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霍邱县文物管理所在有关乡镇文化站的配合下开展了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工作。 此次巡查,具体检查了李特故居等14处县级及一般文物保护单位,并根据巡查情况要求古建筑使用者就古建筑内电路设置、用火用电管理存在问题的要立即进行整改,每处古建筑至少要配置2-3个灭火器;强调古墓葬是盗墓分子关注的重点,有古墓葬分布的乡镇文化站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将本辖区内古墓葬、古遗址纳入乡镇夜间巡查范围内,...
今年12月31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将画上句号。作为全国文物大省,四川在美轮美奂的太阳神鸟、神秘大气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之外,还有哪些惊艳世人的国宝?近日,四川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布结果:耗时4年的摸底,全省截至8月31日,共采集登录文物1043384件/套,其中新增文物320370件/套,总文物数量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数量排名第6。 在浩如烟海的文物中,不少国宝也随普查揭开美丽面纱。据四...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2 年10月开始以来 , 以县为基础,对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开展普查认定和信息数据登录 .截至目前,普查工作已全面进入资料整理、汇总和审核阶段。本文仅对普查中专家审核遇到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一 可移动文物普查自去年春末夏初始便陆续有个别省份将终审数据上报到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公室备案后,随即组织抽样审核。此次抽样审核的...
2016年11月9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博物院承办的“四川省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交流会”在成都举行。参会的16家文博单位均为四川省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或申报单位,大家共聚一堂,结合自身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开展交流。 交流会首先由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张孜江主任详细汇报四川博物院刚刚通过验收的预防性保护及区域中心项目的实施情况,并邀请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解川博在可移动文物预防...
资料图:沈阳故宫。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沈阳故宫博物院13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该院统计出的可移动文物数量为105085件,珍贵文物数量占到三成以上。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距今近400年历史,于2004年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介绍,该院对所保存的文物进行全面梳理和统计,截至目...
11月11日,“见证历史珍藏 谱写文物篇章——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在省博物馆正式开展。 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我国首次对可移动文物开展全面普查登记。全省各级普查办和收藏单位历时4年,行程4万余公里,在全省2市6州47个县(区)和4个省直文博单位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为了“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
11月4日下午,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平台(一期)建设方案评审会议召开。与会专家首先听取了方案设计单位关于该项目的详细情况说明,并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讨论。 会议认为:该方案建设目标明确,功能模块合理,原则可行。针对具体业务流程、管理机制、监测指标、系统管理等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同时建议加强与文化执法部门的合作和数据共享。 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平台(一期)立足宁波市不...
日前,2016年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及立项评审会在太原举行。由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2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分别听取了19个修复项目的汇报,并在山西博物院艺术中心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实地勘察与质询。至此,我省送审的19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结项验收。 19个项目分别是:芮城县博物馆藏《明纸本仿米芾行书册》等书画、芮城县博物馆藏《清工笔彩画耕织图》等屏风、闻喜县...
日前,梅州出台加强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定级和保护工作的意见,力争到2020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30处以上。同时建立起相对完善、富有客家特色的文物保护体系和利用模式,使全市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资源得到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并得以传承和发展。 凡通过核定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公布之日起1年内将划定保护范围,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
10月28日至30日,2016年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及立项评审会在太原举行。由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2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分别听取了19个修复项目的汇报,并在山西博物院艺术中心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实地勘察与质询。至此,我省送审的19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结项验收。 此次通过的19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分别是:芮城县博物馆藏《明纸本仿米芾行书册》等书画、芮城...
清乾隆十六年苏州府刘V造金砖,用篆、隶、草、楷四种书体所书的清刻本《千字文》……前天,当市民在张苍水故居观看“海曙珍藏——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图片展”时,忍不住感叹:原来我们海曙还有这些宝贝…… 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自唐长庆元年始建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文物遗存珍贵。历时3年多的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过普查登记以及专家的筛选认定,最终确...
文物“预防性保护”业已成为国际上文物科学保护的共识和当今文物科学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藏品保管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博物馆承办、北京富工利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现场交流会”日前在苏州举办。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龚良、苏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尹占群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36家文博单位60余位从事文物保管和保护的专家学者与...
江苏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周边有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除,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将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及所在的区政府等推上被告席。10月28日,江苏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四法庭开庭审理这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该案代理律师、北京兆实律师事务所绳欣辉告诉记者,原告“绿发会”在今年5月18日向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对破坏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
2012年10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建国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面普查,是接力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又一次文化遗产领域内国情国力大调查。此次普查,国家统一组织,政府担当责任,行业覆盖国有,目的在于真正摸清我省国有库存文物家底。这是一次涉及面广、繁琐复杂的庞大工程,小到一枚铜钱,大到一座石碑,文物工作者都要进行出库、清理、认定、称重、测量、拍照、分类、登记、上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