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隋唐秧歌、擀毡等5个非遗项目面临濒危失传

  5月5日,记者从第二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上获悉,本次共设立了23个非遗项目,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隋唐秧歌、擀毡、皮影、何家棍5个非遗项目面临濒危和失传,尤其是掌握魔术仙人摘豆和杂技飞叉技艺的仅有一两人。
   
  据我区非遗专家介绍,此次全区各市县共推荐非遗传承人187名,其中唱花儿的人数最多,有27名。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也很少,尤其是掌握南营武术杂技、隋唐秧歌、擀毡、皮影、何家棍5个非遗项目技艺和制作方法的人越来越少。此次推荐的皮影戏传承人主要集中在西吉和海原,曹志新、安维汉、史录仁等7人都已年逾古稀,有的长年多病,有的虽能坚持演出但不会制作皮影戏道具。擀毡这种工艺已有几千年历史,要经过弹、铺、洗几个环节,非常辛苦,忙起来常常是通宵达旦,两个人需3天时间才能擀出一条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制作繁琐、成本又高的羊毛大毡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仙人摘豆为中国传统魔术,用5个红色的小球进行表演,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该技艺曾一度失传,在宁夏仅有一两人掌握。20多年前风靡全区的杂技飞叉,因传承人张金顺几年前辞世,之后便很少有机会登上舞台;加上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杂技更具观赏性、内容形式更丰富,飞叉日渐销声匿迹。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常州市第三批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起公示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