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在蓝色“水晶宫”外围清理杂物。 19日上午,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及广东省考古研究所领导来到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视察。景李虎向记者表示,为了满足媒体对“南海Ⅰ号”出水的报道,他们将提供最佳的采访环境。 景李虎还透露,在“南海Ⅰ号”进入水晶宫后将立即封堵“南墙”,将采取人工加水的方式,保证...
风浪撞击码头,卷起10多米高的浪花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游客通道正在搭建,本月10日将完工 “水晶宫”已具备古船进馆条件 游客通道本月10日将完工 针对大风浪突击建设登陆码头 距本月24日“南海Ⅰ号”出水还有半个月,目前打捞“南海Ⅰ号”各方面工作已准备就绪。记者昨天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看到,五环相扣的博...
风浪撞击码头,卷起10多米高的浪花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游客通道正在搭建,本月10日将完工 距本月24日“南海一号”出水还有半个月,目前打捞“南海一号”各方面工作已准备就绪。记者昨天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看到,五环相扣的博物馆已全部封顶,“水晶宫”已具备“南海一号”入宫的条件,游客通道正在搭建...
5月8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下图)和建成后效果图(上图) 第36根底托梁平稳穿过“沉井”后,“南海I号”被牢牢装入“沉箱”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今日实现全部封顶 昨日,最后一根底托梁在昨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穿引完毕,攻破了“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关键性的难关,至此,“...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成后效果图 资料图片:打捞后,“南海I号”将被安置于由广东省政府直接拨款1.6亿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 宋代古沉船“南海I号”,有望在11月打捞出水。专门为展览古沉船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基本完成主体施工,具备了让“南海I号”入馆的条件。 ...
“南海Ⅰ号”将在下月底打捞出水,进入1.6亿元打造的新家“水晶宫”内,专家再行取出文物。阳江市副市长陈芝岳在昨天(18日)举行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预计明年底展览“南海Ⅰ号”的“广东丝绸之路博物馆”将对外开放接受市民参观。 这位负责人介绍,由广东省政府直接拨款1.6亿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
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远眺,中间凸起拱形为“水晶宫”。索有为 摄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即将完成从图纸到现实的跨越,陈列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博物馆主体“水晶宫”目前已开始封顶,本月底可完成。 为保护、展示和收藏“南海一号”沉船船体和船上数万件文物,广东省三年前着手为“南海一号”...
海上风浪加大了修建码头的难度。 本报阳江讯 (记者王广永、黄文生、龙成通、王鹏摄影报道)昨日下午,广东省建设厅、发改委、质量监督局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现场督办、检查。据了解,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在进行主体工程的建设,预计6月中旬完成主体封顶。同时,据码头工作队员介绍,由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修建的迎接沉船进宫的码头受风浪影响暂时停工。目前对接码头的陆地部分已基本修建完毕...
北京晚报消息:今天上午笔者从西城区获悉,沉寂多年的郭守敬纪念馆即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馆陈扩充工程”,展陈面积将由现在的72平方米增扩至280平方米,扩建后馆内将运用先进多样的展示手段,展现郭守敬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及仪器仪表制造方面的成就,尤其是他在大都治水方面的功绩和什刹海在营建元大都过程中的重 要地位,工程将于年底前完工。 据介绍,郭守敬纪念馆各展室采用对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