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经浙江省考古学会组织评选,在全省2016年度正式申报并获国家批准的40余个考古项目中,共评选出8项“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其中,宁波有四个考古项目入选,它们分别是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主持的“北仑大榭遗址Ⅰ期发掘”“东钱湖上水岙窑址发掘”和“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发掘”,以及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主持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 宁波市大榭遗址 大榭遗址位...
家有闲置的童书、文具、玩具……咋处理?快来博物馆换大米。昨日,王升大博物馆推出“童趣换米”活动,孩子们可携带家里的闲置物品前来“以物换物”,同时还换得一升大米。 小朋友可以用换得的一升大米,去博物馆内指定场所看大米变“戏法”,或亲自动手让大米变成一根根年糕、一颗颗汤团、一块块冻米糖……现场见证大米的演变过程,付出劳动、获得知识。 据介绍,“童趣换米”活动将持续到寒假结束。王升大...
昨天上午,市世界遗产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海丝”分队的志愿者来到安澜会馆,在这里聆听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王结华研究员主讲的《宁波考古六十年》专题讲座。 王结华用翔实的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宁波自1953年以来的重要考古项目、考古成果。他一一列举了宁波在聚落考古、城市考古、窑址考古、墓葬考古和水下考古方面的重要项目。通过考古研究,他认为宁波从句章故城走向明州古...
日前,我省首个内水水域水下考古项目——慈溪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圆满结束。在这次考古调查中,我市考古队用上了多项高新技术,大大方便了水下考古调查活动。据了解,近日进行的四川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高科技设备均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了解,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筹指导与合作推动下,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
1956年配合萧甬铁路建设抢救文物挖掘被视为宁波市考古工作的开端,60年来,宁波市共进行了上千项考古发掘,其中重要考古项目有188项。昨天,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在安澜会馆给宁波市世界遗产志愿者服务队海丝分队举行了《宁波考古60年》讲座,并现场解疑释惑。 王结华介绍,经过60年的发展,宁波市的考古工作主要包括了聚落考古、窑址考古、墓葬考古、城市考古和水下考古五大类别。现在考古工作的推...
1月4日,宁波市文保所相关人员会同软件平台开发单位进行了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平台(一期)测试,并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此次测试,是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平台(一期)于专家终验后进行的第一次实地测试,测试地就近选取了大方岳第。在测试中,市文保所业务人员对手持PDA中数据和文字进行了模拟填报和下发,进一步掌握该平台的流程和功能,同时将PDA端和电脑端进行填报对照,利用多账号登录来发现...
2016年3月,国家文物局确定了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我国2018年申遗项目,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共同实施推进。我市的天童寺、保国寺、永丰库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申遗预备名单。依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第七条的规定,“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以“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
昨天,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宁波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办法》1月起正式生效,我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有法可依。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相关协调会议精神,国家文物局确定“海上丝绸之路”作为2018年度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共同实施推进。目前,我市海上丝绸之路4处史迹点永丰库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保国寺、天童寺已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
通过无人机高空俯拍获取的案发现场全貌 日前,宁波文物监察机构在执法实战中首次出动由省文物监察总队于2016年11月底配发的无人机,对一涉嫌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作业的案发现场进行摄像取证。 不久前,宁波市、区两级文物监察机构在开展2017年“两节”文物执法联合巡查中,发现一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涉嫌存在违法建设施工活动,但案发现场地形狭小、建筑工程体量较大、周边...
昨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我省首个内水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已经圆满结束。 上林湖地区在1957年建造了上林湖水库,水库建成前的上林湖水域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建成水库后,水域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本次水下考古调查最终发现了凸露于现存湖床表面的多处圆形窑炉、近现代沉船、建筑基址、道路、水下台地以及长约130米高约3米的古水坝、疑似古河道等类型丰富的水下...
上林湖遗址航拍正射影像图 2016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我省首个内水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圆满结束。 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筹指导与合作推动下,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实施。 后司岙窑址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是唐宋时期...
2016年12月28日至30日,省文物监察总队、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博处、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会同有关区(县)文物执法监察机构、文保管理部门以古建筑、古墓葬等田野文物为重点,先后对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鄞州区、江北区、海曙区、镇海区以及北仑区等地的东钱湖墓葬群、天童寺、保国寺、钱业会馆、镇海口海防遗址、小浃江碶闸群等共计28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实施了巡查。每到一处,联合...
12月27日,宁波博物馆一楼西展厅“草原丝路-内蒙古出土文物精华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宁波博物馆联合内蒙古博物院共同举办,为宁波市民呈现最古老的草原丝绸之路,领略草原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与兴衰,聆听草原文明的不朽旋律,让文物与文明相映成辉。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与欧、亚、非的交通、贸易之路。它不仅是古代世界历史上一条著名的通商之路,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之路。而“草原丝绸之...
12月27日,宁波服装博物馆举行“宁波服饰收藏达人暨红帮捐赠品表彰会”,对无偿向博物馆捐赠红帮老物件的10多位市民进行表彰嘉奖,这些市民大多是红帮的后人、传人、亲朋好友与收藏“达人”,每件捐赠品都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据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王以林介绍,为纪念红帮裁缝进京60周年,早在今年4月,宁波服装博物馆便与甬派携手发起了“寻找收藏达人,讲述收藏故事、见证历史印迹”活动,许多市民响应、...
昨天下午,由宁波博物馆联合内蒙古博物院共同举办的“草原丝路——内蒙古出土文物精华展”在宁波博物馆一楼西展厅亮相。众多文物如同组成一幅长长的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地展开,呈现出最古老的草原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之路,而“草原丝绸之路”又是其中时代最早、又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欧亚大陆各个历史阶段在各方面的交流,尤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间的交流为重。 据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