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海上风浪加大了修建码头的难度。 本报阳江讯 (记者王广永、黄文生、龙成通、王鹏摄影报道)昨日下午,广东省建设厅、发改委、质量监督局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现场督办、检查。据了解,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在进行主体工程的建设,预计6月中旬完成主体封顶。同时,据码头工作队员介绍,由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修建的迎接沉船进宫的码头受风浪影响暂时停工。目前对接码头的陆地部分已基本修建完毕...
本报讯 (记者王广永、翁晓鹏、王鹏)用于打捞沉睡800余年古沉船“南海Ⅰ号”的巨型“篮子”——沉井,于5月17日成功入水,在水下精确定位系统和潜水员的帮助下准确地将“南海Ⅰ号”罩扣住。经过了5天,沉井下压作业进展得怎么样?昨日,记者从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了解到,目前沉井已经下压到海底淤泥以下5米深 ,但由于两日来海上天气突变,风浪...
时报讯 (记者 李杉 通讯员 陈洋 郑华馨)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海I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将于6月底正式启动。为了迎“南海I号”的“落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将于6月竣工,年内有望向公众开放。记者昨日从省地税获悉,随着“南海I号”打捞工程启动,带动了阳江海陵岛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税收增长近12倍。...
“南天龙”开始起吊沉井 重达五百三十吨的“南海一号”打捞沉井在今天下午入水。 今日的阳江海域是本月天气最好的一天。从今天上午十时左右起,负责起吊沉井的“南天龙”号开始伸出它的巨臂,直至下午二时左右才完成起吊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下午三时左右,沉井完全没入海面入水,到了三时三十分左右,沉井入水深度约为五米。由于现场拒绝采访,...
TOM科技讯 (邹波)中国社科院刘庆柱16日在接受TOM科技采访时称,“南海一号”古沉船上有些瓷器的花纹是西亚的而不是东方,还有已经发现的镏金腰带,1.7米长,是西方的风格,甚至还发现了眼镜蛇的遗骨。如果这船是中国的,那么怎么会有这么多外国风格的东西?研究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们对“南海一号”...
一段尘封的历史,一艘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古沉船打捞五月份见诸于各大报纸,在大家都关注沉船上“宝藏”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庆柱称,船上最珍贵的“宝藏”应是航海日记。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谈“南海一号”沉船考古TOM科技:南海一号将如何打捞? 刘庆柱:我们现在是打捞不仅仅是一艘古沉船,...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 TOM科技讯 随着“南海一号”古沉船打捞工作的推进,更珍贵的文物将重见天日!专家估计整艘船文物超过6万件。有专家称船上的文物价值超千亿美元。但今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在接受TOM科技采访时称,船上最珍贵的宝物应该是航海日记。 刘庆柱说,考古人员仅从其外围及其中一个船舱里,打捞出金、铜、铁、瓷类等器物5000多件以及古铜钱1万多枚。目前估...
“南海I号”上出水的精美瓷器。 一艘沉没于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最近成为新闻界争相报道的热点。有报道称,这艘目前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沉船“装载文物数万件,而且多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可能超千亿美元”。记者采访了一些文物专家,他们在肯定“南海一号”具有相当重要考古价值的同...
图一为巨型沉井。 图二考古队员正清理“南海一号”上的文物。 北京日报讯据《人民日报》报道,举世瞩目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打捞工程进入最后阶段,用于打捞的巨型沉井8日晚启程前往沉船所在地阳江海域,预计9日到达。按照整体打捞的实施计划,今年7月左右“南海一号”将重见天日。 在5日上午10时,该沉井已在交通部广州 ...
530吨的打捞钢沉箱今日起运阳江 晨报广东专讯 为“南海一号”量身打造的重530吨的巨型钢沉箱(即沉井)6日将起运,预计8日将运抵广东阳江海域“南海一号”考古打捞现场。届时“南海一号”考古打捞工作将正式开始。 据“南海一号”整体打捞项目总指挥吴建成介绍,“南海一号”如果采用传...
新华网广州5月5日电(记者陈先锋)为“南海一号”量身打造的重530吨的巨型钢沉箱(即沉井)已于5日中午在广州打捞局沉管预制码头装船,预计8日将运抵广东阳江海域“南海一号”考古打捞现场。届时“南海一号”考古打捞工作将全面展开。 据“南海一号”整体打捞项目总指挥吴建成介绍,“南海一号R...
“南海一号”是至今为止全世界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洋贸易商船。经初步探测,沉船长约24米,宽9.6米,甲板以下仍然保存良好。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艘船与海上丝路有关,价值非凡 新华社电为“南海一号”量身打造的重530吨的巨型钢沉箱(即沉井)已于5日中午在广州打捞局沉管预制码头装船,预计8日将运抵广东阳江海域“南海一号...
一九八七年八月,中国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上下川岛外海域进行沉船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艘木质古代沉船。一九八九年八月,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按照整体打捞的实施计划,今年七月左右,“南海一号”将重见天日。 据估计,沉落于海底已有八百多年的“南海一号”打捞费用估计在一亿元人民币左右,为“南海一...
今天上午,南海一号古船打捞沉井将正式从广州打捞局小洲码头启航开赴阳江打捞现场,这标志着南海一号古船打捞正式开始。南海一号打捞总指挥吴建成工程师介绍,沉井将由“穗救拖3”拖船拖带,途中历时两天,预计本月8日到达阳江现场。预计,古船将于今年7月出水。专家表示,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无论在世界考古界还是在打捞界都属首创。 据了解,南海一号是1987年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某潜水打捞...
南海一号古沉船上打捞出水的文物越来越令人惊喜,也越来越令人感到古船的神秘莫测!记者20日随同广东省文化厅、省考古所和广州打捞局等有关单位,乘坐“穗救拖3”,登上南海一号打捞现场的作业船“南天柱”号。 据了解,从4月11日-19日,船上工作人员持续不断清理古沉船舷上的凝结物。从这些坑坑洼洼的大块黑色凝结物中,考古人员目前已采集、清理出文物65套,3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