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8日,绵阳市文物局接到关于在经开区南塔社区中水地产在施工过程中挖出古墓的电话后,立即派考古专业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工作人员到现场后,发现墓葬已暴露,墓距地表约2米,随即展开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经过2天的清理,出土了一完整的墓志石铭和墓盖及陶器残片,墓志石铭上有清晰的文字。根据墓志上的文字显示,墓葬的时代为唐代石板墓。由于墓葬形制遭到严重破坏,墓葬内没有发现其他器物。在40厘米见方的墓碑...
9月25日,宁国通判陈公墓志,在邵家渡街道溪边村菱塘后山西麓山坡出土,伴随出土的还有其子后山陈公墓志。宁国通判陈公墓表出土时不慎已碎裂成三块,后被族人将其回填土中,镌刻“明后山陈公墓志铭”的志盖已迁移到新墓址竖立新坟头。在该村,还同时发现了明工部都水司员外郎潜斋陈公墓志。现此三方墓志均入藏市博物馆。 据陈氏族人捐志者陈守斌、王亿军等人介绍,村后洋山上一带埋着陈氏历代祖坟很...
杨简,宋明州慈溪县城(今属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人,字敬仲,因曾筑室德润湖(慈湖)上,号慈湖,也称杨慈湖、慈湖先生。 他的主要哲学贡献在心学的发展,他于宋孝宗乾道五年登进士第,授富阳主簿。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杨简的墓,就在县的西南30里处,按照今天的位置,就在车厩山下的黄岙。而根据史料记载,杨简的父亲封承郎杨庭显的墓也葬在这里。 据当地村民说,这次发现的石碑,是之前山上挖笋时发现的。今年一些老同志...
抹上粉笔灰后,墓志铭上的文字清晰起来。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昨日,早报读者老陈报料称,泉州台商投资区发现一方疑似明代的“尊师碑”,墓志铭上记载着学生郑建平感念恩师郑广文扶贫助学的感人事迹。 鸡棚里发现墓志铭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崧山村里,有绵延成片的进士第古厝群。数百年前,这里的孙氏一族,四代人出了2名进士,古厝群就是那时建起的。据《...
近日,河北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对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查过程中,只见省保单位八王沟墓群中的大长公主墓于多年前清理后封堵的墓道口由于雨水的冲刷、浸泡出现塌陷,导致墓室暴露。该县立即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清理,在墓门的里侧位置发现被埋藏在深约0.8米的土坑内的墓志志盖一方,并及时组织人员将其运回博物馆收藏。“经过两天的发掘,我们在墓室中发现了大长公主墓墓志铭的上盖,这通石刻呈正方形,盝顶式,青砂岩石...
作为墓葬中最为直观的身份认定遗迹——墓志,它们为研究各朝代墓葬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近日,扬州考古人员在对沈家山一带出土的元代郭礼用墓志进行后期整理研究时又有新发现,铭文反映了扬州重要地名的演变历程,同时以郭氏家族人物关系、迁徙路线为主线,见证了当年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动荡时局。 这是一块以青石为材质的方形墓志,边长约37至38厘米,厚达4厘米。“这块珍贵墓志被认定...
近日,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镇头道营子村出土了辽大长公主墓志志盖。 8月12日,该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对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查过程中,只见省保单位八王沟墓群中的大长公主墓于多年前清理后封堵的墓道口由于雨水的冲刷、浸泡出现塌陷,导致墓室暴露。该县立即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清理,在墓门的里侧位置发现被埋藏在深约0.8米的土坑内的墓志志盖一方,并及时组织人员将其运回博物馆收藏。 “经过两天的发...
出土的元代墓志 在我市考古史上,出土的历朝历代的墓志并不鲜见,不过,元代的墓志就比较少见了。昨天,市考古研究所公布的一份考古报告显示,我市在沈家山一带考古发掘时,出土了一方元代郭礼用墓志,志文中反映了扬州几个重要地名的演变历程,以及郭氏家族在复杂的政治和战争形势下的迁徙路线、家庭成员关系,弥足珍贵。本报记者 王蓉 文/图 沈家山出土罕见元代墓志 据介绍,这块珍贵的元代墓志铭是在沈家山一带考古...
墓志铭已经裂成两块 8月20日晚,西北民族大学附近的南山路施工现场挖出两块老石碑。经过专家初步辨认,石碑为明代弘治年间的墓志铭,是明代重臣、兰州人彭泽所撰写。 施工挖出两块古石碑 当晚6时许,在南山路西北民族大学东门到西门之间的工地上,一名铲车司机正在挖土,突然发现地下有石碑。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石碑挖了出来,石碑共有两块,其中一块大的为墓志铭,已经破成两块,另外一块小墓碑完好。之后,工人立...
河北省乐亭县委外宣局31日称,该县在“发展大道”建设工程中,发现一盒墓志铭。墓志铭高77公分,长77公分,因腐蚀比较严重,部分字迹模糊不清。经该县有关部门鉴定,碑额书有:明中宪大夫四川马湖府知府王公墓志铭。 据了解,清光绪三年据《乐亭县志》记载,马湖府知府王公乃王浑然,是明代南京户部尚书王好问之子。2011年,在该县古滦河生态公园建设工程中,曾在此处发现王好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