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着加强对纺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创造妥善保存纺织文物的收藏环境、最大限度防止纺织文物受损等宗旨,9月24日,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在大唐西市博物馆召开2015年度学术会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文物保护在纺织文物保护理论和实践各方面都取得许多创新进步。但总体而言,此类文物的保护抢救还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繁重。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纺织文物专业委员才会宣告成...
当地时间9月23日,习近平参观美国林肯中学时,向师生们介绍说:“要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五百年的中国去北京,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为什么要到西安看千年历史?9月28日,省文物局局长赵荣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 华商报:千年历史看西安,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赵荣:1000年前的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周秦汉唐,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到最辉煌时期,从多元文化到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到大唐的包容大气,这些...
古代纺织品和服饰的材料一般都是天然纤维,经过漫长时间的老化和分解,极不易保存下来。中国唐代以前的遗址和古墓里出土的纺织品多数已成残片,宋、元、明代纺织品传世的也不很多。随着考古中纺织文物的不断出土,其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9月24日,秉承以团结纺织文物修复领域专业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目标的学术团体——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隆重举行首届学术年会。来自国内文博、考古...
300枚甘肃古代简牍12日亮相西安碑林博物馆,展现汉代墨迹及其艺术魅力。 甘肃是汉简大省,现存汉简5万多枚。这些简牍不仅是补充和研究秦、汉、魏晋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中华书法史上珍贵的艺术遗产。据介绍,甘肃简牍的发现从1907年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境内出土了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悬泉汉简、临泽晋简等。 此次展出的古代简牍中,汉简精品有1974年8月出土于居延甲渠...
戴项链、手镯,自古就十分流行,唐代贵妇人戴的首饰有多精美?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一座唐代贵妇墓的考古成果,惊喜的是,该墓未被盗,出土文物完好,尤以一水晶项链最为精美。 惊喜:唐代贵妇墓保存完好 据考古专家介绍,2002年,他们在配合南郊某小区基建时,抢救性发掘了40多座北魏到唐代的墓葬,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座唐代纪年墓,因为它侥幸逃脱了盗墓贼的盗掘。该墓为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
图为展出的古代简牍。记者 田进摄 300枚甘肃古代简牍12日亮相西安碑林博物馆,展现汉代墨迹及其艺术魅力。 甘肃是汉简大省,现存汉简5万多枚。这些简牍不仅是补充和研究秦、汉、魏晋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中华书法史上珍贵的艺术遗产。据介绍,甘肃简牍的发现从1907年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境内出土了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悬泉汉简、临泽晋简等。 此次展出的古代简牍中,汉...
9月12日,记者从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内勘探发现了密集分布的三座古城,并意外发现了汉唐白渠遗存。 秦汉栎阳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一带。据文献记载,栎阳城在秦献公、秦孝公、秦末楚汉相争之际塞王司马欣、汉初刘邦等时期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汉长安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 考古队在勘探栎阳城遗址东北关山镇东南两座大墓周围遗存的过程中,在其北侧发现东西向大型...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民发现,西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寨汉墓群被垃圾围城,不少渣土车随意停放,甚至有人在保护区养起奶牛。记者询问相关部门得知,此地将要被建成公共绿地,但迟迟未动工。 据悉,目前西安已召开专题会协调文保、国土等部门处理此事。
西安汉墓群内变垃圾场 近日城北的一名读者向华商报反映,位于凤城九路附近的薛家寨汉墓群周边环境差,担心汉墓群中的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停车场、奶牛养殖场、垃圾场将文物保护单位破坏。据华商报记者了解,薛家寨汉墓群早在2001年就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时候大人说这里是文物” “小时候,我和玩伴经常会在这汉墓群里玩耍。那时候周围都是耕地,唯独这汉墓群的200多亩地不让人动。里面...
西安文物古迹众多,文物保护备受市民关注。昨日,华商报记者在城北一汉代古墓群发现,这里被垃圾、废品收购站、养牛场和渣土车停车场包围,雨后污水横流。 现场:高大墓冢周围垃圾成堆 9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城北凤城九路与开元路东北角,这里分散着多座墓冢,有的墓冢高达十几米,可见当年墓主人身份不一般。 这几座墓冢虽然相邻不远,却被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渣土车停车场、道路分割成了几个区域。在最大...
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威武的阅兵式不仅点燃了国人的自豪之情,也催热了西安的红色旅游。 接待人数井喷式增长 截至昨日17时,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和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张学良公馆分别迎来了2076位和1808位游客,开创了这两处红色旧址日接待量的新高,其中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游客量甚至高出平日接待量的3倍还多。 据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
由于地势比较低等客观原因,西安半坡博物馆成为了洪涝的重灾区。在这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之前,业已开发到博物馆“脚下”的房地产项目,更是让半坡博物馆雪上加霜。人们不禁发问:这样堂而皇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如何通过相关部门层层严格审批,拿到相关开发手续的? 来自上海的陈先生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到古城西安旅游,景点就在市区内,竟然也会遭受“洪水”围困。“女儿今年小学毕业,趁着假期,我们计划到西安,让孩子切身...
西安古城,文物古迹众多。然而,在西安城北凤城九路与开元路东北角的薛家寨汉代古墓群周遭环境却让人担忧。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高大的墓冢依稀可见当年墓主人的辉煌,虽然大多墓冢有彩钢板或者栏杆围挡,但也有的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座墓冢边上是一个废品收购站,堆满了各种废品。另一座墓冢边上,也没有栏杆,已经被人圈成了养牛场。还有一个墓冢则在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旁边,堆满了垃圾,污水横流。在古墓群中竖立着一块碑...
在自家院子里挖树根时意外发现一处商末周初的古墓葬,西安男子赵某竟和弟弟盗挖出8件青铜器,意图倒卖。今年4月,西安中院一审判处赵某有期徒刑15年,近日,省高院终审驳回赵某上诉。 挖出8件青铜器 其中国家二级文物4件 52岁的赵某是长安区农民。 西安中院查明,2014年7月,赵某与其弟(在逃)在马王街办大原村弟弟家中挖树根时,发现树下古墓葬,就开始挖掘。两人盗掘出铜鼎2件,铜爵杯2件,铜觚1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