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摘要】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历史即将由分裂步入统一的帝国时代。在这一历史潮流中,处于中原地区腹地跨河而踞的魏国,本来较其他列国更具有优势,而且一度走在发展的前列,但是最终却没能完成由封国到帝国的转变,拱手将统一华夏的机会让给了原本落后的秦国。究其原因,正是魏国自身的问题尤其是固有的血缘政治严重遏制了魏国的发展。 【关键词】战国时期;魏国;帝国
咸阳塬上的两座高大陵墓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周王之陵。最近,陕西省考古人员全面考古调查,证实这两座“周陵”应为战国晚期某代秦王陵墓,而非所谓的周王陵。 周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北,包括南北两座陵墓,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座陵墓封土均为覆斗形,高约10余米。 多年来,一直相传南陵为周文王陵、北陵为周武王陵。去年春夏以来,省考古研究院和咸阳市考古所对周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完成了周陵征地范围以...
从9月17日起,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殉车马展厅将闭馆整修,主墓部分继续免费对外开放。 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殉车马展厅全长26米,殉车8辆,估计每辆车由两匹马驾挽,共计有16匹马。殉车马展厅目前展出8辆车、2匹马,仍有14匹殉马待进一步发掘、保护。 据了解,临淄东孙战国墓于2013年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殉车马坑的清理工作从2014年12月份开始,现在车厢的部分已经基本清理完毕。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秦汉栎阳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一带。据文献记载,栎阳城在秦献公、秦孝公、秦末楚汉相争之际塞王司马欣、汉初刘邦等时期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汉长安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而在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徒长安”后,汉太上皇仍居栎阳,死后葬于栎阳,置万年县以奉陵寝。 1964年7月,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对栎阳城开展短期勘探,确定其东西宽1801米,南北长2232米。1980——1981年...
9月12日,全省第一处形制展示最全面的古墓遗址博物馆——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殉车马展厅建成开放。 东孙战国墓于2013年经文物考古勘探发现,墓葬由墓道、墓室、椁室、二层台、陪葬坑以及墓葬北侧的车马坑组成,在主墓周围发现了11个殉人坑,墓葬背面的殉车马坑保存相对完整,规模堪比1990年全国十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临淄后李春秋殉车马”,经有关文物部门批准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在原址建设博物馆来保护...
战国红的市场价值和孔子对颜色的分类方式是契合的,艳丽的红、黄正色是王者姿态,价格昂贵;浅色、冷色、灰度大的颜色则是小众的、廉价的。这当然与产量、审美等大有关系,然而这当中肯定也有文化的原因。 战国红虽然被称为战国红,却不代表它是在战国时期便有的古董,它只是和战国时期的一些玛瑙样子相似而已。如果要探讨战国红的各种颜色和价值,这个话题并不十分严谨。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红玛瑙、白玛瑙都是好玛瑙。但如果仅...
所谓“花朵形纹”,是一种形若花朵的纹样,包括“花蕊”、“花瓣”、“花柄”等部位,迄今所见皆为阴刻技法雕琢。 根据考古资料,这种纹样在战国中期晚段的楚地最早出现,且流行于战国晚期的楚地,而晚出、少见于北方诸国,可被认定为楚式玉器的重要特征,及至西汉早中期“花朵形纹“仍有沿用。这个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楚玉对汉代玉器风格的影响。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亦言:“……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文化所占的地位最为核心。说起玉璧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还有家喻户晓的成语——“完璧归赵”,也是记载于《史记》中,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历史上,蔺相如从秦国带回的和氏璧,其实也是玉璧的一种。在今天,和氏璧早已失传,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战国时期相继出土的楚国墓葬中,我们的考古学者,也发现了诸多制作精美的玉璧产品,从这些玉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珍贵的历史...
从淄博市临淄区齐国故城一处考古工地获悉,去年,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对编号为“10号”的一处宫殿遗址进行发掘时,出土一扇战国时期宫殿的大门,这在以往全国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 记者26日在10号宫殿遗址考古现场看到,遗址位于古都临淄齐都镇的一片麦田中。 发掘中,考古人员逐层剥离覆盖在上面的堆积物,惊喜地发现一扇战国时遗留下来的宫殿大门,尽管其木制门板已经腐朽,但是整体结构保存完整。门板表面保留红、白、...
记者8月31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 据了解,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 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进行修复保护。陕西文保专家针对文物情况作出了具...
差不多有二十年了,在河西走廊一带,我看到过一些汉代烽燧,顺着祁连山山脚、孤零零地立在荒滩上,残破得很,让人不忍多看。尤其是在夕阳残雪中,苍凉极了…… 那时我就想,这些黄土夯筑的古长城遗址都保护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铜川市文物旅游局原局长董一俊、耀州窑博物馆原馆长薛东星等老专家们热切地介绍宜君遗存的古长城时,心里就嘀咕,你那里的长城比汉代的还早,立在塬上,风吹日晒已经两千三四百...
记者8月31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 据了解,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 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进行修复保护。陕西文保专家针对文物情况作出了具体规划,决定...
宜君魏长城六号墩台 差不多有二十年了,在河西走廊一带,我看到过一些汉代烽燧,顺着祁连山山脚、孤零零地立在荒滩上,残破得很,让人不忍多看。尤其是在夕阳残雪中,苍凉极了…… 那时我就想,这些黄土夯筑的古长城遗址都保护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铜川市文物旅游局原局长董一俊、耀州窑博物馆原馆长薛东星等老专家们热切地介绍宜君遗存的古长城时,心里就嘀咕,你那里的长城比汉代的还早,立在塬上,...
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 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因此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省进行修复保护。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 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因此文保人员决定采用整体打包、实验室内清理的修复方法。 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黄晓娟:有...
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因此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省进行修复保护。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因此文保人员决定采用整体打包、实验室内清理的修复方法。 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黄晓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