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国瓷器发展到清乾隆时期,可以说是集历代名窑之大成,制作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制瓷中心景德镇,荟萃了一代能工巧匠,有“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之说。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瓷器都在数十万件左右。烧出的瓷器无论是精美奇巧的造型,还是五彩缤纷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纹饰,都堪称为一代之奇。 从瓶的造型而论,有单体瓶、双联瓶、三联瓶、四联瓶以及七联瓶、八联瓶等,有陈设于桌面、有壁瓶、有...
这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出版的《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铭文款识卷中第64页:清乾隆《万寿宫款》瓷片。 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万寿宫即江西会馆也,乾隆四十四年,江西商人建祀,嘉庆八年,敕封灵感普济之神,咸丰三年,准以‘万寿’二字额宫。”金华万寿宫建筑面较大,有五进,二进之间,有天井,旁边走廊有厢房,可供急需者居住,也是商人的货栈仓库。供神地方分二进,第一进许真君,第二进许真君牌位。该宫位于老金...
佛像作为菩萨当神供奉,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实物资料表明,当时佛教造像已进入繁荣期。佛像的造型和工艺制作,已不再是其他物体上的浮雕或潜刻形象,而是人体结构完整的圆雕式、半圆雕式的佛像,题材丰富,千姿百态,质地多种多样,用绘画、泥塑、石刻、木雕等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的壁画、泥塑佛像、四川大足北山麓石刻的观音菩萨像,堪称一绝,举世瞩目。明、清两代集锦墨盛行,制墨家为了提高...
《敬胜斋法帖》是清乾隆时期宫廷刊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帖中所收皆为乾隆皇帝青、中年时期的书法作品。帖又分为御制、御书和御临三类,有乾隆自己所作的诗、文,也有大量的临摹古代书家名迹,卷帙浩瀚,蔚为大观。这部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的巨制,集乾隆皇帝诗词、文章、书法于一身,有助于后人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也反映了其喜好及艺术品位。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宫廷将乾隆皇帝所写的文章和诗作,以及临摹的古代...
据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中国清代乾隆珐琅彩蝴蝶纹杯、五代越窑密色盖罐近日在意大利卡萨布兰卡拍卖行拍卖。中国古玩收藏者以高出起拍价5倍以上的价格,分别以380万欧元和160万欧元购得了这两件古瓷。 据了解,乾隆珐琅彩蝴蝶纹杯系乾隆王朝宫廷御用品。此杯制作规正、胎质细腻,杯身采用进口颜料,通体彩绘蝴蝶与花卉,造型生动,存世稀小。 拍得的五代越窑密色盖罐产自浙江越窑,釉色青碧且造型端正,釉水...
2017年6月6日至6月8日我们将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为您呈现北京东正201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经过精心筹备,本场春拍我们将为您呈现皇家长物宫廷艺术品、中国书画、宫廷文房、佛教艺术、玉器、西洋艺术及珍稀佳酿、织绣、法器、文房家具、紫砂茶器、养生文化、沉香、铜炉赏石等多个专场,涵盖众多品类,甄选市场难得之作,全方位满足各界藏家师友的收藏需求。为了方便全国各地藏友交流品评,北京东正特甄选各专场鼎...
昨日,有文保人士反映,位于北京大学校园西北墙角处的一块汉白玉石碑疑似被长期荒置,保护现状堪忧。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求证后获悉,该石碑为乾隆御书诗碑,属圆明园遗物,荒置已有一年多时间。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进入北大西门后,沿小路向北,在西北墙角处找到该石碑。算上基座,石碑通高近2米,距离北大西墙仅1米距离,旁边不远处则是一道临时通行的铁门。石碑四周环境杂乱,没有任何防护措施,3辆破旧的自行车倒在...
