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武县渡头古城遗址发现汉晋时期瓦当
2018-09-04 14:39:19 来源:湖南考古 已浏览次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西距县城13公里,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城址周边墓群的古聚落遗址。201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渡头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和钻探,基本确认古城址年代为汉晋时期。
2017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物管理处、临武县文物管理所对渡头古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在城址北门外清理出两条不同时期的护城壕HG6、HG7。在地层和遗迹中出土了大量的遗物,以板瓦和筒瓦残片居多,另有少量陶片和瓦当。以下简要介绍发掘出土的8件瓦当。
一、形制
8件瓦当均为圆形,其中有4件保存基本完整,另外4件有残损。根据瓦当当面纹饰、图案的不同,可分为涡纹、卷云纹、人面纹和花瓣纹四种类型。
涡纹瓦当,2件。均出土于HG7内,编号分别为TN01W08HG7②:1、TN02W07HG7⑤:1。其中TN02W07HG7⑤: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3厘米。当心直径4.6厘米,中为一大乳钉。当面用双竖线基本等分为四格,每格内饰二涡纹,涡纹从双竖线中部向外卷曲。边轮残缺(图一、图二)。

图一 涡纹瓦当TN02W07HG7⑤:1

图二 涡纹瓦当TN02W07HG7⑤:1拓片
卷云纹瓦当,2件。一件出土于HG6内,编号为TN03W05HG6②:1,另一件出土于HG7内,编号TN03W05HG7①:1,残。其中TN03W05HG6②: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5厘米。当心直径5.2厘米,中间一大乳钉。当面用双竖线等分为四格,每格内饰一卷云纹,云纹向内卷曲较厉害。边轮残损,向外突出,残高0.8厘米(图三、图四)。

图三 卷云纹瓦当TN03W05G6②:1

图四 卷云纹瓦当TN03W05HG6②:1拓片
人面纹瓦当,2件。均出土于地层中,编号分别为TN02W05②:1、TN04W05③:1。其中TN04W05③: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5厘米。当面为人面图案,大眼睛、粗眉毛、高鼻梁,露舌露齿方唇,唇外似有胡须。无边轮(图五、图六)。

图五 人面纹瓦当TN04W05③:1

图六 人面纹瓦当TN04W05③:1拓片
花瓣纹瓦当,2件。一件出土G4内,编号TN03W08G4:1,另一件出土地层中,编号TS04W07②:1。其中TS04W07②: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2.5厘米。当心直径4厘米,中间有一大乳钉。当面用双竖线基本均分为四格,每格内饰一花瓣,花瓣中有二蕊,四个花瓣组成一朵花。边轮残损,向外突出,残高0.5厘米(图七、图八)。

图七 花瓣纹瓦当TS04W07②:1

图八 花瓣纹瓦当TS04W07②:1拓片
二、年代
(一)地层、遗迹之间关系
1.以TN02WO5~TN05W05四个探方的东壁剖面为例(图九),①层为耕土层,②、③层为文化层,两层文化层基本遍及整个发掘区域。HG6、HG7均开口第③层下,且HG6打破HG7。即该组地层、遗迹关系为:①→②→③→HG6→HG7→生土。

图九 HG6、HG7及其地层关系
2.G4开口TN03W08②层下,且打破HG6。第②层为文化层,与其他发掘探方第②层文化层为同一文化层。即该组地层、遗迹关系为:①→②→G4→HG6→生土。
(二)瓦当年代
1.相对年代
根据瓦当出土地层和遗迹单位之间的叠压和打破关系,初步可知四种不同类型的瓦当年代有早晚之别。其相对年代早晚关系为:涡纹瓦当年代早于卷云纹瓦当年代,卷云纹瓦当年代早于人面纹瓦当,人面纹瓦当年代早于花瓣纹瓦当。
2.绝对年代
渡头古城遗址年代使用较长,遗址堆积废弃、重建等过程中形成的地层堆积关系也比较复杂,加上瓦当使用年代跨度大,要将遗址中出土瓦当年代判定较细比困难,故只能做大致的推测。本文将渡头古城遗址出土瓦当与其他地区断代相对准确的考古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地层或遗迹单位出土遗物,进而初步推测瓦当的年代。
遗址中出土的涡纹瓦当TN02W07HG7⑤:1与辽宁新宾县永陵镇汉城遗址出土瓦当形制相近[1],二者年代上有早晚之别。前者年代可能早于后者,后者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
遗址中出土的卷云纹TN03W05HG6②:1与汉长安城未央宫二号少府建筑遗址T13④:27出土Ⅲ型16式瓦当形制基本相同,后者年代为西汉[2]。在渡头古城遗址TN03W05HG7①层中出土少量两汉时期的陶片及瓦片。而HG6堆积中还出土较多汉晋时期的青瓷罐等,综合以上分析,初步推测出土卷云纹瓦当年代大体在汉晋时期。
遗址中出土的人面纹瓦当TS04W07②:1为露舌露齿方形口人面纹与南京清凉寺东南侧南京第四中学体育场出土人面纹瓦当[3]形制相近,年代大致相同。二者均处于人面纹瓦当向兽面纹瓦当过渡阶段,后者年代为西晋至东晋初期。花瓣纹瓦当所在的地层中还出土有较多的两晋时期陶片,以及少许青瓷六系罐、钵等。
综合上述分析,初步认为渡头古城遗址中出土的涡纹瓦当年代为西汉,卷云纹瓦当年代为汉晋时期,人面纹瓦当年代为西晋至东晋初期,花瓣纹瓦当年代大致为东晋时期。
三、小结
渡头遗址出土的涡纹、卷云纹、人面纹以及花瓣纹瓦当,既承袭了中原地区的汉晋时期瓦当特点,又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渡头古城遗址的文化面貌和使用年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