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出土辽代萧太后长女墓志志盖

  近日,河北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对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查过程中,只见省保单位八王沟墓群中的大长公主墓于多年前清理后封堵的墓道口由于雨水的冲刷、浸泡出现塌陷,导致墓室暴露。该县立即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清理,在墓门的里侧位置发现被埋藏在深约0.8米的土坑内的墓志志盖一方,并及时组织人员将其运回博物馆收藏。
  “经过两天的发掘,我们在墓室中发现了大长公主墓墓志铭的上盖,这通石刻呈正方形,盝顶式,青砂岩石质。边长128.5厘米,通体厚16.5厘米,边沿从9厘米处开始倾斜,斜面宽20厘米,顶面边长89.5厘米。”平泉县文保所工作人员李剑介绍,在其正面篆书,刻‘雍隶恭寿仁懿秦晋国大长公主墓誌铭’十六字,字体鎏金。志盖方框四周各饰三组宽5厘米的变体金刚杵纹饰;斜面四角装饰对称的飞凤纹,四边各饰三个手持笏板、身穿长袍、背靠祥云的官员,每个官员头顶各顶一个十二属相中的动物,排列顺序按照十二属相排列;石刻四边用缠枝纹装饰。志盖上的纹饰皆以线刻手法雕刻,图案生动形象,线条纤细流畅,为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精品。
  据了解,墓志铭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在大长公主墓发掘之初,墓志铭正文碑刻就已经被发现,志石为方形,青砂岩石质,边长145厘米。志文基本完整,为柳体阴刻汉文,四十行,每行字数不等,计1608字,上面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身份为辽景宗与萧太后的长女耶律观音女,耶律观音女是辽景宗的女儿、辽圣宗的姐姐、辽兴宗的姑姑,在兴宗时被称为大长公主。此次,志盖的发现为大长公主的身份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佐证,也为进一步研究辽国契丹族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燕赵都市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