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海一号古沉船上打捞出水的文物越来越令人惊喜,也越来越令人感到古船的神秘莫测!记者20日随同广东省文化厅、省考古所和广州打捞局等有关单位,乘坐“穗救拖3”,登上南海一号打捞现场的作业船“南天柱”号。 据了解,从4月11日-19日,船上工作人员持续不断清理古沉船舷上的凝结物。从这些坑坑洼洼的大块黑色凝结物中,考古人员目前已采集、清理出文物65套,30...
目前“南海一号”打捞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考古专家对“南海一号”沉船遗址周围1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最后文物搜查,共出水较为完整的各类文物65套300件,其中金属类文物20套235件,各类瓷器40套50件,石器、漆器等共5套15件。 “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
南海一号出土的鎏金龙纹手镯 文物有手镯、耳环、小粉盒、铜镜、铜珠等,有的品种(如铜镜)是首次发现。 造型夸张惹人遐思 另有大批珍贵文物面世 记者从“南海一号”作业现场获悉:“南海一号”凝结物清理工作完成了一半,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采集文物65套约300件 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博士介绍,到19日一共采集和清理出文物65...
在此前的探摸作业中,“南海一号”曾发现胭脂盒,不过其能否成为有女性在船上的佐证,还有待证实其是商品还是船上的日用品。 昨日,本报记者从“南海一号”凝结物清理前线获悉,考古人员在清理凝结物的过程中首次发现铜镜,并出水了一些铜钱。据介绍,此次无动力船舶“南天柱”的凝结物清理作业预计在4月底完成,此后,该作业船将一直留在现场进行其...
广州打捞局打捞船“南天顺”号这两天正对宋代古船“南海一号”进行最后的清淤勘查工作,目前“南海一号”船头轮廓已经显露,下一步将测定船尾及船身位置。 根据目前获得的考古资料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而非平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南海一号...
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将启动,广东省为此专门成立了打捞指挥部,由副省长雷于蓝任总指挥。 《光明日报》报道,“南海一号”是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宋代木质古沉船,距今已800多年,是中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文物储存最多的远洋货船。 为保护好文物,广东省文化厅和交通部广州市打捞局制订了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核心...
负责起吊“南海一号”古沉船的、亚洲最大的起重工程船“华天龙”已建造完毕。 打捞后,“南海一号”将被安置于由广东省政府直接拨款1.6亿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 备受世人关注的“南海一号”打捞工作进入倒计时,广州打捞局打捞船“南天顺̶...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将在南海实行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就是北宋沉船“南海1号”。交通部领导下的救捞系统将参与此次打捞。 据已知的水下考古资料,“南海1号”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的一艘罹难商船。沉船满载着以我国东南外销瓷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