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海Ⅰ号”栖身地“水晶宫” 23日下午,“南海Ⅰ号”离开“生活”了800多年的海域,驶向28海里外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预计,此次航行将进行6-9个小时,于24日凌晨抵达“水晶宫”前的临时码头。 23日,广东阳江海域下起了细雨...
今天上午,“南海一号”将在“水晶宫”外的专用码头登陆。记者了解到,“南海一号”抵达码头耗时12小时。从今天起,“南海一号”将在铺着气囊的滑道上缓慢移动3到4天,预计28日能够进入馆内。 因大风雨推迟8小时起锚 昨天上午9点,是“南海一号”原计划起锚前往“水晶宫...
12月23日,负责运送“南海一号”沉船的“重任1601”巨型驳轮在大海中缓缓前行。 当日,“南海一号”离开“生活”了800多年的海域,驶向28海里外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预计,此次航行将进行6至9个小时,于24日凌晨抵达“水晶宫”...
“南海一号”明天出水。昨天,负责此次打捞的作业船———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完成了对16个吊点的“落吊”工作。采用整体打捞方式出水,在世界考古史上,“南海一号”还是第一例。同样,1.5亿元人民币的打捞成本也创下了世界沉船打捞史上的天价纪录。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将陈列在“...
水下25米处能见度极低,严亮用信号绳和潜水搭档郑建良进行交流。本报记者严亮摄 夜幕下,“华天龙”扬起10层楼高的巨臂。本报记者严亮王辉摄 严亮正在穿沉重的潜水设备,脸部在重力的挤压下都变形了。本报记者王辉摄 潜水员在水下25米处艰难前行。本报记者严亮摄 本报记者严亮昨日潜入30米深海底 水下零距离接触“南海一号” 众人翘首...
2007年12月18日,在广州阳江对外海面,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华天龙打捞船在为南海一号的打捞出水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在准备吊起南海一号的钢缆 水晶宫已经准备就绪 等待南海Ⅰ号入内(组图) 考古队员从海底下的“南海一号”钻出来,当他们将其中的几千件宝物小心翼翼地带到水面上时,“心里说不出什么是滋味,又想大笑,又想哭一场!” 12月18...
工作人员在蓝色“水晶宫”外围清理杂物。 19日上午,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及广东省考古研究所领导来到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视察。景李虎向记者表示,为了满足媒体对“南海Ⅰ号”出水的报道,他们将提供最佳的采访环境。 景李虎还透露,在“南海Ⅰ号”进入水晶宫后将立即封堵“南墙”,将采取人工加水的方式,保证...
全潜驳“重任一六零一”号。 为了确保“南海一号” 万无一失出水,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设计了“双保险”式打捞,“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在起吊同时,全潜驳“重任一六零一”号会缓缓没入“南海一号”沉井下部,将其慢慢顶出水面。 记者今天在“南海一号R...
“南海一号”上的胭脂盒和胭脂瓶 沉睡八百年的南宋古船要重见天日。昨天,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厅了解到,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本月24日出水的南海一号极有可能提前到23日出水,这意味着,事关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一号”将提前揭开神秘面纱。 南海一号发现于1987年,当时,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宋代商船...
11号,用于装载“南海一号”沉船的半潜驳船从国外返回后,开始进行改装。它将在17号左右完成改装,随后将到桂山岛附近水域进行下潜试验。21号,它将进驻阳江“南海一号”打捞现场。
据介绍,“南海Ⅰ号”采取“整体打捞”的方案,即采用一个巨大的钢制沉井,将埋藏于海底淤泥之下的古沉船及周身淤泥整体打捞上来。随着沉井运抵考古打捞现场,“南海Ⅰ号”考古打捞工作将全面展开。 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11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透露,初步预计,今年12月下旬准备打捞“南海一号”起浮出水。 他表示...
风浪撞击码头,卷起10多米高的浪花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游客通道正在搭建,本月10日将完工 距本月24日“南海一号”出水还有半个月,目前打捞“南海一号”各方面工作已准备就绪。记者昨天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看到,五环相扣的博物馆已全部封顶,“水晶宫”已具备“南海一号”入宫的条件,游客通道正在搭建...
近日,广东阳江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保护项目指挥部有关会议精神,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南海一号”12月24日出水、28日进馆工作。 “南海一号”古船的整体打捞一直受世人注目。为圆满完成“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12月28日古船进馆的工作任务,阳江市政府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