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政治功能和精神内涵
2015-01-27 11:00:56 来源:广州日报 已浏览次
如果说,距今8千年至6千年前是中国早期玉器萌生与起源的阶段,玉器的器类仅限于头部与颈部的小件装饰品,工艺简单粗陋,出土玉器的地点寥若晨星,那么,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星星之火骤然变成燎原之势,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突飞猛进,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
如果说,距今8千年至6千年前是中国早期玉器萌生与起源的阶段,玉器的器类仅限于头部与颈部的小件装饰品,工艺简单粗陋,出土玉器的地点寥若晨星,那么,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星星之火骤然变成燎原之势,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突飞猛进,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玉器的取材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虽然依旧是就近取材,但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闪石玉(“真玉”),普遍成为各个玉器文化圈中最看重的玉材,从而奠定了后世中国玉器选材和等级判断的标准。材质的改变也推动了制玉工艺的变革,传统的打制成形技术因不适用于具有交织纤维结构的闪石玉,而逐渐让位于“以解玉砂为介质的间接磨擦法”新工艺,玉石制作工艺从此明确分化。尽管尚未使用金属制玉工具,但已发现的多个专业化制玉作坊(如塘山、金沙地、方家洲等)显示,当时的玉工们,已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以石攻玉”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娴熟地应用柔性线锯、硬性片锯、石钻具、竹钻管、解玉砂、燧石质等高硬度的雕刻器等有限工具,完成了玉器从磋切成形、钻孔打眼、纹饰雕琢到研磨抛光的各道工序,制玉工艺之高超甚至令今人叹为观止,自愧弗如。
在制玉工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境内形成了以辽河流域红山文化,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与薛家岗文化,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太湖流域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江汉地区石家河文化,中原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与陶寺、石峁等诸龙山文化,珠江三角洲石峡文化以及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等为代表的玉文化系统。各玉文化系统内,诸多超越人体装饰品功能的玉器新器型(如琮、璧、斜口筒形器、圭等)与取像于神异动物的玉器新纹饰(如神人兽面纹、神祖纹、龙纹等)、新造型(如冠状玉梳背、勾云形器、玉龙等)相继出现。社会少数精英阶层攫取绝大部分玉器、垄断某些特定玉器器型、独占玉器上神异动物肖像权的现象日益普遍,不仅赋予玉器强烈的神灵崇拜色彩,也使玉器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政治领域中权力与财富最主要的物化形式。不同形制、不同纹饰、不同数量、不同组合的玉器,已然成为拥有者在世俗社会中身份、地位、职能、等级、权力乃至性别的最主要标签。其中,玉钺更是各玉器文化圈中被广泛认同的军事和政治领域的权力象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