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cm,口径13.6cm,足径9.2cm。 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 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仿雕漆釉碗,清乾隆,高4.5cm,口径13.1cm,足径8.2cm。 碗撇口,弧壁,圈足,玉璧底。碗里满饰金彩。外壁施红釉,仿雕漆工艺,口沿剔刻一周回纹,腹部刻排列有序的锦纹,近足处刻莲瓣纹,底红釉无款。 清乾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御窑厂内聚集了大量的能工巧匠,不惜工本,以瓷器摹仿各种工艺品,如仿木器、竹器、漆器、铜器,摹仿技艺之高,几可乱真。 此碗形制、釉色、纹样、质感均与漆器...
斗彩鸳鸯卧莲碗,清乾隆,高6.3cm,口径18.3cm,足径10.5cm。 碗敞口,深腹,直壁,腹下微内敛,卧足。内口沿书青花梵文一周,外口沿青花绘赶珠龙一周。碗内底青花双圈内与外壁均以斗彩绘莲池鸳鸯纹:池塘中涟漪微泛,荷花盛开,水草茂盛,鸳鸯或游弋其间,或于低空翱翔,彼此呼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足内施白釉,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鸳鸯卧莲又称“莲池鸳鸯”,此装饰题材象征美好...
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碗,清雍正,高6.5cm,口径15.1cm,足径5.4cm。清宫旧藏。 碗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壁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装饰。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清雍正,高5.2cm,口径10.3cm,足径4cm。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釉地上绘洞石兰花图。一侧以黑彩题写“云深琼岛开仙径,春暖芝兰花自香”七言诗句,引首钤“佳丽”,句末钤“金成”、“旭映”三枚胭脂彩篆体闲章。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 此碗造型优美,绘画精细,堪称诗、书、画、印俱佳的精品。 清雍正早期珐琅...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清雍正,高6.9cm,口径14.6cm,足径6cm。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设色娇艳。树下牡丹花朵怒放。一侧墨彩题“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七言诗句。引首钤闲章“先春”,末尾钤闲章“寿古”、“香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 此碗图案描绘细致入微,设色清雅,令人赏心悦目。...
五彩人物纹碗,清雍正,高4.6cm,口径9.6cm,足径3.6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通景绘王羲之爱鹅故事图:王羲之垂手凝视河中双鹅,书童背负画卷跟随其后。水面涟漪,岸边芦苇丛生。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单线圈。 此碗人物绘画生动,笔触细腻,逼真传神,用历史故事作为陶瓷装饰,高雅别致。
黄地绿彩云蝠纹碗,清雍正,高7.3cm,口径15.2cm,足径5.2cm。 碗撇口,腹部下敛,圈足外撇。里外皆施黄釉。外壁用绿彩绘带状祥云,间饰红色蝙蝠口衔绶带葫芦,寓意“福寿万代”,近底处绘绿色莲瓣纹一周。外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种类型的碗俗称“鸡心碗”,出现于明永乐、宣德时期。该碗沿袭旧制,但造型更加秀美。以娇黄釉衬托绿彩,点缀红、蓝粉彩,这是雍正时期新创的粉彩品种。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清雍正,高11.5cm,口径25.2cm,足径14.7cm。 碗十方形,敞口,圆唇,斜壁,下腹折收与平底相连,圈足,足底光凸呈泥鳅背状。通体施天蓝釉,外壁10面均用釉里红绘葡萄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釉里红出现于元代,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尚不能控制呈色的稳定,因此发色纯正的制品不多。至清代雍正时期,已经完全能够掌握釉里红的烧制技巧,故能随心所欲...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清康熙,高7cm,口径14.8cm,足径5.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在涩胎上以胭脂红彩作地,设三个花形开光,开光之间隔以折枝花纹。三个开光内均以黄料彩作地,各绘牡丹花一朵。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胭脂红彩楷体“康熙御制”四字方款,外围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牡丹花以工笔技法绘就,极具写实感。 采用开光技法装饰是康熙珐琅彩瓷器的特点之一,这种技...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清康熙,高7.4cm,口径15cm,足径6.4cm。清宫旧藏。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地红彩双龙纹装饰。红彩呈枣皮红色。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黄彩与矾红彩虽都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是它们所含PbO(氧化铅)和Fe2O3(三氧化二铁)的量却不相同。黄彩中PbO的含量在40%以上,Fe2O3的含量为3%,因此F...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清康熙,高5.7cm,口径19.6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称“青砂口”,系模仿定窑瓷器所镶的铜釦。外壁光素无纹饰,内壁划花装饰。近口沿处以一周卷草纹为边饰,腹部刻缠枝牡丹纹,内底刻双鱼纹。 此器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铜口等特征虽逼真地模仿定窑,但釉面较宋代定窑白瓷光亮,刻花纹饰缺乏立体...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牡丹纹笠式碗,清康熙,高5.6cm,口径19cm,足径5.2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光素无纹饰。碗内划花装饰,近口沿处饰一周卷草纹,腹部为缠枝牡丹纹,内底双线圈内划海水双鱼纹。
蓝料彩山水图碗,高5.5cm,口径10cm,足径3.9cm。 碗撇口,深腹,圈足。内壁无纹饰,外壁一面以蓝料彩绘山水景色,另一面以墨彩题七言诗两句:“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诗句上首钤胭脂彩阴文“寿古”篆书印一枚,下首钤胭脂彩阴文“山高”、阳文“水长”篆书印二枚,圈足内蓝料彩双方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此碗的绘画极精致,在传世的雍正珐琅彩瓷中属上乘之作。特别是碗外壁通体以蓝料彩...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高6.6cm,口径14.5cm,足径6cm。 弧壁,圈足,底有蓝料正楷“雍正年制”四字款。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碗外壁一侧绘雉鸡牡丹花,另一侧题墨彩诗句,色彩鲜艳雅逸,画法精工绝伦。画面中心是一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尾翼上的各色羽毛绒光如绢,绚烂夺目。雉鸡的头颈是滕黄色,背部蓝绿相间,腹腿铁红,尾羽赭褐色。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