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钧瓷为何民间罕见

      俗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为何珍贵,怎样欣赏钧瓷,现代钧瓷有无收藏价值?记者为此采访了著名学者张乃田先生。

      宋代钧瓷的官方规定

      张乃田谈了他的研究体会,“钧、汝、官、哥、定,钧窑为五大名窑之首,但钧窑瓷器成功率极低,到宋徽宗时期,在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御用瓷,每年选36件入宫,其余的全部打碎深埋。所以,民间难得一见。此外,历代朝廷规定,钧窑不允许陪葬,出土也就几乎没有,这是导致古代钧窑瓷器罕见的原因。”

      钧瓷结束 “南青北白”局面

      张乃田介绍,唐代以前,我国陶瓷制品的釉色比较单调,基本以南方青、北方白为主。到了唐代,制瓷工匠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青色,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终于出现了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和流纹,这就是花瓷,即“唐钧”。到了北宋,工匠们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成功烧制出高温窑变铜红釉。我国陶瓷史结束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

      “窑变无双”让钧瓷珍贵

      古代钧瓷无比珍贵,那么现代钧瓷有无收藏价值?张乃田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钧瓷的艺术成就、工艺特色都有所提高,无论从欣赏价值、制作工艺上都接近古代陶瓷。

      有一点是肯定的,因为年代的关系,现代钧瓷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当然要比古典钧瓷逊色很多,但钧窑烧制不同其他瓷器,它的自然裂变、色彩要求决定了其成功率还是不高,有朋友是烧制瓷行家,一窑下来,也就有四五件好作品。所以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挑选一些名家仿制古典钧窑是不错的选择,只要是精品,就有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