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规模最大城址首次发现4千年前纺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2日向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位于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首次发现4000多年前的纺织物,说明北方至少4000多年前已懂得人工纺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2日向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位于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首次发现4000多年前的纺织物,说明北方至少4000多年前已懂得人工纺织。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服饰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城址,位于陕西省北部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北距长城10公里。1976年首次被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专家2012年在对石峁遗址的发掘中,在后阳湾一处房址之下,发现了一件被打碎的双鋬鬲,部分人体肢骨、肋骨等散乱置于袋足之中。经鉴定,这些遗骨属于一个不足周岁的婴儿。这种用炊具埋葬夭折婴孩的习俗,在当时的中国普遍存在。

 

  经过发掘,在这具婴儿的骨骸上发现了一些纺织物残片。经初步鉴定,这些织物原料为苎麻类纤维。这说明北方至少4000多年前就已经懂得人工纺织,并已经开始有意种植苎麻。此外,在骨殖上部残留的织物残片,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紧贴骨殖,经纬较为细密,上层经纬较为粗疏,说明4000多年前的石峁人很可能已经有了内外衣之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认为,这些织物可能说明婴孩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4000多年前的石峁人或许已经掌握了比较高超的纺织技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服饰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也间接证实了古代中国纺织存在“北麻南丝”这一构想的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