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仪征市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漆木器,记者昨获悉,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示汉代漆木器的风采和魅力,仪征市博物馆最近开始对该馆的汉代文物精华厅进行升级改造,预计这个工程将于6月30日结束。届时,展厅面积将扩大,主要陈列展示仪征出土的近百件精美漆木器。 最近几年,仪征出土的一些漆木器经过“文物医生”的妙手回春之术,恢复了它们昔日的风采,同时也见证着汉代扬州的繁盛景象。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
汉服,又称“华夏衣冠”。最初指古代汉人的服饰,故称“汉服”。《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礼仪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内涵。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至明末剃发易服而亡。汉服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汉服文化,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馆于4月7日上午开设了“夏又至·汉未央”体验课。 首先带领同...
汉代时期,对人们的影响最深的是儒家、道家思想。人类的婚俗活动,有它的社会属性,也有它的自然属性。儒家多倾向于社会属性,道家多倾向于自然属性,因此,汉代婚俗离不开儒、道思想的影响。 汉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早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汉代社会伦理道德和立法的基础是“三纲”和“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根...
土丘坟的形状,从战国时起就以方形为贵,延续几百上千年之后,东汉帝陵由方变圆,改变了这种审美。 □记者李岩 实习生王梅竹 文图 核心提示|作为中国古代墓葬礼制最高等级表现,历代帝陵的葬俗变化都深刻凝聚着时代文化基因,也为后世所看重。在这其中,东汉帝陵一改之前帝陵普遍采用的覆斗形封土,而将封土修造为圆丘形,成为中国帝陵建造史上尤为重要的变革,一直影响至今。 东汉帝陵的这种...
汉 西汉 照明用具 1985年山西省朔县照十八庄出土 高53厘米 汉代青铜灯具形式多样,铸造工艺精巧实用,造型多取祥瑞题材,如雁足灯、朱雀灯、牛灯、羊灯等。这件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雁颈修长,回首衔一鱼。雁体肥硕,其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灯盘带柄,位于雁背。灯罩为...
宝鸡郭家崖村发掘一处聚落型秦汉墓地。在发掘41座古墓葬的同时发现了居住遗址,此外还发现了戎式鬲、“摇钱树”等不属于秦人文化习俗的东西。 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郭家崖遗址北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古墓葬41座,其中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汉代以后墓葬4座。 同时确认,该墓地外侧尚未发掘区域为一处面积较大的居址所在。图为“摇钱树”...
汉 西汉 明器 1965年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长陵陪葬墓出土 步兵俑高48——50厘米,骑兵俑高54——68厘米 该陪葬墓共出土彩绘兵马陶俑2500余件,包括步兵俑1800多件、骑兵俑580多件和战车模型。它模拟当时军阵的真实情况,反映出当时军队正由车骑并用向以步兵为主力的转化。 这些彩绘陶兵马俑的服饰、铠甲、马的毛色及鞯、辔等均施彩绘,其描绘之细致,数量之多,配套之全...
汉 西汉 建筑材料 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直径17.5厘米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长达4年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战争。经过大小数十次战役的较量,最后于公元前202年,刘邦的汉军联合反项的力量,围困项羽的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乡),项羽兵败援绝,自刎而死,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汉并天下”瓦当,就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这种瓦当...
朝飞天两身饰件 汉传佛教造像的收藏是民间收藏的一个热点。3月28日起,“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金铜造像展”登陆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从刘雍先生珍藏的近260件金铜造像中精选了108件进行展出。同时,《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金铜造像集锦》一书也编撰完成,首开汉传佛像金铜造像单独研究之风,细化了汉传佛教造像研究,有利于收藏和研究汉传佛像。 摆放于展厅中,佛...
中国素以发达的外交文化而著称,汉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当时交通并不发达,物产也不丰富,那么外交官们在出使途中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呢?省博物馆展出的“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展”给出了答案。下面让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张德芳馆长带我们去了解一下汉代外交官的待遇吧! 中国古代的政府外交,严格意义上讲,应从张骞算起。读过《史记》《汉书》的人都知道,张骞当时出使的条件很是艰...
武梁祠西壁 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 由中国汉画学会与北京山水美术馆主办的“中国汉画大展”正在北京举办。参展作品来自全国23家文博单位,均为中国汉画学会的集体会员。展览展出汉画拓片581件(套) ,展览面积近1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汉画拓片专题展览。展览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计划,成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据主办方介绍,汉画包括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
王子怡在美国上汉绣课 本人供图 28日,江汉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项目传承人王子怡,在指导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时,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中美“文化寻力——中国春节集会”美国行期间的精彩的“汉绣style”。 王子怡从小受父辈熏陶,开始接触刺绣,苏绣、湘绣等传统刺绣,技法无一不通。上世纪90年代末,她开始专攻汉绣,在技法、材料、配色上大胆创新,并致力于汉绣文化传承。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