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武汉市洪山区一处工地挖出罕见青砖铺成的墓道,青砖上面印有花纹和身穿盔甲的兵士。考古专家初步鉴定为隋唐时代的墓道。 这处墓道位于丁字桥路旁洪山区洪山街沈家湾还建楼工地。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是一条圆形墓道,直径有一米多,由大块长方形青砖砌成,青砖的侧立面印有花纹和身穿盔甲的兵士,兵士肩扛的像是战旗。 据工地杨师傅介绍,昨日7时许,挖掘机挖土时挖开了这个墓道,墓道里没有任何物品,只有...
11月4日上午,“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揭牌剪裁仪式在安徽省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出席并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出席“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揭牌仪式并致辞 张柏表示,淮北是隋唐大运河流经的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大运河文化遗存。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展示淮北市历史文化...
10月30日,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宾,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城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重现历史风貌。新落成的博物馆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12616平方米,建筑高度约28米。地上建筑外观为仿唐城门,地下部分为遗址展示区。
中国隋唐时期皇帝举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位于陕西师范大学南操场东侧。1999年对唐长安城圜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圜丘”又称“圆丘”,元代以后也称“天坛”,是皇帝举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圜丘是清乾隆年间在时代、清初圜丘的基址上改建的。隋唐圜丘遗址(图一),建于隋代,唐代沿用近三百年,比北京天坛早一千余年,是全国范围内保留下来的惟一一处早于清代的圜丘遗址。 明德门是唐长安城廓城南墙的...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卢大伟出席开幕仪式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现场 河南省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今日隆重开馆,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定鼎门在地下沉睡千年之后,终于在世人面前展露容颜。随着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这一标志性建筑一期工程的建成,隋唐洛阳城盛景已初露“冰山一角”。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河南省...
“我宣布,隋唐洛阳城宫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开工!”10月31日上午,随着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一声洪亮的宣布,隋唐洛阳城宫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在洛阳正式启动。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致辞。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副部长代表亚历山大·比昂奇,意大利驻华使馆代表莫瑞纳·米歇尔,省长助...
“我宣布,隋唐洛阳城宫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开工!”10月31日上午,随着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一声洪亮的宣布,隋唐洛阳城宫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在洛阳正式启动。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致辞。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副部长代表亚历山大?比昂奇,意大利驻华使馆代表莫瑞纳?米歇尔,省长助理卢大伟,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安惠元,河...
隋代与秦代相似,前者是经过战国分裂割据后首次统一的帝国,而后者是经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和大变革后重新又统一的王朝,其历史均较短。不同的是,前者是经战国玉器大发展之后统一的,后者则是经魏晋南北朝玉器大衰落之后统一的,两者的历史也已前后相隔了近千年。为此,这两个时期的玉器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点。在相同方面,两者的用料、制作和数量相对少,是基本一致的;但在玉器的品种和风格等方面则有许多不同与差别。 ...
山东省济宁市博物馆日前在维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觉寺大雄宝殿月台时,发现一尊精美的隋唐时期石刻佛教造像。 据济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尊隋唐时期石刻造像残长49.5厘米、宽49.5厘米、厚15厘米。造像白砂石质,画面从左至右分为四部分。最左侧为一力士,短衣短裤,身体下蹲,双手力举一台座,力士肌肉丰满,形象生动;向右侧为菩萨和供养人像上下排列,上为菩萨左侧面像,右手上举持一物,左手弯曲于腹...
9月3日,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河南洛阳城区的隋唐洛阳城天堂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经过连日来持续的考古发掘,隋唐洛阳城天堂考古发掘初露端倪,现在可以确定天堂遗址地下夯土基础部分的直径达60余米。隋唐洛阳城是隋唐时期的都城,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陆续在隋唐洛阳城内发现或发掘了定鼎门、天津桥、应天门、明堂、天堂、白居易故居等重要遗址。新华社发(张晓理 摄) 9月3日拍摄的隋唐洛阳城考古发掘现...
8月25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视察了大唐西市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 张柏在听取全国政协委员、大唐西市公司董事长、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吕建中关于西市项目整本情况的介绍后,实地考察了大唐西市博物馆这一全国首例民营资本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典范,并参观了西市出土的珍贵文物。 张柏高度认可了大唐西市博物馆遗址保护、陈列展览、场馆建设等方案,并在遗址现场表示,西市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标志...
柳孜镇填补运河考古空白 柳孜镇,古称柳子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始建于东汉,因隋炀帝开掘的大运河之通济渠段穿镇而过而逐渐繁荣,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据《宿州志》记载:柳孜为巨镇,有庙宇99座,井百眼。著名东晋音乐家桓伊和“竹林七贤”之一稽康就是生长在这里,可见当时柳孜文风之盛。然而,沧海桑...
记者昨日获悉,崇州文物管理所近期对崇州天福村窑址进行考古发掘,采集和出土大量陶器和窑具,并初步确认这个已发现22年的古窑址兴盛时期为初唐和盛唐时期,上限可能早到隋代。 据崇州文物管理所专家施全新介绍,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为配合崇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北部崇州花果山生态观光旅游的开发利用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崇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窑址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据了解,天福村窑址位于崇州市公议乡天福...
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我省段的大运河勘探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3月底前基本完成勘探。去年3月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大运河申遗时间表,标志着大运河申遗提速。我省此次对境内大运河的勘探尚属首次。 现场观察——大运河河口线清晰可见 在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的引领下,记者在宿州市朱仙庄煤矿一处施工区看到,在一处已经深挖的大塘横切面上,明显的大运河河口线清晰可见。黄沙长久冲刷堆积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