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艺斋 定瓷产自今河北曲阳县,因古时曲阳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瓷”。自唐至元,定瓷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名瓷,已成宫廷御用之品,历时数百年,以其典雅的陶瓷装饰纹饰及“白如玉”的白瓷闻名。由于定瓷精品稀少,自明代起定瓷精品就是众多殷富之家和收藏者追捧的对象。然而,到了元代,由于战争、原料等多方原因,定瓷逐渐衰落,进而失传、沉寂。 出生于1954年的陈文增是河北曲阳县人,是我国著名的定窑陶瓷艺术家,中...
宜兴——举世闻名的中国陶都。宜兴陶文化已有7000多年历史,尤其是宜兴紫砂,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在数百年的薪火相传中,紫砂壶艺“冠绝一世,独步千秋”,成为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这句话毫不夸张地道出了宜兴的文化底蕴和宜兴人的千古豪情。如今,宜兴紫砂文化正以其穿越古今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的关注和热情。...
□ 陶哲 卢燕 紫砂界德艺双馨的后起之秀,象阳春三月的桃花一样放艳;象冰雪风霜中的腊梅那样喷香,使紫砂这朵奇葩万紫千红,长盛不衰。在众多名师巧匠中培养出来的得意门生中,当推青年陶艺家万志群。先由书画入门的他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紫砂艺术。 一对《六方鱼尾瓶》上面镌刻的山峦奇峰和秀水绿地,可以与当年徐达璋的名画媲美。万志群在雕刻这对六方鱼尾瓶,可以说是费尽心思。这对瓶大小一致,颜色古朴。为了能与这...
□ 学平 陶都宜兴,这是一方灵秀的乐土,孕育出神奇的五色土及其紫砂文化,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艺术家们。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艺坛才俊格外耀眼,他就是中青年画家、紫砂陶刻艺术家狄夕明先生。自幼学习绘画和紫砂艺术的他,对陶刻艺术有着独到的创作感悟和深厚的艺术积淀。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说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是我们艺术创作题材和灵感无穷无尽的宝库。熟悉狄夕明的人,会发...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朱良骏)江苏省宜兴市政府昨日在深举行新闻发布会,“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将于5月10日至22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250件(套)展品中有 6件清代紫砂壶作品,分别是乾隆年制款的“泥绘乳鼎壶”,无款的“玲珑八竹壶”、“丰收壶”,绿曾款的“描金六角莲子壶”、清德堂款的“点彩宫灯壶”和嘉 庆阿曼陀室款的“合欢壶”。 宜兴位于太湖之滨,地处沪、宁、杭的几何中心,是久负盛名的...
文/本文记者 毕武英、孙森 朱乐耕1952年出生于中国瓷都景德镇,父亲朱明是当地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他从小就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育和熏陶:学习绘画、书法、并做陶艺。后来,又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接受了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一边是深厚的家庭传统教育,一边是规范的院校现代教育。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朱乐耕的创作不但具有历史性的思考与对传统技艺的研读。在教学和研究中,他还要求自己时刻关注国际性陶瓷艺术创作的成果,要用现...
开幕时间:2011年5月11日 18:30 展览时间:2011年5月12日—2011年9月11日 展览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 此次展出作品以陶瓷原料为载体,结合了绘画、雕塑及装置,丰富多样,甚具现当代特色与时代气息。参展作品逾二十五件套,展览由十位艺术教育工作者及业余陶艺创作爱好者参与。
异装前的佩里佩里的其他异装模样佩里的其他异装模样 格雷森·佩里热衷于打扮成小萝莉,作品充斥着骇人主题50岁的英国陶艺家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近日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皇家院士,和翠西·艾敏还有安妮诗·卡普尔一样进入了80 位皇家院士的行列。早在2003年,佩里就已经获得了英国艺术的最高奖项特纳大奖。但尽管如此,在他的名字...
格雷森·佩里热衷于打扮成小萝莉,作品充斥着骇人主题 本专题编译及图片整理 记者 金叶 实习生 陈晨 50岁的英国陶艺家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近日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皇家院士,和翠西·艾敏还有安妮诗·卡普尔一样进入了80 位皇家院士的行列。早在2003年,佩里就已经获得了英国艺术的最高奖项特纳大奖。但尽管如此,在他的名字前加上“皇家院士”的头衔还是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太协...
易装癖陶艺家格雷森·佩里近日当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皇家院士,成为80位皇家院士中的一名,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世界最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其中特纳奖获得者安妮诗-卡普尔、著名艺术家翠西-艾敏也在皇家院士的名单之列。佩里在创作格雷森•佩里于1960年出生于埃塞克斯郡的切姆斯福德,8岁的时候就展现出“陶艺”和“易装”的才华。进入大学后,...
文/羊城晚报记者 谢哲 实习生 秦玉芳 无论是作画还是作陶,生活永远是灵感的源泉。 古藤老树幽径,小桥流水人家,隐身在百亩果园中的小洲村,以其独特的岭南风韵和古朴气息,为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方静谧的栖息之所。以山水画起家的胡明德就是这些入住古村的艺术家之一。坐落在细桥三巷的德采堂是胡明德在小洲村的“艺术之家”,古典淳朴的木式桌椅、低调淡雅的陶瓷茶具配着隐隐而现的笔墨清香,为陶、画双修的胡...
以仰韶文化为原型的酒瓶设计 吴佳静 文上官钟妹 姜锡祥 摄 走进位于大连路的仰韶彩陶坊,店面被分为三个区域,左边是酒的商品区,各种陶艺酒瓶陈列其中,而国陶女娲更是这儿的镇店之宝。静静欣赏与出土文物相同尺寸,花纹的陶罐酒瓶,仿佛它已经超越了一件商品的价值。 有着“仰韶文化传人”称号的仰韶酒业公司董事长侯建光先生曾说:“仰韶彩陶坊作为仰韶7000年文化的完美体现,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原文化的品位...
紫砂的古朴、内敛与现代陶艺的张扬、跳跃,看似水火不容的二者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吗?在北京紫砂艺术馆举办的第二届“壶乐汇”上,来自宜兴的陶艺大师诸葛逸仙用他制作的新颖而唯美的紫砂壶作品告诉了笔者答案。 作品《线韵》是诸葛逸仙在传统壶型的基础上巧妙运用艺术手法创新的得意之作。传统的玉璧壶型使这件作品在整体上不失紫砂的稳重,亮点在于壶体表面流畅的线条,润泽如波光水纹,带给人沉静而空灵的感受。壶口与壶把...
“丝绸之路起点”,已在广州佛山烧制成功,将于近日运抵世园会园区进行安装。图为巨腿一只脚上的“虎头鞋”。 世园会筹备办供图 2011年世园会雕塑“丝绸之路起点”效果图。 记者 魏影 摄 “两条巨腿交错中前行,一中一西,相得益彰。”昨日,记者从西安世园会筹备办获悉,体量巨大、工艺复杂,制作难度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