“《重修关帝庙记》碑的回归,将为我们研究明清时期官民对关帝的崇尚提供实物佐证。”4月1日,湖南郴州北湖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成红兵告诉记者,在当地遗失40年的清乾隆年间《重修关帝庙记》碑,日前在热心民众的发现和积极协助下,回归郴州市北湖区文物管理所,重新面世。 《重修关帝庙记》碑。徐志雄 摄 记者在临时存放《重修关帝庙记》碑的郴州义帝陵看到,该碑长约1.5米,宽约0.6米,厚约0.2...
内容提要:继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1794年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派遣德胜使团赴京。副使范罢览在促成遣使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已为学界所接受,但两广总督长麟的主动邀请这一点却被忽略。通过细致解读范罢览写给吧城荷印当局要求遣使的信件、德胜抵粤后对此所展开的调查文件,以及英国商馆和西班牙商馆大班对此事所提供的证词,可以重建荷兰遣使缘起的一些关键性环节,从而揭示德胜使团的成行与马嘎尔尼使团的...
乾隆御稿云龙纹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昨天,故宫博物院召开三年藏品清理工作总结会。院长单霁翔介绍,乾隆御稿、明清尺牍、瓷片、窑址标本、甲骨、石碑等文物被整理入列后,故宫藏品总数上升至1862690件,较2010年公布的1807558件增长近6万件。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是在为公众守护藏品,因此有必要定期向社会发布藏品情况。 ■新闻延伸 三年清理成果集中展...
明清时期,我国陶瓷发展达到封建时代的顶峰,尤其是清代早中期,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官窑、民窑遍布全国,烧制出许多各种用途、品种的陶瓷器。这一时期,由于官窑专为宫廷烧制皇家用瓷,包括宫中陈设、日用瓷器,赏赐王公大臣瓷器,赠送有关国家瓷器,质量要求十分严格,遗留下一大批精美瓷器,熠熠生辉。 这件清乾隆时期烧制的红绿彩开光“四爱图”葫芦瓶(见图),小口,直颈,束腰,鼓腹,圈足外撇。瓶身由两截粘合...
提示: 有市民在金华档案馆查询档案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一宗原归为民国三十二至三十八年的案卷,包含了25件金华县清代文书。经有关专家鉴定,其全部为清代真品。 最近,有一位浙师大教师在金华市档案馆查询档案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一宗原归为民国三十二至三十八年的案卷,包含了25件金华县清代文书。经有关专家鉴定,其全部为清代真品。 这批文书时间跨度超过200多年,最早始自乾隆十三年(1748)...
乾隆时期的转心瓶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观赏的独出心裁的陶瓷工艺品,存世十分稀少。清代文献记有: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御窑厂曾经先后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及瓷碗。此器之所以称为“转心瓶”,因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旋转的内瓶而得名。“转心瓶”又称为“旋转瓶”、“套环瓶”,流行于清乾隆时期。它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在全部部件烧造成功后组成样品,待纹饰、色彩、样式全...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康熙、雍正两朝,器型更加丰富,仅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连瓶、葫芦瓶、双耳瓶、棒槌瓶等多种造型,茶壶、酒盅、方盒、盖碗、圆盘,碗、碟类器皿数也明显增多。 乾隆珐琅彩花鸟纹碗 乾隆一朝史称盛世,文化、艺术达到高峰。前期,乾隆皇帝对珐琅彩瓷也像其父与祖父那样热衷。乾隆中期以后,他的兴趣已由珐琅彩转向其他工艺的制作。到了后期,珐琅彩的制作就...
此次展览,94件(套)珐琅器精品全方位展示珐琅器的历史、种类、用途、工艺,以及广州珐琅兴衰的过程。图片均为赖有光摄 珐琅器被誉为“世界上极为奢侈的艺术品”,而广州则是清代珐琅器工艺的重要基地及最大的产地。昨日,“烁金繁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藏珐琅工艺精品展”在南宁博物馆开展,共展出94件(套)珐琅器精品,展出时间为1月19日—3月20日。 珐琅器的制作是集冶金、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