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陶艺师张译元和她醉心紫砂文化的洋徒弟

  宜兴——举世闻名的中国陶都。宜兴陶文化已有7000多年历史,尤其是宜兴紫砂,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在数百年的薪火相传中,紫砂壶艺“冠绝一世,独步千秋”,成为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这句话毫不夸张地道出了宜兴的文化底蕴和宜兴人的千古豪情。如今,宜兴紫砂文化正以其穿越古今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的关注和热情。

  2008年,瑞士大学美术学院的陶艺家桑德朗和瑞士维维设计学院陶艺系的玛丽由于喜爱中华紫砂文化,拜宜兴青年女陶艺师张译元为师学起了紫砂壶艺。几年来,张译元和她的洋弟子们,在陶艺传授和文化交流中,生动地诠释着“艺术不必论国界、思想不必有语言”的融通与和谐。张译元带着从德国、瑞士等地慕名而来的洋学徒,在其工作室“译元堂”钻研制壶。洋徒弟中,既有功力精深的制陶专家,也有初窥门径的稚嫩新手,既有成熟稳重的严肃长者,也有风华正茂的青葱少年,张译元一视同仁,谦虚以待,从拍泥片、起身桶、装壶把、装壶嘴直到一把壶全部成形,一一示范,不厌其烦。

  一本瑞士杂志特意以专栏的形式,将桑德朗的手拉胚陶艺作品,还有张译元及其师生做壶的照片刊登其上。去年9月,应瑞士Ballenberg博物馆、B.B学院和VeVey学院等多家机构的邀请,张译元远赴瑞士举办了紫砂壶艺展并做现场表演,同时开课讲授紫砂专业知识,宣传弘扬中华紫砂文化。张译元的课程和壶艺吸引了众多同行及市民并广受好评。

  人物简介——

  张译元(原名张静)。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青年陶艺家。

  1969年出生于宜兴蜀山的陶艺世家,其父张树林为宜兴紫砂厂资深工艺美术师。1986年考入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国良,并得到工艺美术师周定芳的指导。1994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学习结业。擅长各种光素器、筋纹器等,作品风格清晰自然,端庄逸秀,多次入选国内艺术品展评,并荣获多项大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