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12月初,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四片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瓷片。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但这些瓷片却来历不凡,不凡在哪里?第一,这些瓷片来自遥远的宋代,年龄已有千岁。第二,它们来自海外,是在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一条名叫甜柑河的河畔考古工地上发掘出来的。这四片跨越时空的神秘瓷片,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文莱甜柑河畔出土几万件中国文物 雨花台区文化局收到的...
12月8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右二)、谷寿夫手书捐赠者余戈(右一)在发布会上展示并介绍谷寿夫手书《勇跃破南京城》卷轴条幅。 当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2016年新征集文物发布会,包括日本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的手书《勇跃破南京城》条幅、日本侵华士兵谷崎孙市《战尘》摄影集、贝德士手稿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在会上展示。 拼版照片:新征集文物——日本侵华...
复制的护膝长靴。(冯芃摄) 复制的孝端皇后的夹衣(冯芃摄) 万历皇帝所穿的礼服、鞋袜,孝端皇后的时尚立领夹衣……昨天,南京云锦研究所为定陵博物馆复制的9件丝织文物全部完成。此次文物复制工作涉及云锦、缂丝、刺绣三大门类,整个过程耗时两年时间,9件复制文物将于本月11日运往北京定陵博物馆。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陵内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
明代孝端皇后端庄贤惠、宽厚大度,被后人所称赞。那么她生前所穿的夹衣是个啥样子呢?1958年定陵出土时的女夹衣如今已经化为碎片,无法观奇全貌。昨天,南京云锦研究所经过两年攻克难关,终于将其成功复制。此次同时复制成功的还包括2件衮服,1件褶袍,1双毡靴,4双膝祙,共9件文物,12日,这批复制文物将运至北京定陵博物馆展出,不日还将到国外亮相。 扬子晚报记者 蔡震 文/摄 龙纹拼接后方显孝端皇后好身...
12月2日,南京海关向南京博物院移交依法没收的走私瓷器、瓷片152件,均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出境的文物。根据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管理局五部委联合下发的《依法没收、追缴文物的移交办法》有关规定,经江苏省文物局授权后,由南京博物院具体承办接收事宜。 据海关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这批文物系某台湾籍客商在不了解国家关于文物进出境相关管理规定的情况下,携带友人赠送的瓷器、瓷片出境...
4年前的2012年10月,一名旅客随身携带大量瓷器及瓷片拟乘坐航班出境,被金陵海关旅检关员查获并依法予以扣留,没想到经过鉴定,这些竟然全部都是文物!本月2日,南京海关隶属金陵海关将近年来口岸查获的152件罚没文物正式移交南京博物院。据介绍,这是金陵海关首次集中移交罚没文物。此次移交文物种类为明代瓷器及瓷片,其中包括明青花花卉纹瓷碟、明青花婴戏纹瓷碗等,多数为明代民窑窑址所出,对研究明代瓷器烧制工艺...
“您捐赠的清代玉环壹件,现为南京市博物馆藏品。您的捐赠行为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弘扬,感谢您的捐赠。”鼓楼区莫愁新寓社区居民万东的手里,有这样一本捐赠证书,感谢他将一块祖传“乾隆宝玉”捐赠给南京市博物馆。今年64岁的万东捐出了不少东西,2011年时,他更是签下遗体捐献协议,把自己也“捐了”。 万东说,自己来自一个大家族,祖上曾在清代乾隆年间的一次殿试中荣膺“探花”称号,获赐一枚玉环。在万东家中...
颗粒归仓,让老城砖回家。上月中旬,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保护基金会联合启动散落城砖“颗粒归仓”行动,对于提供散落明城墙砖有价值线索的市民,给予奖励。半个多月来,已经有数百位市民给城墙管理部门提供回收老城砖的线索。 昨天,家住浦口的市民阚先生打进热线电话,他说,他所供职的某公司厂区有一两万块老城砖。记者现场探访,并采访专家后得知,这些老城砖都是明代的,具有文物价值,但有趣的是,这些...
11月28日,我国知名企业家朱永宁以个人名义捐资1亿元人民币,助建南京大学博物馆,支持学校发展,实现企业家反哺教育的社会使命。 早在1937年,就有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同学会募集资金,计划建造博物馆,后因抗战而停顿。 据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介绍,建设自己的博物馆是南大人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南京大学继承了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一批文物遗产,并发掘出不少珍贵文物。目前校藏文物...
11月6日夜间,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市城墙——具有650年历史的南京明城墙发生一处约12米长的局部坍塌。正在申遗的明城墙为何会发生局部坍塌病害?塌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管理方有什么应对方案? 这段发生坍塌的城墙位于南京小桃园公园内,是一段包山墙,坍塌后形成的缺口长约12米,高度有6、7米,掉落的砖块散落在周围,将附近的一些健身器材掩埋起来。幸运的是,坍塌发生在夜间,没有人员在...
南京明城墙小桃园段局部坍塌,工作人员正在搭脚手架准备维修。 11月27日凌晨,南京明城墙定淮门—小桃园一段城墙局部发生坍塌。早晨市民来锻炼时发现,健身器材都被突然倒下的城墙砖砸坏了。这两天天气都不错,城墙怎么突然塌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回应称,当年城墙修建时墙面没有咬合好,留下这个隐患。目前已采取措施抢险、加固,并邀请专家到现场勘查,尽快制定修缮方案。 坍塌的那一块 前几天...
珍藏2000多张名人手迹明信片 浦口有座名人手迹博物馆 创作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曹火星、文坛巨匠巴金、清代末科秀才苏局仙、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琇瑛、中国女排的著名教练袁伟民……在浦口区江浦街道一条名叫建工巷的小巷深处,一个不到100平方米的小院里藏着一座名人手迹博物馆。近日,记者走进博物馆,听收藏者朱永生讲述了他20多年来孜孜“追求”名人手迹的故事。 ...
11月19日,在位于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的金奥国际购物中心四楼,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旗下的春雨画廊盛装开业,这是南京地区的首家经营俄罗斯油画的专业画廊。开业期间,百余平米的展厅内展出了30余幅索科洛夫、马克西莫夫、特卡乔夫兄弟、弗明、库拉科夫等俄罗斯(苏联)人民艺术家、功勋级艺术家的油画精品。 南京市政协教卫文体(文史)委员会主任、南京市政协书画院院长张玉宝,江苏省油画研究学会副主任、著名油画家王...
11月14日,文史专家薛冰在南京明城墙下介绍城墙及其保护。 11月14日,南京市城墙保护管理部门举行发布会,宣布对于提供散落明城墙砖线索的市民将给予现金奖励,最高奖励可达2000元。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至今仍保留25.1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加强了对散落明城墙砖的收集、整理和保护,仅2015年就回收了8万多块散落的明城墙砖。
为进一步加强东亚地区纸质文物保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南京博物院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支持的“东亚纸质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于11 月 13 日至14 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