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市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推进会,延安公安机关去年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17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46人,收缴涉案文物484件。今年以来,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6起,追缴各类涉案文物24件。 此次推进会由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和延安市公安局联合举行。会上,延安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袁武科通报了去年以来至今年5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情况。据悉,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17起,打击处理犯罪嫌...
4月29日至6月28日,山东博物馆推出全形拓专题展。全形拓,又称“器物拓”“图形拓”“立体拓”,是使用宣纸和墨汁,辅以素描、剪纸等技术,将青铜器等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印到纸上的传拓技法,在所有传拓类别中难度最大。展览约展出90余件藏品,以山东籍及宦游山东的金石学家监拓或收藏品为主,其中部分更有名家题跋,极具学术价值及观赏价值,为难得一见的精品。展品以时间为序,着重介绍相关金石学家,同时辅助介绍全形拓技...
5月24日,山东省文化厅印发《山东省“十三五”时期古籍保护工作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山东将实施古籍普查、展示、标准化、修复、数字化、人才培养六大工程,以依法、科学保护为原则,提升古籍保护工作水平。 根据《规划》,山东将实施古籍普查工程,2019年出版《山东省古籍联合目录》,2020年建立“山东省古籍书目联合数据库”;古籍展示工程将规划建设山东省古籍图书馆...
商行会客厅场景复原、粮行的簸箕和斗、赶集商贩用过的拨浪鼓……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历史文化展馆,一件件老物件昭示着陈庄镇的悠久商业历史,让来过的人印象深刻。在山东,随着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的深入推进,类似陈庄镇历史文化展馆的阵地越来越多,成为民众记住乡愁、寻找民俗的好去处。 一个与城镇化赛跑的计划 山东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启动于2015年初。彼时,《山东省文化...
刘凡珍家的“天坑” “当时就听轰隆一声,就像一声闷雷一样,出来一看院里就陷下去一个坑。”19日下午1点30分左右,在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刘家庄村刘凡珍老人的家里出现了一个“天坑”。 记者走进曲阜市息陬镇刘家庄村,这几天刘凡珍老人家里出现了“天坑”的新闻成了村里人谈论的热点。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刘凡珍老人家。今年71岁的刘凡珍老人告诉记者:“那天我正在屋里看电视呢,听见响声我就出来了,...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第77次常务会议,听取山东省文物局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对进一步加强全省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主持会议并对加强文物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部署,切实把文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好文...
博兴县湖滨镇是我国主要草编产区之一,制成的草编工艺品种类繁多、花色各异,是享誉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草编之乡”。关于草编,在当地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麻大湖畔有一位勤劳而心灵手巧的妇,一天跟自己的孩子在树荫下乘凉,她一边哼唱着歌曲,一边把落在树下的麦秆拾起来随意编织着什么。 孩子兴致勃勃地望着母亲的手指上下翻飞,感到非常好玩。忽然,孩子看见河边的水面上漂来一片形似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博物馆条例》,进一步强化博物馆教育职能,推动全省博物馆以更加融合的态度和开放的姿态,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努力做好博物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工作,日前,山东省文物局在《博物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召开了山东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系统总结了山东承担国家文物局“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情况,对做好博物馆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山东博物馆、...
《惟薛有序,于斯千年——古薛国历史文化展》29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是山东博物馆山东古国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展出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市博物馆和济宁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青铜器、玉石器文物精品共211件(组),展览至7月20日结束。 据山东博物馆典藏部主任于秋伟介绍,此次展览旨在全面展现山东地区古国、古文化的面貌,推进东夷文化溯源工程,推动山东地区古国和古文化的深入研究。随着展出...
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舍利碑刻、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等国家一级文物22日首次在山东省博物馆向观众展出。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品包括明代的鎏金木雕佛坐像,宋代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图鎏金银棺、嘉佑八年舍利纪事碑,及南北朝时期的石雕佛、铜菩萨造像。 据中共山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王斌介绍,兖州兴隆塔始建于隋代,北宋为供奉“西天世尊金顶骨金身舍利”而修建六层舍利塔和七层地宫。兖州是古九州之一,是儒学、...
出土自古薛国前掌大遗址的211件(组)青铜器、玉石器等文物近日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包括东夷特色的鹿角铜鸟兽饰等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亮相。 据了解,这次展览共展出青铜器、玉石器文物精品211件(组)。其中包括带有薛侯铭文的青铜礼器,精美的玉石器,出土时盛有酒和饺子的青铜卣、青铜簠,和带有东夷特色的鹿角铜鸟兽饰等文物。 据悉,古薛国作为古代山东地区存续时间最长、序列最为清晰的东方古国之一,兴起于史前文...
4月2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 近日,山东博物馆与兖州博物馆联合举办“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为期50天,主要展出2008年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舍利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等等珍贵文物。 4月2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
《博物馆条例》颁行一年多来,山东文物系统开拓创新、积极作为,采取多项举措让馆藏文物“活”起来,推动全省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日,山东省文物局在山东博物馆召开纪念《博物馆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暨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山东博物馆事业发展...
4月3日,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大学副校长胡金焱主持开幕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唐玮参加研讨会。 会上,张荣谈了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以及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也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战略机遇,...
记者从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4月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59项)。其中,淄博高青仪狄造酒故事、临淄八仙戏等4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淄川孙膑拳、张店洪派太极拳等12项入选扩展项目名录。 记者梳理名单发现,淄博高青的仪狄造酒故事,临淄的八仙戏,淄川的通背拳,博山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