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5日公布,该单位于今年10月在成都市成华区发掘了4座东汉早中期墓,其中一座发现随葬“摇钱树”。 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唐彬介绍,为配合成华区在沙河东岸槐荫路修建市政道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0月13号开始对道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初步勘探发掘,共发现4座东汉早中期的券顶砖室墓,3座保存较差,1座保存较好。4座墓葬年代从早到晚,方向一致,呈平行排列,由此可判断...
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在南京建造的第一座城池便是越城。公元前472年,范蠡在濒江临淮的长干里筑越城。一直到南朝,越城都在,但此后神秘消失,只剩传说。中华门外西街地区,被认为是越城遗址所在地。果真如此? 11月12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大海做了《南京西街遗址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的报告。他说,从2017年进场考古至今,尚...
近日,吉林省长白山区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并得到权威专家认可。现场采集到一个大石镐以及石镞、石片各一件。 这一遗址是10月31日,由吉林省文史馆馆员、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张福有等人发现,位于吉林省敦化市青沟子乡凤凰店村西北约800米、当石河北岸约400米的小山包上。 据张福有介绍,山包上依次排列4个半壁石洞,其中东侧的最大石壁呈露天石洞状,张福有在洞中距第五级石阶约1米处,发现了...
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在南京建造的第一座城池便是越城。公元前472年,范蠡在濒江临淮的长干里筑越城。一直到南朝,越城都在,但此后神秘消失,只剩传说。中华门外西街地区,被认为是越城遗址所在地。果真如此? 11月12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大海做了《南京西街遗址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的报告。他说,从2017年进场考古至今,尚...
11月9日傍晚,浦江县建设局施工人员在县城和平南路改造工程施工中发现了一块石碑。经初步考证,内容为明朝崇祯四年(1631)巡按浙江监察御史致金华府浦江县知县吴瓒的“治吏禁约”。 清洗以后的禁约石碑虽然有些破损,但“征收钱粮不许加羡……”“买办俱用平价若妄取民物……”“各衙门积年猾书惯熟……”“不许役用里甲如办家伙铺……”“佐贰首领不许挑夫乘轿不许擅监平民……”“捕获强窃……”“佥点大户佥报仓...
记者近日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纱厂西路与棉麻路东北部,发现一座西汉空心砖砖券大墓,经过近期的发掘和研究,这座西汉大墓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呈现出2000多年前西汉贵族的真实生活状态。 据介绍,大墓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近14米,总面积约210平方米。墓道正北向,主墓室位于墓道正南部,南北长5.2米、东西宽2.3米,内随葬有铜彩绘大雁灯、铜镜等。葬具...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宣传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该县西部太行山区白土镇一座石窟内新发现一处摩崖石刻,经考证该石刻为金代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摩崖石刻,距今已有835年历史。 新发现摩崖石刻位于磁县白土镇东寺山石窟内,石窟所处山腰峭壁,人迹罕至。刻字处为一块磨光石面,长约0.8米、宽约1.2米,石刻整体保存较为完好,共镌刻270余字,字体为楷体,儒雅隽秀,全文记载了佛教沿革发展、稠...
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12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幕。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近120位考古学者围绕“古代都城考古”这一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分享最新成果。 南京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冬青在致辞中表示,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长河中,很多城市都做过统一或割据政权的都城。都城是一个政权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是物质和精神文明最高成就的见证。都城遗址规模宏大,考古学者薪火相传对它们做着发现、发掘、...
11月12日,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开幕。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编辑部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考古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日韩等国的近120余位考古学者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展开交...
11月10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我校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福建平潭岛发现了商周时期聚落遗址和南朝墓葬,为我国海岛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质资料。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金龙考察了厦门大学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对我校师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自今年九月起,我校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便开展了在福建平潭进行考古的发掘。近日,考古队发掘了一处距今150...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古往今来,这终极三问,困扰着无数人。 “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尤其令来自河南的青年考古学者赵清坡着迷。今年9月,赵清坡与一群中肯考古学家来到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希望在这里寻找解开谜底的线索。 1、据赵清坡介绍,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约300万年前的石器(工具),同时也是“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地区之一。...
最新研究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洞穴壁画。此前科学家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画位于欧洲,不过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最新壁画,其历史可追溯到4万年前。 这幅洞穴壁画的主题应该是当时该地区的野牛,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远古人类手印形状的图案。 这项研究报告显示,这些洞穴壁画位于印尼婆罗洲的一个偏远洞穴里。该洞穴并不容易进入,而且除了壁画之外几乎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该洞穴被描述为史前艺术画廊,...
11月10日,在埃及吉萨省塞加拉,考古学家在挖掘现场工作。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 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10日在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处的塞加拉古墓群发掘现场宣布,埃及考古队在此地新发现7座法老墓葬。 塞加拉古墓群是埃及大型考古遗址,其中包括距今约4650年的最古老的阶梯金字塔。这一地区的金字塔中埋葬着已逝的法老及其家人、将领和神圣动物等。 阿纳尼告诉记者,这7座墓葬包...
凤翔村民拓宽公路时发现古代文物,经鉴定为唐代铜釜。凤翔村民拓宽公路时发现古代文物,经鉴定为唐代铜釜。 凤翔村民拓宽公路时发现古代文物,经鉴定为唐代铜釜。凤翔村民拓宽公路时发现古代文物,经鉴定为唐代铜釜。 11月6日下午,凤翔县文物局接到凤翔姚家沟镇领导报告,称姚家沟村群众在拓宽公路时挖出了“宝贝”,后经凤翔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初步鉴定,村民发现的“宝贝”为铜釜,属唐代器物。 ...
最新研究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洞穴壁画。此前科学家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画位于欧洲,不过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最新壁画,其历史可追溯到4万年前。这幅洞穴壁画的主题应该是当时该地区的野牛,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远古人类手印形状的图案。这项研究报告显示,这些洞穴壁画位于印尼婆罗洲的一个偏远洞穴里。该洞穴并不容易进入,而且除了壁画之外几乎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该洞穴被描述为史前艺术画廊,于多年前被发现,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