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砂履新:评陶艺大师诸葛逸仙紫砂艺术(图)

  紫砂的古朴、内敛与现代陶艺的张扬、跳跃,看似水火不容的二者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吗?在北京紫砂艺术馆举办的第二届“壶乐汇”上,来自宜兴的陶艺大师诸葛逸仙用他制作的新颖而唯美的紫砂壶作品告诉了笔者答案。

  作品《线韵》是诸葛逸仙在传统壶型的基础上巧妙运用艺术手法创新的得意之作。传统的玉璧壶型使这件作品在整体上不失紫砂的稳重,亮点在于壶体表面流畅的线条,润泽如波光水纹,带给人沉静而空灵的感受。壶口与壶把点饰着突起的凤头,犹如轻风吹过水面泛起的涟漪波浪,使整个作品在沉静之中多了几分灵动,不可不谓之是点睛之笔。诸葛逸仙说,他的创作意图在于让人们发觉紫砂壶实用功能以外别样的审美情趣,比如用这把紫砂壶泡茶,就会让人在茶香茶韵中体味到一种氤氲润泽的“水气”,一壶把玩在手,如在水云之间。

  《雄风》在传统的井栏壶型上加以改良与创新,使整件作品在结构与造型上具有很强的现代感。深紫泥的壶身,表面运用点彩的工艺,饰以段泥与红、青泥的纹饰,观之如同红砖城墙,肌理粗犷,稳重而沧桑,仿佛还掩盖着一段繁华。诸葛逸仙说,这是一把“会讲故事”的壶,古旧而厚重的砖墙是岁月的象征,这把壶就像是一个垂暮的老者,隔着往事遥想着当年的雄风。

  《山花烂漫》的灵感来自一次无意中对远山的眺望,被远山秀丽的轮廓深深迷惑的诸葛逸仙决定将峰峦美好的线条表达在紫砂壶之中,于是有了这把清新脱俗的《山花烂漫》。远山柔和的轮廓线条将整个合欢壶体一分为二,如同是山峦与长空的分界,与紫砂的柔润与细腻和谐呼应,给人以温柔而庄重之感。而“山花”则是在壶面雕刻之后填以段泥“绘”成,清丽而绚烂,让整件作品在庄重之余又多了几分活泼,把紫砂壶的古朴与现代陶艺的新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诸葛逸仙主张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重视形式美感,同时又不忽视内容与题材的重要性。他的作品多是在一种不对称的形式之中,追求一种视觉的冲击与对传统的突破,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现代之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