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地处陕西渭北高原旬邑县的唐家大院,是我国目前最大、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唐家大院已有300多年历史,它的建筑雕刻艺术,堪称中国民居和建筑史上的典范。 山西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陕北有姜氏庄园,在渭北高原旬邑县唐家村还隐秘着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唐家大院。虽没有王家大院的层叠占地的气势、也没有姜氏庄园依山而建的坚固,但唐家大院却有着保存完好的砖雕、木雕、石雕精美、细腻,却也处处透出俊秀之气。 ...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街北隅的化觉寺巷内。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寺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及保护,才成为目前的格局。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清真大寺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特别是明、清的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
5月3日早上,对于西安市七十五中的千名高一学生来说,是他们人生难忘的一天。今天,他们身着汉服“加笄加冠”举行了自己的成人礼。 一大早,西安汉城湖景区就迎来了一千多名身着汉服的学子,他们是西安市七十五中高一年级的学生。今天学校联合景区,一起为学生们举行传统的成人礼。首先进行的是“冠笄之礼”,“冠礼”和“笄礼”分别指的是在男子满20岁时以及女子满15岁时所行之礼,“冠笄之礼”就是要提醒孩子们...
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发掘一座隋代墓葬时,依据墓内残存壁画和墓志记载,确认墓主为秦州刺史韦协,这一发现为研究隋代关中地区墓葬形制提供了珍贵资料。 该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大道北侧,在墓葬天井和墓室内发现有残存壁画,分别绘有列戟、仪仗及内侍、侍女等人物图。 出土墓志记载,墓主韦协字钦仁,京兆杜陵人,为韦敻之孙,韦洸世子。隋开皇八年任秘书郎,十八年任泰州刺史,同年卒于任...
为响应西安市第二十四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3月21日开始至4月16日,西安博物院进行了集中宣传并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今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主题为“普及科学知识,助推创新创业”,为贯彻相关主体精神,西安博物院通过在西门口设立咨询点悬挂横幅、发放博物馆科普宣传资料、摆放文物资料展板等方式,向广大市民进行了文物及历史文化相关科普知识宣传。走进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进行科普宣讲,使青少年在耳...
4月26日,“篆隶合璧——迁陵秦简牍与咸阳秦封泥汇展”暨学术研讨会及“意与古会——全国篆隶书法名家邀请展”(简称“两展一会”)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和国内来自书法、文物、高校等部门、行业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开展仪式。 “篆隶合璧——迁陵秦简牍与咸阳秦封泥汇展”共展出珍贵文物220余件,其中展出里耶秦简博...
4月26日下午,西安市公安局联合市文物局在户县文庙广场举行2016年西安市打击文物犯罪“金鹰”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参加启动仪式的人员有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副局长杨晨、市文物局督察与安全保卫处处长吴青、市文物稽查队队长杨宏刚、户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陈炜、户县公安局党委委员蔡占军及西安市公安局民警和区县文物稽查队成员,户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高文信主持。 仪式首先由陈炜致辞,他对户县文物保护现状及文物保...
记者21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发掘一座隋代墓葬时,依据墓内残存壁画和墓志记载,确认墓主为秦州刺史韦协,这一发现为研究隋代关中地区墓葬形制提供了珍贵资料。 该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大道北侧,在墓葬天井和墓室内发现有残存壁画,分别绘有列戟、仪仗及内侍、侍女等人物图。 出土墓志记载,墓主韦协字钦仁,京兆杜陵人,为韦敻之孙,韦洸世子。隋开皇八年任秘书郎,十八年任泰州刺史,同年...
记者20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当地发掘了隋代秦州刺史韦协墓,墓中残存珍贵壁画。此次发掘为研究隋代关中地区墓葬形制提供资料,也为完善京兆韦氏的谱系提供了佐证。 据了解,这座墓葬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大道北侧。壁画存于天井及墓室北壁下部、西壁南角和东壁南角。天井壁画绘有列戟、仪仗图,墓室壁画主要为内侍、侍女等人物。 在第一天井,东壁中间一道竖向的红线将壁画分为两组,一组绘有列戟...
记者4月6日从西安市旅游局了解到,为满足公众参观需求,西安钟鼓楼博物馆日前启动“夜游”模式,将旺季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 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和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的西安钟楼、鼓楼是西安标志性建筑物,位于西安市中心,是陕西著名的旅游景点。钟鼓楼博物馆调整后的开放时间为旺季3月26日至10月25日,8∶30至21∶00;淡季10月26日至次年3月25日,8∶30至18∶0...
全国插画艺术双年展2007-2016年获奖作品展,于近日在西安美院画廊开幕。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插画协会、西安美院共同主办。展出作品汇集九年来获得金、银、铜及评委奖的作品共100余件,包括出版物类、品牌广告推广应用类、游戏交互应用类及自由创作四个插画类别,还有插画服装、插画环保纸钱包、插画iPad包等衍生品同时展出,展现了当今国内插画艺术与设计的现状和水准。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
2016 年3 月23 日 ,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交流合作处处长张彤、副处长刘拥政,以及张阳、殷旭到西安博物院调研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西安博物院院长张颖岚、副院长王梅及相关部门中层干部参加调研并汇报工作。 在调研座谈会上,张颖岚向调研组汇报了西安博物院对外交流合作的工作收获、发展思路和存在问题。随后,王梅及各部门中层分别就不同工作领域作了具体汇报。在听取了工作汇报后,调研组表示,西安博物院馆藏文物精美...
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了解到,日前,西安市公安局联合市文物局在全市开展代号为“金鹰”的打击文物犯罪专项活动,严厉打击盗掘墓葬,倒卖文物等犯罪活动,坚决遏制文物犯罪高发势头,全力维护文物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此次专项行动将持续到今年底,共计10个月,西安警方将以“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为目标,紧密配合文物部门,重点打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田野石刻文物和倒卖...
“博物馆的公众教育不仅有可为,还要有所为,更应大有作为。”2月15日,陕西省西安博物院院长张颖岚在西安博物院召开的“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深化巩固博物馆公众教育工作座谈研讨会上指出,强化博物馆教育职责,发挥“大学校”的教育功能,博物馆需要实现由“物”到“人”的观念转变,重新思考和科学定位博物馆的使命,树立起以“公众教育”为纽带的博物馆运营理念,以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
春暖花开,旅游旺季将至,我省多家“重量级”博物馆却纷纷发出讲解员“征集令”,这背后凸显的是讲解员岗位留不住人的窘态。如今,人们对博物馆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西安正成为“博物馆之城”,需要更多厚积薄发的讲解员,担当脚下这片土地文化遗产的“传播者”—— 旅游旺季临近,博物馆也将迎来大量游客。记者却发现,近一个月时间里,西安碑林、汉阳陵、西安博物院、陕历博等博物馆先后发出招聘讲解员的启事。周秦汉唐留下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