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春暖花开,旅游旺季将至,我省多家“重量级”博物馆却纷纷发出讲解员“征集令”,这背后凸显的是讲解员岗位留不住人的窘态。如今,人们对博物馆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西安正成为“博物馆之城”,需要更多厚积薄发的讲解员,担当脚下这片土地文化遗产的“传播者”—— 旅游旺季临近,博物馆也将迎来大量游客。记者却发现,近一个月时间里,西安碑林、汉阳陵、西安博物院、陕历博等博物馆先后发出招聘讲解员的启事。周秦汉唐留下了...
13朝古都西安,大遗址众多,该如何更好地保护?11日,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政协主席董军建议,在西安试点发行遗产彩票用于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 董军说,在国家文物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实施了部分重点遗址保护工程,投入了大量保护经费。但大遗址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公益性事业,仅靠现有的投入体制无法满足大遗址保护要求,需要探索更为有效、更能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比如汉长安城遗址区整体保护...
西安又新增一家馆藏丰富的民间博物馆,——汉唐臻韵皇家珍宝馆。该博物馆馆藏文物艺术品12万件(组),是陕西目前最大的民间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地处秦岭北麓,馆区占地159亩,主体建筑10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27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民间综合性博物馆。记者在实地看到,博物馆展陈工作已接近尾声,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展览公司正进行最后的调整与完善。博物馆共有包括...
记者10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得知,考古人员在西安张家堡村发现一处汉墓群,清理了西汉墓葬42座。其中出土了较为罕见的大型彩绘铜镜,直径超过27厘米,为研究西汉彩绘铜镜提供了新材料。 此次发掘的张家堡村汉墓群位于西安市北郊,从2013年3月开始,当地考古人员在配合工程建设过程中清理西汉墓葬42座,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文物。 “这批墓葬方向以西向和北向居多。”此次发掘领队、考古专家王自力表示,依...
西安事变纪念馆所辖张学良将军公馆将于3月11日起闭馆,预计75天。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在“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题性纪念馆。纪念馆现展出面积6958平方米,各种制品共计230余件(套),保存珍贵历史照片千余张。 西藏喜德林古寺将进行大规模修缮 深掩拉萨市区的喜德林废墟,长期以残垣断壁示人。如今,这座千年古寺即将迎来“大换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承担的陕西省文物局文物科学与技术研究课题“西咸一体化背景下的大西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构研究”顺利结项,通过专家评审。 大西安地区地上地下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规模宏大,集中了一系列大城址、大宫殿和大陵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随着西咸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大西安”地区必将承担多重城市角色,具有更为多样的城市功能。但是其...
胡玲作品 由大华·1935主办、十八度灰美术馆KID协办的“国际女性视觉艺术展”将于3月8日下午三点半在西安大华博物馆隆重开幕。 瑞莲作品 此次展览分为绘画、行为影像、影像、装置四个部分。参展艺术家有胡玲、李兆天、刘晓姝、王晖、王小双、熊莉钧、朱可染、崔鹂(韩国)、德妮丝(澳大利亚)、瑞莲(爱尔兰)、肖鲁、刘静怡、钱荣荣、汤却兮(旅英)、向承美(旅澳)、艾筠、何曦、尹一菱(旅美)、草间弥...
2009年-2010 年, 国务院先后颁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组建西咸新区。 2011年6月,省政府正式颁发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作为西咸新区五个组团之一的秦汉新城正式成立。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秦汉新城的进程也进入新阶段,...
“数字博物馆”带来全新游览体验,参与式互动让博物馆变身“大课堂”……拥有上百座博物馆的古都西安,众多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从“以藏品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力求激活沉睡文物,发挥教育功能,获得游客好评。 目前西安已建设拥有历史文化、教育艺术、自然观光、现代生活、民俗风情等各类博物馆110余座。陕西省文物部门推动建设的全省数字博物馆,已吸引绝大多数博物馆加盟,“收纳”了超过50万件文物。 在陕...
记者4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为土洞室墓。专家推测,该墓地是隋代大兴城外宫人用墓区,并沿用至唐初。 墓地位于当地民宅地下,清除基础部分后,墓葬开口暴露。30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其中25座为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直线式洞室墓,5座平面略呈刀形。 刀形墓墓道开凿于墓室南东端,墓道东壁和墓室东壁相连,依照平面差异,墓葬又细分为直背刀形和弧背刀形墓两种...
2015 年 2 月 15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视察时强调: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 管理好, 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 让历史说话, 让文物说话, 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 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 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 少走弯路、 更好前进。 ” 这是习总书记站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汉文化的历史基因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未央区境内,得益于历代王朝与遗址区群众的倾力保护,历经2200多年整体格局完整保存至今,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站在未央宫遗址的高台上,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综合公室室主任毛新亮说道。 12月28日下午,“追赶超越”采访团来到了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一同参观了汉...
记者近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为土洞室墓。专家推测,该墓地是隋代大兴城外宫人用墓区,并沿用至唐初。 据统计,30座墓葬中19座出土有随葬品,共计各类器物63件(组),出土隋五铢钱140余枚。陶瓷器主要以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和青瓷为主,有罐、壶、杯、陶俑和模型明器等。 考古人员依据残留墓主遗骸初步确定,5座墓主系成年女性,2座成年男性墓,女性墓主占比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