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小兜里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墓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兜里遗址现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火炬村7组,遗址主体原为东西长约150、南北约40米、高出周边水田约1.5米的长方形土墩。遗址东部据称在1995年前后为当地村民取土破坏,现存土墩约东西70、南北40米,从水田剖面观察,土墩南北界限保存基本完整。2009年海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苑路北延工程涉及遗址区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4月中旬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宁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在现土墩东部布方T1-T9共计900平方米,近日在T5中部发现并清理了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一座,出土了大量随葬遗物,取得了重要收获。

  

  M2头向南,墓圹南北长295、东西宽约140、现深80厘米,从墓坑开口线东部平面界限不规则及墓穴现深度判断,该墓基本保存了原状。M2随葬陶、玉器三十余件(组),陶器中有鼎、甗、豆、(红陶和灰陶)罐、壶、盉、杯、(红陶和灰陶)盆等,陶器大致位于头端和脚端部位,其中脚端部位的陶器放置甚为密集,彼此交错倾杂,从墓室纵向近底部清理时发现的厚约15厘米的质地紧密之淤泥(“板灰”痕迹)推测,当存在葬具,从陶器倾倒情况以及盉、壶体与盖甚为分离等推测,不排除棺外还存在一定的空间。玉器主要有冠状器、管串以及分体镯形器等,其中冠状器位于墓主头骨下方,由多件“滑石”类短管组成的管串呈环周状位于头骨及颈部位,分体镯形器大致位于墓主身体右侧,可能作为臂饰。墓主肢骨出土时基本朽烂,但可辨认较为凌乱,可能在葬具倒塌之前就受到扰动,从玉器组合及头骨大致判读墓主人或为女性。

  

  海宁东北部(及接壤的桐乡东南部)是浙北地区崧泽-良渚文化时期遗址分布密集、聚落等级较高的区域,“桐乡-海宁遗址群”是浙北地区主要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的集群之一。本次小兜里考古发掘仅揭开了序幕,M2从墓圹规模及出土随葬品组合、质量分析,相信随着野外工作的深入,会有更多的收获。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