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大学藏宋拓孤本王羲之墨迹摹本《大观帖》首度公开展示。申冉摄 5月16日,为庆祝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褚墨留真——南京大学藏金石拓片展”在该校美术馆开幕。展品中的宋拓孤本《大观帖》,为中国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墨迹摹本,系1934年南京大学接受美国传教士福开森捐赠后的首度公开展示。 据介绍,本次展览展品从南京大学博物馆珍藏的两万多件中国历代金石拓片中精选出百余件进行展览。展览主要分为7...
2017年5月,南京博物院艺术馆面向公众推出了富有特色的春季系列书画展——“清代娄东绘画特展”、“近现代书法名家作品展”、“傅抱石笔下的泉瀑雨声”等六大展览,为公众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在今年的春季展中,有名家荟萃的主题展,如“娄东艺脉——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娄东绘画特展”,为观众呈现了以王时敏、王原祁为核心的娄东画派在传承与实践中的绘画风格;再如“汲古开新——近现代书法名家作品展”,精...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80周年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拟对史料陈列厅的展陈进行提升改造,史料陈列厅于5月8日至12月13日期间暂停对外开放。为了不影响参观体验,纪念馆将在临时展览厅推出“浓缩版”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图为7日人们在纪念馆的史料陈列厅内参观。 刘建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昨天,位于秦淮区酒精厂路的明城墙遗址景观改造项目基本完成。项目位于东水关遗址公园以东,龙蟠中路与解放南路之间。在保留现有雪松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色叶与开花乔木、花灌木等,使沿河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丰富。同时增设了休闲坐椅等设施,满足市民游憩散步的需求。本报记者 冯芃摄
南京“表爷”陈仲仁 起陈仲仁,在圈子里,老爷子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表爷”,大半辈子,收藏了2000多件钟表。在陈老的藏品里,有一件1910年日本精工钟表厂生产的船钟,如今在市面上已经极少看到,对于这么一件稀罕物,视钟表如命的陈仲仁却作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把它无偿捐赠给武汉的中山舰博物馆。 在南博修古钟的老匠人 长在城南孝顺里,如今自己的工作室也放在老城南气息最浓的甘家大院,...
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枫香岭旅游区的石山下,是南京周边少有的用现代时尚的乡居文创理念,集古村落乡居文化与现代清新文艺范儿的现代乡居度假村为一体打造的美丽乡村,一直是很多文艺青年向往的地方。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石山下将举办文创市集活动,届时,活动将邀请约20位文创匠人,为游客们带来文创、陶艺、茶艺、手工制作等各种新鲜好玩又有文化气息的文创作品。 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石山下自然村,建立于1245...
4月21日, 2017第六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D馆“生活中的设计”展区中,由南京设计廊和南京文博文创大观园携手打造的南京馆,通过文创产品展示和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演,成为创博会的人气展馆之一。 亮相苏州创博会的南京馆集合了我市两大知名设计平台——南京设计廊和南京文博文创大观园。南京设计廊展示了非遗创新、智能科技、金陵文脉、艺术衍生等系列主题产品,南京文...
墓志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 热心市民王先生致电扬子晚报,上周六他和家人去南京江宁将军山郊游时,在山脚下一处土场内发现一块规整的方石板,阴刻着密密麻麻的大段文字。经过辨认,这是一块墓志碑,墓主为明代一位姓金的南京刑部右侍郎,而为金侍郎制作墓志的更是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人物。 A 挖掘机旁发现完整墓志碑 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跟随王先生来到发现墓志的地点,这是一片位于佛城西路以北、将军山东...
4月1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外宣布,该馆史料陈列厅将自5月8日至12月13日暂停对外开放,对展陈进行提升改造。馆长张建军解释道,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观众参观的体验感,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面向国际社会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陈列厅内所展出的《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是纪念馆的基本陈列,自2007年建成开放以来,十年内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5000多万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称江东门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江东门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
江苏省南京市政府近日公布《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行动计划(2017—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根据行动计划,南京明城墙不但将充分展示出它的历史底蕴,还将焕发出时尚魅力。此外,南京市还成立了由市长缪瑞林任组长的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继续推进南京城墙申遗工作,召开中国明清城墙国际研讨会,充实南京城墙文化内涵。 据悉,围绕明城墙文化,南京将筹备拍摄《南京城墙》纪...
“淳化有座民国碉堡,周围在施工,已经被渣土掩埋了!”昨天南京市文保志愿者给扬子晚报打来热线,希望这座碉堡能在遭破坏前得到有效保护。1937年南京保卫战,江宁淳化是重要的外围阵地。志愿者希望,今年正值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南京现存的民国碉堡、炮台等各类抗战遗迹等得到系统地保护。 射口雨檐被打掉, 碉堡上有明显的战火烙印 此次被掩埋的民国碉堡位于江宁区淳化小学对面的山坡上。今年1...
遗产编号 ⅷ-13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技术之大成,因其绚丽多姿,灿若云霞而得名。又有一说,因其图案文饰多应用"云纹"而得名。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居古代三大名锦(云锦、宋锦和蜀锦)之首,系...
遗产编号 ⅷ-36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栖霞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这一带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金箔锻造技术就是指将黄金捶打,制成超薄的金薄片。金箔常用来装饰佛像或是器具。金陵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很...
利玛窦向中国官员传授西方科学知识。 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他不但在哲学、神学方面有很深造诣,而且通晓数学、地理、医药、钟表、音乐等多方面知识。30岁时,利玛窦由印度辗转来到中国澳门,从此开始了他后半生在中国的文明之旅。其间,他三次来到南京,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说,南京给他留下了极深极好的印象。 搭“顺风船”来南京 明王朝初期,奉行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