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核心提示: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阕考古发掘已基本结束,此次发掘主确定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延用的时代,从隋唐一直到北宋末,基本搞清了应天门西阙的形制和规模为“双向三出”阙,和1990年考古发掘的应天门东阙一致应天门是一组由门楼、垛楼阕楼组成,其间以廊庑相连,平面呈“门”字形的巨大建筑群,此次发掘还发现有清晰的包边石、石铺散水等建筑遗迹和钱币、瓷枕、瓷碗、磁盘等遗物。 北京故宫的午门、金中都的应天门...
核心提示: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阕考古发掘已基本结束,此次发掘主确定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延用的时代,从隋唐一直到北宋末,基本搞清了应天门西阙的形制和规模为“双向三出”阙,和1990年考古发掘的应天门东阙一致应天门是一组由门楼、垛楼阕楼组成,其间以廊庑相连,平面呈“门”字形的巨大建筑群,此次发掘还发现有清晰的包边石、石铺散水等建筑遗迹和钱币、瓷枕、瓷碗、磁盘...
曾先生捐赠的两件出土文物青黄釉罐。曾亮超 黄文远/摄 日前,高新区龙塘镇安丰村民曾先生将两件出土文物青黄釉罐捐赠给清远市博物馆,市博物馆对曾先生的行为表示感谢,并给予了一定的奖励。 据曾先生介绍,两件青黄釉罐是其叔叔在大燕河桥东开垦农田时挖掘出来的。这两件青黄釉罐为低温青瓷烧制,青黄釉已经脱落,罐为卷沿,束颈溜肩,鼓腹,平底饼足。其中一件贴双系耳,高10厘米,口径11.2厘米,底径11.6厘米...
陈占举/图 “城墙‘长’长了,隋唐定鼎门遗址更壮观了!”近日,不少从隋唐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附近经过的市民发现,随着遗址东西两侧城墙的延伸,隋唐洛阳城城门风采更加凸显(如图)。 据介绍,隋唐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2009年完工。为了更好地将隋唐洛阳城的风貌和建筑风格展示出来,市文物部门对遗址实施东西城墙加长工程,从今年3月开始,在遗址两侧建起高7米的城墙,其中西边城墙加长130多米,东边城墙...
隋唐东都位于洛阳盆地的西部,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伊河、洛河、涧河蜿蜒流淌,汇入黄河,极富舟楫之利; 位置居中,便于控御四方东都城自隋大业元年始建,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平面略呈方形,南宽北窄,四面皆有城垣;宫城、皇城居于郭城西北部;里坊分布整齐划一,南北向和东西向街道纵横交错,使郭城呈棋盘状布局。 隋唐东都以其“都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右涧,洛水贯其...
在日前举行的“西夏和敦煌”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中国最早的妇女组织应为出现在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初的“女人社”。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郝春文在会议上提出,作为具有严密组织纪律、高度民主的民间团体,“女人社”的成员虽然在组织和活动中都没有强调女性特征,但其结社行为仍可以看作是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征兆。...
关键词: 隋唐东都 洛阳 形制布局KEY WORDS : eastern capital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oyang building shape and layoutABSTRACT: The eastern capital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as planned and designed in acco...
5月5日,记者从第二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上获悉,本次共设立了23个非遗项目,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隋唐秧歌、擀毡、皮影、何家棍5个非遗项目面临濒危和失传,尤其是掌握魔术仙人摘豆和杂技飞叉技艺的仅有一两人。 据我区非遗专家介绍,此次全区各市县共推荐非遗传承人187名,其中唱花儿的人数最多,有27名。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也很少,尤其是掌握南营武术杂技、隋唐秧歌、擀毡、皮影、何家棍5个非...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现场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遗址保护首批重点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4000多万元,于今年初正式开工建设。新落成的遗址博物馆,位于洛阳新区古城路北、隋唐遗址植物园东南,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12616平方米,建筑高度约28米。其中,地下一层为原址展示,展示考古发掘出的定鼎门遗址门道、柱础石、城墙等。地面两层为博物馆,展示定鼎...
江西樟树市文物考古人员近日在当地昌傅镇发现距今1000多年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这为江西瓷业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被发现的大型窑址群位于昌傅镇太平村,窑址群长约500米至600米、宽约50米。根据窑址结构和采集的青瓷碎片、匣钵标本的釉色、器形判断,考古人员确定窑址为隋唐时期的古窑址,属于洪州窑系列。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始烧于东汉,发展于两晋、南朝,鼎盛...
11月24日,江西樟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昌傅镇太平村棲梧山发现了一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经樟树市博物馆专家考证,该大型窑址群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棲梧山大型窑址群位于樟树市昌傅镇太平村丰溪陈家组西南约600米处,南面靠水田,稍远处为蒙河,是一处理想的古代烧瓷场所。窑址群分布范围长约500米至600米、宽约50米,呈多纵排列。文物普查人员在棲梧山丘陵边缘...
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在江西樟树市昌傅镇发现距今一千多年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二十六日,樟树市博物馆馆长李昆向记者确认,该大型窑址群属“洪州窑”系列,有望将洪州窑遗址的分布范围从广丰等地区拓宽到樟树地区。 二十六日,完成测量工作的李昆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此处“棲梧山大型窑址群”位于樟树市昌傅镇太平村丰溪陈家组西南约六百米处,呈多纵排列。窑址...
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1月24日,樟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昌傅镇太平村棲梧山发现了一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经樟树市博物馆专家考证,该大型窑址群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棲梧山大型窑址群位于樟树市昌傅镇太平村丰溪陈家组西南约600米处,南面靠水田,稍远处为蒙河,是一处理想的古代烧瓷场所。窑址群分布范围长约500米至600米、宽约50米,呈多...
从2009年6月开始,随着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明堂、天堂遗址区)保护拆迁整治工程进入后期阶段,为了全面做好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工作,河南省洛阳市委、市政府乘势而进,适时启动隋唐城宫城应天门遗址拆迁整治工程。作为宫城正门的应天门是隋唐东都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该工程总占地约74亩,拆迁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目...
昨日,武汉市洪山区一处工地挖出罕见青砖铺成的墓道,青砖上面印有花纹和身穿盔甲的兵士。考古专家初步鉴定为隋唐时代的墓道。 这处墓道位于丁字桥路旁洪山区洪山街沈家湾还建楼工地。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是一条圆形墓道,直径有一米多,由大块长方形青砖砌成,青砖的侧立面印有花纹和身穿盔甲的兵士,兵士肩扛的像是战旗。 据介绍,昨日7时许,挖掘机挖土时挖开了这个墓道,墓道里没有任何物品,只有清水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