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获省政府批准,下一步将由省发改委正式立项,标志着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淮南市寿县寿春镇新城区宾阳大道与明珠大道交叉口(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陈列展区面积800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计划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
繁昌窑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铁门村,遗址分布范围内现有高潮、柯冲、宗塘、新塘四个村民组,地形特征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遗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为进一步弄清繁昌窑遗址作坊布局以及配合龙窑保护大棚建设工程设计,自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繁昌窑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学术性考古发掘,以揭示繁昌窑青白瓷生产作坊结构与制瓷工艺流程的学术目标为引领,坚持精细化发掘原则,...
安徽博物院举办馆藏扇面精品展 安徽博物院举办馆藏扇面精品展 安徽博物院举办馆藏扇面精品展 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一场精致的馆藏扇面精品展在安徽博物院举办。扇面书画作品,是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由于受到制幅大小的约束和启发,往往能够融构图之巧妙、笔墨之锤炼以及用色之和谐于一体,是集创作者的艺术水平、笔墨风韵与人文情怀的精绝之地,因而受到广大欣赏者和历代藏家的深切青睐。...
日前,安徽省文化厅通报表彰了2015年度文化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徽博物院荣获“文化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也是该院连续三年荣膺此称号。 一年来,安徽博物院把文化宣传信息工作作为弘扬博物馆文化、展示文化工作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有效途径,积极合作主流媒体,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不断加大与观众互动力度,文化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各大媒体发布安徽博物院相关报道619篇,院官方网站推送...
去年12月19日,祁门县境内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本堂”发生火灾,造成文物本体享堂、寝堂被烧毁。1月21日,安徽省文物局回应记者称,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派人来皖,将介入此事的调查。 谈及“一本堂”失火事件的后续处理事宜,安徽省文物局副局长汪顶胜介绍,目前,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士也赶赴安徽,将现场调查处理此事,处理结果将会尽快对社会公布。 “目前,全省省保文物700多处、国保文物130多处,数量很...
晚晴铜元中的所谓“水龙”,按《中国钱币大辞典·清编·铜元卷》的解释是:“龙形如站立状,龙身下有水波”,故叫“水龙”。细看“水龙”铜元,会给人在视觉上和精神上以美的感觉和享受。查阅典籍,水龙在各省的形制多有变化,但无一列外,主要图案都是龙昂首高高在上,站龙盘旋两边,凌驾水波,以此就可惟妙惟肖地把“水龙”从各省变化诡异的龙形图案里甄别开来。 那么水龙作为近代晚清铜元里意江山社稷万代延续的最著名的“龙...
安徽阜南县台家寺遗址紧临润河,属商周时期,距今3100年至3500年。1957年在遗址旁的润河河道中曾出土国宝级文物青铜龙虎尊等商代青铜器共8件,2012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和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发掘,发掘的遗址年代涵盖龙山时期,商代,西周至春秋,遗址遗物主体为商时期,包含高等级建筑群、青铜铸造遗址及灰坑多处。 考古现场图片 考...
近日,阜阳市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该县郭庙镇鲍楼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陶母范,以及部分带有绳纹等的砖瓦片,从而进一步确定鲍楼遗址就是西汉时期的钱币铸造厂。 新出土陶母范的位置位于太和县鲍楼遗址旁,草河岸边,发现时间是1月9日。 据太和县文物管理所专家介绍,进入冬季以来,太和县对草河进行清淤疏浚,并对河道进行加宽。 草河紧邻鲍楼遗址,历史上曾出土过一些文物,因此,工程开始后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
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 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蠡为越王督造王者之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范蠡将它制成首饰,赠给西施。西施赴吴时,泪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长,人们可见首饰中似有泪光流动,故名为“流蠡”,以后讹为琉璃。 此说虽美,但显系穿凿。 琉璃应是古人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的,因冶炼青铜需1...
2015 年12月28日, 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验收会召开。项目总监、省文物局副局长汪顶胜,验收小组组长、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出席会议。 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从项目回顾、项目成果汇报、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以及后期运维与升级管理四个方面做了项目验收汇报。雅昌公司产品经理对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具体操作进行了演示, 并与安徽博物院相关人员完成项目资料交接。...
2015年下半年以来,为全面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安徽博物院组织专业力量开展了馆藏古钱币的整理和科学保护。 安徽博物院馆藏古钱币逾5万件(套),约占馆藏文物数量的四分之一,年代涵盖较广。由于馆藏古钱币数量巨大,仅有88件经过专家鉴定,大量钱币没有经过全面细致的整理,存在着数量登记不精确、年代分类不准确、锈蚀日益严重等问题。实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以来,为了摸清家底,加强文物保护,...
12月17日,安徽省博物馆协会第五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合肥举行。理事长朱良剑作2015年度工作总结,并提请审议2016年度工作计划。各常务理事对博协在2015年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认为2016年的工作计划贴近安徽省博物馆发展实际,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希望博协在未来加强学术研究、馆际合作、博物馆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
12月19日,安徽祁门县芦溪乡奇口村一本堂发生火灾。17时21分,祁门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火警后,先后指令消防中队、平里派出所前往现场处置,扑灭火情,制止火灾蔓延。 一本堂又称“奇峰郑氏总祠”。祠堂占地面积1533平方米,是祁门目前祠堂中面积较大的古祠之一。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消防人员和群众奋力抢救,祠堂后进全部烧毁、中进大部分梁架烧毁,中进前的两边廊庑和前进得以保存。周边房屋未...
雨花台区安德门大街48号,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楼道旁的白墙上,是参观者写下的名字和观后感,密密麻麻,甚至歪歪扭扭,毫无章法。对此,博物馆创立者吴先斌一点不介,他觉得这凸显了民间性。 吴先斌,祖籍安徽,是位企业家。多年来,他努力收藏关于南京大屠杀和抗日战争的史料文物,已投入3000多万元。在馆内,你会发现到处洋溢着民间的味道。历史,不只是跟名人名将相关,其实距普通人也很近很近。 今天是南京大...
12月6日,“中国宣纸博物馆开馆典礼暨中国国家画院国画展”在安徽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开幕。开幕现场举行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向中国宣纸博物馆赠送清代古纸、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国家画院分别授予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泾县创作写生基地”、东方汇泉集团向中国宣纸博物馆捐赠砚台等仪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致辞中说:“纸墨笔砚,纸是打头的,中国的国画纸定为宣纸,这说明宣纸在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房工具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