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在东乡至昌傅高速公路丰城桥东段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聚落遗址。经抢救性考古发掘,联合考古队已发掘房址10处、墓葬6座、灰坑60个,出土了部分陶器和石器。据悉,该遗址是我省少见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 该遗址位于丰城市桥东镇更新村老詹村小组。遗址四周环绕一圈壕沟,包括壕沟在内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110米,比周边高出3至4米,是一处典型的台地型遗址。 今年5月至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丰城...
9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对外公布,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其中,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出土有丰富的陶器。调查发现民间人士收藏有碧村玉器近百件。 碧村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寨...
9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对外公布,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其中,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出土有丰富的陶器。调查发现民间人士收藏有碧村玉器近百件。 碧村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面 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
考古学家于本周一(9 月 7 日)称其在英国知名文化遗址巨石阵附近发现了神秘史前古迹的掩埋遗迹。他们表示多达 90 块矗立的巨石可能已在地下埋藏数千年之久,其中一些经初步测量高 4.5 米(约为 15 英尺),可追溯至约 4,500 年前,历史悠久。据了解,该遗址四周围绕着 17.6 米宽沟渠和一处高约 1 米的土堤,因其一侧笔直,而其余部分弯曲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考古学家。 据悉,英国伯明...
《草原文物》2015年01期 【摘要】 <正>一、引言“窑洞”,顾名思义,是根据近现代土窑洞的称谓而来,从广义上来讲,属于穴居建筑的一种,又称“横穴居”。最早的窑洞式建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利用生土的直立性特征挖掘的可供人类居住、活动的相对封闭空间。在新石器时代,窑洞式建筑从出现到成熟,在形制结构方面也发生了系列变化,比如对房址内空间长宽比例的把握,对门道的修缮以及室内装饰的...
8月22日,第九届网络媒体龙江行记者一行来到密山兴凯湖畔的新开流遗址,探寻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追古溯今,新开流遗址上层较晚的年代为公元前4100年左右。居民以捕鱼为生,兼事狩猎和农耕。石制工具有打制的、磨制的和细石器3种,而以细石器为多。骨角牙器丰富,有鱼镖、鱼叉、鱼钩和镞等。发现圆形和椭圆形首府努美阿风光的鱼窑,内有鱼骨。出土鱼鹰骨雕和鱼形角雕。陶器仅罐、钵两类,多饰鱼鳞纹、网纹...
传统考古学将漫长的中国早期人类历史以距今约1.2万年左右的末次冰期为界,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又划分为早中晚几个发展阶段。旧、新石器过渡或者说旧、新石器之交在文化演进上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是因为不光是磨制石器普遍取代打制石器,主要生产工具的类型(功能)、效率和美感等都大为改进,而且因为动植物的驯化与陶器发明等,使得经济形态从原来的狩猎采集为主向农业为主兼营别样发展,人群越来越定居...
一项全新科学研究报告称,在德国发现的葬有 26 具人类遗骸的大型墓穴表明在约 7,000 年前欧洲新石器时代发生的冲突可能极其残酷,其中受害者的遗骨出现了扭曲和残缺的情况。图为对研究文章中特别提及的各遗址在欧洲线纹陶器文化的大致分布区域内进行了标记。 中国文物网8月20日编译报道:一项全新科学研究报告称,在德国发现的葬有 26 具人类遗骸的大型墓穴表明在约 7,000 年前欧洲新石器时代发生的冲...
向家坝发掘现场 巴蜀符号青铜印章 青铜带钩 2009年6月,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淹没区进行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在位于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的叫化岩遗址,考古队员发掘了7座房址、10个灰坑、5000余片陶片、若干磨制石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将川南地区有实物可考的历史上溯3000年。 2015年8月2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宜宾市博物院联合举办《考古宜宾...
如今我们都有非常发达和便捷的制玉工具,然而中国的玉雕历史可以延续到新石器时代,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科技可没那么发达,那么古人是如何制玉的呢,玉石的坚硬程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古人是用什么工具在如此坚硬的玉石上刻上那么美丽的图案的呢? 新石器晚期至夏代,不同文化区域的玉器的主要材质是不同的,如果以新疆的和田玉作为标准,良渚文化区域采用的玉石的硬度偏低,这是此地的玉器纹饰繁缛的一个主要因素。黄河上游齐...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 屈家岭文化,以1954年首次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江汉地区,时代约距今4 千至5千年。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红陶很少,手制为主。大部分陶器为素面,只有少量饰有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附加堆纹、以及镂孔等到,另有少部分彩陶和朱绘陶。彩陶和灰陶的烧成温度均达900℃上下。屈家岭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是高圈足杯、三足盘、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即已生产了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继出现了距今8000余年的陶器,中国最早的陶器还要更早些。 经过学者们长期的研究和考古发掘,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已初露端倪,大致可以将这一时期的文化划分为黄河文化圈和长江文化圈。其中黄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文化遗址,主要代表了旱地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文化面貌,而长江流域主要代表...
近日,本报记者接到平江县南江镇市民反映,在南江“天岳幕阜山”山脚下发现一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并发现大批远古石器,包括石斧、石箭镞、石锛等磨制石凿等。希望文物部门对本地文物进行保护。 据当地村民周先生介绍,前几日当地一位老农户在自家耕地时,挖出了大约1米多长带箭头的远古石器,而在此之前,附近多户农户耕地时,也会挖到这些石器。近年来,当地还出现了许多人来收购此类物件。“这是我们平江的文物,对研究平江...
江苏宿迁62岁的林兰松老人,家里有块石头,是上一辈耕田时偶尔捡到的。最近,林老汉把石头拿给考古工地的专家瞧,没想到小小顽石竟是距今至少4000年的石锛,属新石器时期文物。林老汉决定将它无偿送给宿迁市博物馆收藏。为林老汉点赞!
近日,记者接到平江县南江镇市民反映,在南江“天岳幕阜山”山脚下发现一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并发现大批远古石器,包括石斧、石箭镞、石锛等磨制石凿等。希望文物部门对本地文物进行保护。 据当地村民周先生介绍,前几日当地一位老农户在自家耕地时,挖出了大约1米多长带箭头的远古石器,而在此之前,附近多户农户耕地时,也会挖到这些石器。近年来,当地还出现了许多人来收购此类物件。“这是我们平江的文物,对研究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