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缙云县新碧街道姓尚村村民虞春兴主动上交新石器文物,即石镞、石砍器残件31枚给缙云县博物馆。 石镞是石制箭头,使用中装配箭杆,是狩猎、渔猎和战争中使用的武器。石镞有窄翼、宽翼等不同造型,所用的石质颜色也各种各样, 缙云县新碧街道姓尚村古城墩旧址出土的石镞以窄翼造型,柳叶形为主,两面有脊,梃已损毁不见。石质颜色分别为青色、灰色和红色三种,但石镞都磨制的十分精细,有的石镞刃锋利明显。这31枚石镞...
记者27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已完成对辽宁省大连市鞍子山积石冢的首次考古发掘,出土近200件新石器时代文物,包括3件极为珍贵的玉璇玑。 积石冢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盛行的埋葬形式,一般建在山丘顶部,砌出石棺墓再垒砌石块,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 据悉,从2014年9月开始,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会同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对鞍子山积石冢展开首次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基本结束。在6000平方米...
考古现场泥土沉积层中夹杂着许多贝壳,说明这附近曾经是海洋 考古结束后,考古队员用编织布将现场覆盖起来 考古现场挖掘出石器、陶器、贝壳等物品 日前,考古队员在福州市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的黄岐屿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文物专家从目前已经出土的石器、陶器、贝壳、蚶壳等物品初步判断,这些物品与闽侯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同一时期,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如果判断属实,连江县沿海地...
考古人员在黄鹅屿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挖掘出陶器、贝壳、蚶壳等残片。 考古人员把遗址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形地块,然后层层挖掘。 日前,考古人员对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黄鹅屿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进行了挖掘,初步判断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 考古人员把遗址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形地块,然后层层挖掘。 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林恭务表示,从外部环境来看,这个小山包遗址过去是一座岛屿,周边都是它的滩涂,50...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日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人员获得一批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标本。 据了解,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的考古人员在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间房内,发现了大籽蒿植物种子,总数为815363粒,在《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等古代文献中都对大籽蒿植物的采集、食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表述。 考...
如果说,距今8千年至6千年前是中国早期玉器萌生与起源的阶段,玉器的器类仅限于头部与颈部的小件装饰品,工艺简单粗陋,出土玉器的地点寥若晨星,那么,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星星之火骤然变成燎原之势,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突飞猛进,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玉器的取材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虽然依旧是就近取材,但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闪石玉(“真玉”),普遍成为各个玉器文化圈中最看重的玉材,从而奠定了后世中...
宁乡罗家冲遗址发现很多柱洞遗迹,考古人员推测这里可能存在大型回廊式建筑。均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宁乡罗家冲遗址出土的石器标本。 2014湖南考古汇报会于昨日在长沙举行。商周考古成果丰硕、楚汉考古百花争艳,津市澧水河段水下考古调查标志着湖南河湖内水地区水下考古工作实现零的突破。在长沙,除了备受关注的市青少年宫又发现古城墙外,还有宁乡罗家冲遗址、西汉长沙王陵考古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梳理过...
前不久,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人员获得一批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标本。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的考古人员在哈民忙哈遗址的一间房内,发现了大籽蒿植物种子,总数为815363粒,在《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等古代文献中都对大籽蒿植物的采集、食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表述。 考古界认为,野菜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的一种补...
近日,盟文物局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了解,盟文物局接到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老崖村民反映,当地农牧民经常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捡到一些石器和陶片,随即,盟文物局工作人员赶赴巴彦木仁苏木老崖村,对群众捡到的石器进行鉴定,最终在位于巴彦木仁苏木老崖村东北20 公里处发现石器地。该地已被沙丘所覆盖,但在沙丘间低洼处的土质地表上清晰可见散落有石器、陶片和骨珠等,并在地表采集了石磨盘、石磨棒等...
“这是石锛,这是石箭镞,还有石铲、石环、石、砺石、陶纺轮……”昨日,在上杭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刘长生向笔者一一介绍他前些天从汀江流域上杭段的古文化遗址挖来的“宝贝”——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 自11月19日开始,由福建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东南考古研究基地、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龙岩市博物馆、上杭县文体广新局、上杭县博物馆联合组建的汀江流域考古调查队,对汀江流域上杭段沿岸的十四个乡镇...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大致是按照石器时代、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电器(气)时代……的顺序构成的,这一理论最先由丹麦的汤姆逊提出,经过他的学生沃尔赛完善后,成为了西方文化学的“经典理论”,然而,这一“经典理论”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诸多专家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有着无比灿烂的玉雕艺术和玉器文明,它们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和中原的龙山文化为代表...
11月15日上午,记者在阳际峰向正在考古的我市资深历史学者周沐照、文字断代专家金来恩采访。两位专家告诉记者,在阳际峰群峰之一的青茅境断崖石壁上发现的这些奇怪符号,经过认真仔细辨别,初步断定是早期人类用磨制的石头雕刻的祭祀崇拜痕迹。据两位专家介绍,由于当时人类还没有创造文字,从青茅境石壁上的这些符号特征上初步判断,是大约6000年前早期人类作为记录大事件时留下的。阳际峰的这一发现,把我市河潭埠皮子岭...
良渚古玉的仿制品,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面纹良渚式玉琮。明清以降,仿古之风尤盛,但对于良渚玉器的年代认识仍很模糊,因而仿制品无论造型、纹饰,还是制作工艺,都缺乏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特征,破绽明显,不难甄别。 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江苏草鞋山、张棱山、寺墩、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瑶山等地的先后发掘,不仅扭转了对良渚玉器制作年代的认识,而且在海内外掀起了至...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岩画考古队来到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北山洞,经过80多天的抢救性清理发掘,石器、玉器、古玻璃、玛瑙料珠、彩绘遗迹等文物纷纷出土。17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本次考古队领队、59岁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评春,听他讲述出土文物的价值及此次考古背后的故事。 四次探访只为见北山洞“芳容” 得知北山洞,源于一次岩画调查,“2012年11月我们到了呼中区,那次就知道了这个山洞...
11月8日,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等一行4人,对东山岛大帽山今年9月22日新发现的蛙人岩画进行鉴定,确认其为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岩画遗存。 据了解,大帽山岩画位于海拔高度232米处,由于年代久远且受风雨侵蚀严重,部分画面漫漶不清。该岩画为写实风格,刻画技法为凿刻与磨刻相结合,内容为太阳神祭祀和欢庆渔猎的生动场景。它的发现对研究东山岛南岛语族人的生产生活,及其原始崇拜思想与审美意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