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乾隆款炉钧釉双耳三足炉,清乾隆,通高12cm,口径15cm,足距7.5cm。 炉直口,口两侧对称置环形耳,短颈,扁圆腹,底下承以三个锥形足。外底刻划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内外施炉钧釉。 在釉面密布蓝、绿相间的麻点纹,此种炉钧釉被称为素炉钧。它是在素坯上吹以翡翠色底釉(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再在面上吹以广翠色釉(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两种色釉经过窑火烧炼,相互交融,在釉表形成深...
仿木纹釉地粉彩松鹤纹笔筒,清乾隆,高14.2cm,口径12.7cm,足径12.5cm。 笔筒内及外壁上下均施仿木纹釉,中部露出白色釉地,其上以粉彩描绘松鹤纹,苍松怪石分布有序,高山流水错落有致,数只仙鹤翩翩起舞于其间。绘画笔触细腻。圈足内施木纹釉。无款识。 木纹釉瓷器出现于雍正时期,乾隆时期延续使用,以后则较为少见。木纹釉是用红、赭色彩料模仿天然木材的自然纹理,仿肖逼真,宛若天成。雍正时期多见...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清乾隆,通高24cm。故宫博物院藏。 天鸡昂首引颈,背驮撇口尊。通体白釉刻花装饰,鸡冠、眼、喙、爪、羽毛等均刻画细腻,将雄鸡气宇轩昂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鸡为传说中的神鸟,具有吉祥寓意。乾隆时期造办处曾制作不同质地的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近日,方山县碑刻研究爱好者在方山县马坊镇马坊村发现了两通清代乾隆年间的墓碑。 两通碑均为圆首碑,青石质地,清乾隆十一年(1746)勒石,石刻高126厘米、宽62厘米、厚13厘米。其中一通碑碑额题有“皇明特授勅封”字样,右边的墓表记述了马坊裴氏之祖——明代山西太原府指挥裴玉春,祖籍山东朝城县,因军功授职,又以职受籍,后代乃定居于方山马坊之事。此碑另有附碑,刊刻裴氏族谱。 当地金石研究专家武有平介...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清乾隆,通高9.1cm,口径11.5cm,足径4.5cm。 这是一件仿照漆器釉色的盖碗。碗呈菊瓣式,圆口,深弧腹,圈足外撇。盖为覆碗式,菊瓣形口,盖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纽。盖内金彩书乾隆御题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 浥露掇其英。”碗内外通施仿朱漆釉,色质逼真。外底署金彩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盖碗属于饮茶用具,饮茶是文人墨客的雅事。乾隆皇帝嗜茶,常作...
仿古铜彩出戟尊,清乾隆,高28.4cm,口径14.6cm,足径14.6cm。 尊广口,鼓腹,圈足外撇。器身四面出戟,以青铜色为地,辅以绿松石釉、金银彩,间饰青铜锈色。外底刻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外围金彩双方栏。 此件瓷尊无论造型还是颜色均刻意模仿青铜器,达到了使人仅凭肉眼无法辨别是瓷还是铜的地步,这种釉色是乾隆时期的新创釉色。
仿黑鲨鱼皮嵌钟表葫芦式壁瓶,清乾隆,高23cm,口径7×3.5cm,足径7.4×3.6cm。 壁瓶是用来挂在墙上装饰用的瓷瓶,所以一面有装饰,另一面做成平面。这件葫芦式壁瓶,上部开钱形洞孔,用于悬挂。上腹部与瓶颈间对称置如意耳,圆形开光内绘鱼藻图;下腹部两侧置夔龙形耳,中间镶嵌钟表。通体以黑色珍珠地装饰,饰金彩缠枝牡丹纹。瓶内壁及背面施松石绿釉。足底前壁自右向左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
仿汝釉花囊,清乾隆,高13cm,口径5.8cm,足距8.5cm。 花囊盘口,束颈,扁鼓腹,平底,底下承以三乳状足。肩部对称置双系,腹下凸起一周12个乳钉。通体施仿汝釉,釉面有细密开片纹。底心内凹,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器为插花器物,因形似鱼篓,故又称鱼篓尊。器形始见于雍正朝。此花囊形制新颖,造型规整,釉面莹润,为乾隆仿汝釉瓷器之精品。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曾为北宋宫廷...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清乾隆,高2.5cm,长8.6cm,宽4.3cm。清宫旧藏。 墨床仿竹床形,床边及四足施淡绿釉,上饰褐黄色斑点,颇似斑驳的嫩竹。床面饰白地五彩山石花鸟纹,背面书红彩“九畹山房”四字篆书款。 此器造型秀巧新颖,悦目怡人,釉彩柔嫩淡雅,仿佛通体散发出自然的馨香,是一件雅韵十足的瓷质文房用具。
仿石纹釉笔筒,清乾隆,高9.7cm,口径8.2cm,足径8.1cm。 笔筒口底相若,筒形腹,圈足。里外均施仿石釉。无款识。 清乾隆时期,仿制各种工艺品类的像生瓷制作颇盛,几近无所不仿。仿石纹釉瓷器是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用近似于石质的彩釉勾绘出石头的纹理,入窑二次高温烧制而成。 此件笔筒仿制效果逼真,玉石质感极强。
窑变釉梅瓶,清乾隆,高37.2cm,口径7cm,足径11.2cm。 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 窑变釉是清代雍正时期仿宋代钧窑釉色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一种高温颜色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将各种不同颜色的釉融合为一体, 在不同的窑内气氛中呈现出多种美丽的釉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缕丝状线条...
仿朱漆菊瓣式盘,清乾隆,高3.4cm,口径16.8cm,足径9.9cm。 盘敞口,浅腹,圈足。盘壁呈菊瓣形,盘内及外壁均施仿朱漆釉。外底为仿黑漆地,上以金彩书“大清乾隆仿古”六字楷书款。内底微凸起,以金彩书写乾隆帝御制诗:“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以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博士品用谢青喻,仙人颜侣晕朱酡。事宜师古宁斯谓,拟欲摛吟愧即多。乾隆甲午御题。”下仿篆书印两枚“乾”、“隆”。...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cm,口径13.6cm,足径9.2cm。 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 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仿古铜金釉三足炉,清乾隆,通高33.1cm,口径14.9cm。 炉仿铜质香炉的式样,嵌入式炉盖,直口,束颈,冲天绳耳,扁圆腹,下承三柱状足。口沿处印阳文“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排篆书款。通体施金彩,饰模印和镂空花纹。盖面均分为6瓣,每瓣圆形开光内镂雕双螭纹,开光上方模印变形龙纹一周,盖钮为镂空莲花荷叶纹。炉颈部与炉身三个桃形开光内凸印蟠螭纹,腿部凸印变形蝉纹。 陶瓷器上装饰金彩始于唐代,宋代定窑...
酱地描金凸雕灵桃瓶,清乾隆,高21.3cm,口径5.2cm,足径7.2cm。 瓶体呈三瓣花形,口微撇,长颈,圆腹,圈足。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施酱釉,其上绘金彩缠枝菊纹。颈部堆塑卷曲的枝叶和5枚鲜嫩欲滴的桃实,肩部加缀灵芝。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瓶的三瓣造型在视觉上取得了多层次感与立体效果,避免了普通长颈瓶略显呆板之弊。瓶身堆塑的桃实和灵芝表明此瓶应为乾隆皇帝寿辰时的贺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