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兴草编艺术
博兴县湖滨镇是我国主要草编产区之一,制成的草编工艺品种类繁多、花色各异,是享誉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草编之乡”。关于草编,在当地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麻大湖畔有一位勤劳而心灵手巧的妇,一天跟自己的孩子在树荫下乘凉,她一边哼唱着歌曲,一边把落在树下的麦秆拾起来随意编织着什么。
孩子兴致勃勃地望着母亲的手指上下翻飞,感到非常好玩。忽然,孩子看见河边的水面上漂来一片形似小船的树叶,就问母亲:“能不能编一只船?”母亲轻轻地笑了,然后按照孩子的意愿编织起来。太阳快落山了,母亲真的编出了一只形象逼真的船。只见这只草船约有一尺多长,三寸来宽,既逼真又轻便。孩子惊喜地把船捧在手里,高兴地手舞足蹈。
这时,孩子的爷爷头戴斗笠肩扛锄头从地里回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小孙子的头上顶着一个草编的东西坐在门口的小凳上玩。仔细一看,是一只倒扣着的草船。这时,他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斗笠也用麦秆编织,不是既轻便又能遮阳避雨么?老人随即把他的想法说给儿媳听,儿媳也觉得公公说得很有道理。
第二天,她搬出一捆麦秆,开始编织斗笠式的草帽。第三天,老公公就戴着儿媳编织的草帽下地劳动了。同村的人看见公公头上戴着一顶又好看又轻便的草帽,比斗笠好用得多。于是,村里的人都来向她学习草编。慢慢地,草编技艺就在当地流传开来,几乎每家每户都学会了用麦秆编织草帽。后来人们又把编织的草帽拿到街市上交易,从此湖滨镇草编的名声迅速传开了。
博兴县湖滨镇一带的草编织工艺的原料以麦秸草、三棱草、蒲草、苇草、玉米皮、红麻等最为普遍。草制品种类繁多,按形状有方、长、圆、六角、八角等,按颜色有本色、红、黄、蓝、绿等。盛物类主要有蒲草盒、圆果盘、十角盒、六角果盒、吊篮等。铺垫类产品有,椭圆蒲草茶垫,蒲草玉米皮编茶垫,蒲草玉米皮椭圆垫,蒲草垫,蒲桶茶垫,菱形图案茶垫、草轮花垫、方格地毯、六角拼花地毯、圆心地毯、方形地毯等。穿着类产品有蒲草拖鞋、防寒蒲鞋、重底蒲鞋等。另外,还有利用麻大湖的苇草编制的苇箔、苇席、苇帘以及其他盛物类产品。
据文字记载,清代博兴境内草编技艺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编制的防寒蒲鞋畅销京城。中华民国18年(1929年)兴福镇的赵赵、朱官、王海、赵冯等村200人以蒲草编制拖鞋,年产15万双,通过烟台“远东洋行”销往美国各地。民国27年(1938年),编织逐渐发展到湖滨乡南陈家、周家庄、西闸等10多个村庄,产品由青州“协昌花边庄”经营,通过博兴邮局邮寄至烟台“连益商号”转销美国等地。民国30年(1941年),日伪政府实行禁运,蒲草拖鞋生产行业仅生产少量防寒拖鞋,在本地集市销售。
博兴县湖滨镇草编技艺的发展传承可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家庭传承为主的社会传承。这一阶段人们利用当地的蒲草资源,制作防寒蒲草鞋,由家庭妇女相互传授技艺,并作为一项技能代代相传。
(二)企业组织传承阶段。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草编工艺的发展,草编工艺获得新生。1953年,山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派人来博兴恢复蒲草拖鞋出口业务,1957年,年产蒲草拖鞋80万双,1968年和1971年分别从海阳、黄县引进玉米皮制品新工艺,在全县传播。1977年10月21日,我县成立博兴县工艺美术二厂,草编出口业务由外贸公司移交工艺二厂经营。同年,在全县14个公社建工艺品厂。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市场经营的不断发展,草编业也在竞争和挑战中不断发展。由于经营体制的原因,博兴县工艺美术二厂的职能作用逐渐弱化,各分社艺品厂也逐渐破产或改组,全县草编工艺改为个体经营发展为主。博兴县湖滨镇作为全国草编技艺的发源地之一,盛产蒲草、苇草,因此,形成了许多加工生产草编制品的个体企业,他们积极组织生产,并和国内外外贸出口企业联系,使湖滨的草编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湖滨镇因草编产品品种多,产量高,普及面广而美名远扬,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草编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现已被推荐申报全国草编艺术之乡,目前全县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人。
博兴草编技艺是简单的工具与高超的技艺的结合,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革新,已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首先,草编技艺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编织技艺的革新,在编织结构上和制品形式上创造出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发达时,因原料来源于当地且价格低廉,这些产品满足了群众生活和生活需要,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
其次,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草编技艺制作的产品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蕴,因此草编制品又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是具有一定水准的民间艺术品。
第三,草编技艺的发展带动了草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人民群众发家致富以及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机械制品和人工合成材料制品充斥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草编技艺的生存空间、技艺特征、衍生谱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再加上产业化的影响,博兴草编制作技艺这一富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工艺遭遇严重冲击,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传统的编制技艺因原料和使用价值的影响而逐渐消亡。二是一些老艺人的技艺没有得到整理和挖掘。三是民间一些制作技艺和工具存在流失现象。
目前,博兴县政府及湖滨镇政府已投资14万元,启动了草编技艺的抢救保护工作,主要工作措施是:一,湖滨镇人民政府制定了五年保持计划,成立了草编技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由麻大湖开发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二,组织开展了草编民间技艺的搜集、整理工作,建立了档案,对草编技艺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出版了《草编技艺》丛书,完成电视专题片《实用草编技术》的拍摄和发行工作。三,对发展草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镇内有教高声誉的民间艺人从政治和经济上实行重点扶持措施。四,通过举办培训班、编织技艺比赛等形式,对全县优秀中青年手工业者进行草编技艺的培训。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艺人1000多人次。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及民众素质不断提升,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民间艺人的努力,博兴草编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