪式,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十八所高校签署了2016年志愿者注册协议书,2016年将有十八所高校的1283名志愿者在陕历博从事志愿服务。 活动现场回顾了志愿者2015年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伴随着《青年志愿者之歌》的合唱声,第十四届志愿者签约仪式正式开始。陕西...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13日透露,西安汉宣帝许皇后陵园北侧发现多处建筑基址,出土遗物以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为主,还发现了用筒瓦和条砖铺设的排水管道。 据介绍,该处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南约560米,汉宣帝许皇后陵北侧,北距汉宣帝杜陵南约6.5公里。 《汉书·孝宣许皇后传》记载“许后立三年而崩,谥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为杜陵南园。” 考古人员在许皇后陵北侧偏西,距封土北侧边缘约30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