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俗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为何珍贵,怎样欣赏钧瓷,现代钧瓷有无收藏价值?记者为此采访了著名学者张乃田先生。 宋代钧瓷的官方规定 张乃田谈了他的研究体会,“钧、汝、官、哥、定,钧窑为五大名窑之首,但钧窑瓷器成功率极低,到宋徽宗时期,在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御用瓷,每年选36件入宫,其余的全部打碎深埋。所以,民间难得一见。此外,历代朝廷规定,钧窑不允许陪葬,出土也就几...
1.钧瓷是易碎品,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最理想的储存方法是把钧瓷放在用海绵或泡沫塑料衬垫的盒里。最好不要把两件钧瓷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中间一定要用泡沫塑料隔开。陈列的话,瓷器底部可粘贴比较硬的泡沫塑料,最好是放在固定的坚实的木架子上。 2.鉴赏钧瓷时双手应该保持洁净和干燥,最好把戒指等硬物取下,注意不要碰撞,不要互相传递。钧瓷很重,器型大的瓶、尊移动时,应一手托住底部,...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瓷器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雅。因窑变而产生的釉色之美使它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因集青、红、紫等多种吉祥色于一身又使它成为含义丰富的吉祥物。“黄金有价钧无价”,拥有一件钧窑精品,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幸运的。 在汉代,紫色和青色有着崇高的地位,当时朝廷中最高级的官员如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太尉等佩金印紫绶,比他们略低一级的官员佩银印青绶。唐宋时期紫色和绯色(...
该盘造型规整,胎体密实厚重,口沿直立,浅平底斜收,圈足,足墙后直平削、通体施天青色乳着状钧釉,釉质非常肥润,口沿釉薄处呈黄褐色线一周。足部修足规范,足墙施褐色护胎釉,足心施釉。该瓷盘从造型、釉质、胎质及烧造工艺等方面来鉴别,皆符合宋钧窑的产品特征。现藏于商丘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 钧窑为宋代著名瓷窑,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及县内各地。到目前已发现100多处窑址,为宋代北方地区比较发达的...
古代陶匠对色彩的掌控无与伦比,然而钧瓷却贵在窑变无法预测。今见一藏友所持钧窑玫瑰紫斑盘,经专家鉴定为北宋禹县钧窑产品,因而得以一睹钧窑窑变之风采。 该钧窑玫瑰紫斑盘盘口直径21厘米,敞口,折沿,浅腹,圈足,圈足内有三个支钉痕,施以铜金属为着色剂的乳浊釉,釉色为天蓝色,内中闪烁紫色斑块,此盘的铜红窑变,可谓鬼斧神工,变幻莫测,是北宋河南禹县钧窑的精品之作。 钧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堪称传奇...
错误一:钧瓷一定值万金 老话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很多人因此认为钧瓷是种非常值钱的瓷器。 张勇说,这种理解其实是对钧瓷的误读。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源于宋代。宋徽宗十分钟爱钧瓷,把钧瓷定位皇家专用,禁止民间使用、收藏钧瓷。除了皇帝的赏赐外,民间无钧瓷出现。所以,民间流传的说法是对钧瓷身份的认可,而不是对其价值的认可。 当然,由于身份的高贵,历史上的钧瓷价值非常...
藏友叶先生:日前收藏的瓷盘一只,直径15厘米,纹饰如图,请专家鉴定估价。 “庐州鉴宝”鉴宝专家:此盘造型及圈足工艺见出时代特征,釉水较为细腻润泽,红斑较为沉着,所见胎骨有老化迹象,初步判断是金末元初时期钧窑系制品。因同类仿品近年水平较高,建议您再多找行家上手细察确认一下。若无问题,以现有品相估价6500元。
钧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欣赏高品位的钧瓷,能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感悟美好人生。 钧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鉴赏其优劣。 1.外形。瓶类口、肚、底要圆且平,无变形,无脱釉,无炸裂,流釉不过足。 2.胎骨。传统钧瓷胎骨断面呈灰色,口沿儿呈铜黄色,称为“铜口”。足及其他露胎无釉处为褐黄色,称为“铁足”。 3.釉色。钧瓷的釉色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窑变单色釉,二是窑变彩...
