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1年4月7日至1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西安文化遗产博览会”在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大唐西市隆重举行。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会展经济著名品牌,推动特色旅游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1300多年前,隋唐西市隆...
●人箱一体●软卧守护●全程神秘 黄宾虹书画绝密押运记 4位警卫人员身手利落,搬起两个银色箱子,两人一组,从K905次杭州至太原的列车上快速走下。他们周围始终有6位工作人员随行,所有人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一行人从太原站贵宾通道走出,迅速钻入一辆依维柯客车,绝尘而去。 箱内是87件黄宾虹书画作品,浙江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件件珍稀。 3月19日,“烟岚无际”黄宾虹书画精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举行。3月1...
内江威远县反帝村的夏淑青除了当村妇女主任外,她还有另一项“秘密”任务——她和堂姐罗桂明一家几代人都守护着一座上百年历史的古庙王家寺。近日,随着当地建设需要,王家寺实施拆迁。施工人员在寺庙正厅地下发现一尊埋藏泥土里尚有色彩的石头佛像,这让夏淑青、罗桂明两家人又惊又喜:他们也不知道一直守护的寺庙里有这样的“宝贝”。昨日,经过威远县...
在距长宁县梅硐镇3公里处的大窝沱,坐落着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余泽鸿烈士的故居。今年72岁的余新向老人,为了信守承诺,20年来,义务看护余泽鸿故居。 余泽鸿是四川省长宁县梅硐镇人。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主持湖北省委工作,担任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建宁独立师师长等。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我党早期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
游走在遗址间,老王感受着脚下的历史。经过千年的风雨侵蚀及外国探险队的挖掘破坏,现存的残垣断壁和佛塔依旧显现出苏巴什佛寺昔日的宏伟和壮观。 一个人守在这里的老王做了支铁枪防身。 清晨,年近七旬的王诗忠踩着戈壁的沙砾出门。房门外寂静的世界里,苏巴什佛寺遗址在库车河两岸等待阳光的到来。 苏巴什佛寺遗址在当地又名苏巴什故城,位于新疆库车县城北20公里处的库车河两岸。该佛寺始建于魏晋,鼎盛于...
嘉定竹刻自明代嘉定三朱创立以来,已有500年历史,每个雕刻家同时也是诗人、书画家,集诗、书、画、雕刻于一体,形成了文人竹刻的传统,这就是嘉定竹刻与其他竹刻的不同之处。 在当代嘉定竹刻的创造中,最值得一说的是王威和张伟忠。 20世纪50年代前后,嘉定竹刻延续悠久的“文人刻竹”传统已经开始衰落。为了恢复、延续这一传统,王威成了一位孤独者。当2006年上海嘉定竹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
英国摄影师威廉·林赛花费3年时间,奔走3.5万公里拍摄了数百张长城照片,并以这些照片举办了《万里长城百年回望》摄影展。1月5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开展仪式上,威廉·林赛特别感谢了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感谢他在长城历史理论方面给予自己的无私帮助。 半个世纪以来,这位老人沿着老师梁思成先生的足迹,指导维修和保护了长城、北海团城、北京古观象台、北京红楼和西藏布达拉宫等一大批文物古建,...
自9月28日由民生银行所发起的 “走近敦煌”大型艺术展在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开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八十多件敦煌艺术品和珍贵文物,集中体现敦煌最具代表性的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即石窟、壁画、雕塑,整个展览精心安排,令观者感受强烈。 走近炎黄艺术馆一层展厅,一幅又一幅各个时期的艺术名家对敦煌壁画的临摹作品便扑面而来,使得读者彷佛立刻置身于千里之...
写在前面: 敦煌是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以其举世无双的石窟艺术和藏经文物而名扬全球。虽然历经千年沧桑,敦煌莫高窟至今仍保存洞窟492个,珍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但如今,这个艺术宝库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周边环境恶化,风沙一年比一年大;沙尘侵蚀洞窟,窟顶一年比一年薄;病害蚀毁壁画,壁画变色、起甲甚至脱落…R...
曾子墨(主持人):在中国西北边疆寸草不生的祁连山下,在千年戈壁的瀚海风沙中,矗立着文明世界的敦煌莫高窟。1千多年里,它历经了自然侵蚀、战乱和抢掠,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予了“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有人曾经说,没有人看了敦煌会无动于衷,而更多的人会说,没有常书鸿,就没有今天的...
“民生银行发起的这次募捐活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直接帮助保护敦煌,引起人们对敦煌的再次关注,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人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立身之本,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复兴的根基;它将为社会开创一个重视文化的风气……”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民生银行发起的“民生银行与你共同关注人类艺术流失”大型募捐活动前期新闻采访上如是说。 从抢救...
“关注人类艺术流失——守护敦煌全国大型募捐活动”今日在京启动。活动倡议各界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的保护和修复弥补资金缺口。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透露,敦煌保护和修复工作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本次募捐活动以专项基金的形式开展,企业或个人可通过网络、银行、邮局等渠道将善款汇入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账户,也可定向认捐其中的20个洞窟。( 人民日报 唐露薇)
用“制砚人生”来概括袁斌,可谓实至名归。从15岁拿起刻刀到78岁封刀谢客,85岁的袁斌制砚之路走了63年。从袁斌的祖父起,袁家三代人的命运就开始与辽砚有了恩怨难解的交集。祖父靠制砚起家,父亲却因制砚而死。它让袁斌经历了家族作坊的兴盛荣耀,也饱尝了家道中落的坎坷艰辛。父亲去世后,他本有机会不再从事艰苦的制砚一行,选择另一种人生,但骨子里难以割舍的情分让他重新回到了辽宁本溪桥头镇,选择与辽砚相伴到老。...
新京报漫画 这座城隍庙,记录着鄂州市这座吴王古都(原名武昌)过去的辉煌。它是鄂州最早的儒学场所,由东晋征西将军庾亮所创办。宋熙宁年间儒学迁建南门,明洪武三年,知县孟吉建此城隍庙及万年台,清顺治、咸丰、光绪年间均有重建或维修。在城隍庙的外墙上,至今还可看到嵌进墙体的碑铭,落款时间为光绪二年七月。但是这座城隍庙,要被当地文化部门以30万元出卖了。张引娣、严桂兰等一班白发老人,白天黑夜,每天坚守在这里...
常书鸿先生一九四四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全体职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以前的莫高窟常书鸿绘全家自画像(其时,夫人为陈芝秀)常书鸿是我国第一代敦煌学家,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的先驱。从上世纪40年代起,常书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妻离子散、命运浮沉的种种不幸和打击,义无反顾地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壁画精品,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世人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