炉钧釉始于雍正时期,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名。炉钧釉是清代单色釉中格调极高的品种。炉钧釉传器多为瓷器,根据釉面发色及流淌感可以判断,雍正制器釉面流淌感较大,发色较浅。而到了乾隆,釉面流淌虽不及雍正,但其釉中窑变纹颜色泛蓝,外表艳丽华美。 此件炉钧釉螃蟹钮龙嘴紫泥圆壶于西泠印社2012秋拍中以115万元成交,它将紫砂与炉钧釉巧妙融合在了一起,以紫砂为胎,上施炉钧。其釉面发色及流淌感恰符合...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此香炉通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 直口、球腹,下附三兽足。口沿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立耳,立耳下方又有兽形桥耳与腹相连。颈部堆塑雕刻三只麒麟,在正面两麒麟间有一方形题记,阴刻“己酉年九月小宋自造香炉一个”。腹部贴塑兽首衔环铺首,似模仿青铜器。施釉较厚,流釉自然,浓淡不一,颇有水流凝滞之感。 从造型、胎釉特征来看,该香炉属元代钧窑系产品。元代钧瓷窑口...
钧窑窑址未发现前,关于钧窑烧造的年代有“北宋说”、“金代说”和“元代说”,都因无足够的论据而未能得到共识。随着钧窑窑址的发现和发掘,“北宋说”在学术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因唐代花瓷器的发现,又使钧窑的创烧多了一种“唐代说”,孰是孰非,学术界至今莫衷一是。 如果要我选择,我则倾向于“唐代说”。但我并不是以唐代花瓷作依据,我的论据是本人收藏的一件唐代天蓝釉凤壶(见图) 天蓝釉凤首壶高21...
图为葛培忠正在研究古瓷片。 平整均匀的釉面,纯净亮丽的釉色,精细者如脂如玉,滋润若乳,挂红斑者胎质细密,流淌自然,最具代表者粗看时温润质朴,细瞧后大有乾坤,釉面下密如雨点,形若蚁卵(蚂蚁蛋),亮似珍珠,惹人眼馋……如今,有几人知道临汾历史上辉煌过的古老瓷窑,又有几人知道那令人陶醉又爱不释手的临汾窑钧瓷!题记 当燃烧千年的窑火,在临汾大地上渐渐熄灭之后,那些古老的窑址也从辉煌走向没落...
在我市一位藏家家中,记者近日见到一件写有“禹县留念”的石榴造型瓷器,这件高11.5厘米、最大直径11.5厘米的藏品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色,能够肯定是一件抛开传统器型模式进行制作的创新之作。逼真的造型、精准的比例、斑斓的色彩,让人不禁对这件因创新而产生的艺术品产生敬重之感。 资料表明,改禹县为禹州市是在1988年6月25日,因此可以断定,这件收藏品肯定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从色彩和烧造工...
宋瓷的收藏一直是中国艺术品收藏的一个重点,价值不菲,保值性也非常好。根据文献,2003年,江苏徐州收藏家臧其萃曾将自身收藏的六十余件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公之于世,经著名古陶瓷专家赵青云鉴定,此批宋瓷每件价值在当时价位已在1500万元左右。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除汝窑之外,最受收藏界青睐的当属钧窑。钧窑以独特的窑变技术著称,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釉,即除本色釉外还会变...
这件钧窑天蓝釉三足鼎是我最近新购得的一件藏品。我十分珍惜,不管是作为投资,还是收藏,凭借它独特的工艺都能轻易地完胜。 钧窑是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钧窑在烧成上采用素烧和复烧两道工序,在复烧时先用氧化焰,当釉熔融时,改用还原焰的气氛,由于铜的还原作用,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