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1岁的解天园2018年刚从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毕业,但他对自己的架子鼓专业并不十分中意,最后选择编钟演奏作为自己的职业。他从陕西老家渡过黄河来到山西,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山西曲沃县晋风编钟乐团。近日,该乐团的《晋国风云》在当地晋都剧院进行了多场演出。 解天园演奏的编钟由39个扁圆桶状的钟组成,在钟架上按大小依次排列。编钟融合了现代铸造工艺和古代的调音工艺,钟身由青铜铸成,正面及两侧发音各不相同...
记者在昨天举行的“桃花塔影江南风——龙华文化遗产研讨会”上获悉,作为千年古刹龙华寺重要的传统习俗,“龙华禅事”目前正在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龙华庙会”已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助龙华地区综合改造为契机,徐汇区正通过探索城区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强“千年龙华”的文化品牌标识度。 探索城区文化遗产保护 此次申报上海市非遗项目的“龙华禅事”包...
陕西刘家洼春秋墓地位于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的鲁家河东岸塬边。“该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周时期属于抵近王朝北部边界的王畿地区,东周时期则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尤其在春秋时期,秦、晋长期在此展开争锋。”刘家洼春秋墓地考古队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种建荣说。 该墓葬是因2016年被盗而被发现,根据追缴文物,考古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高等级墓葬。陕西关中地区的考古...
敦煌研究院1日梳理总结了敦煌石窟中现存的点滴遗迹,遗迹中不乏当时某个领域的“世界之最”。 敦煌研究院称,古代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往来于此的人们带来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与科技。在长期的碰撞和磨合中,聚居在敦煌的各族人民通过大量劳动实践,总结出适宜本地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方法,并形成了诸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据了解,西汉开发河西四郡之时,中国的数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就...
循千年窑火痕迹,钟灵毓秀;彰大国巨匠神韵,薪火传承。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以泥的姿态,倾诉着国人在传统民俗文化道路上对美的追求。它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也用玉的品格,代表万千华夏子民,向世界讲述着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文明背后的故事。 现老窑瓷博物馆秉承“彰华夏工艺,扬大国神威”的活动宗旨,拟于2018年,在具有老北...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加强隋唐王朝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段是隋唐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和突出代表。在后申遗时代,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背景下,活化洛阳运河遗产,弘扬千年运河文化,对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
资料图 “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26日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灵渠将启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当天,中外14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灵渠保护与申遗、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发展、水利史与社会发展进行专题学术讨论。 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丁昆仑在会上表示,古代水利工程及其蕴含的治水智慧,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伟大典范,值得当今大...
位于会理县新安傣族乡的猴子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墓葬出土的两个带纹饰黑皮红色彩绘陶。摄影刘陈平 猴子洞遗址石棺墓。摄影刘陈平 大劈山墓地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中国西南,横断山脉由南向北,怒江、金沙江、岷江等多条水系纵贯其间。由于其上接甘青地区,下连滇西北高原,狭长的南北走廊地带成为民族活动和迁徙的...
△三维复原图 作者马伊林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核心提示|东汉是汉文化形成、稳固的关键时期,东汉的辉煌,史书记载甚详,然而承载着当时国家正统文化、体现着王朝之正朔、制度之威仪的东汉帝陵,却与历代帝陵迥然不同,如一团迷雾,踪迹难觅,形制不明,格局更是无有定论,困扰各方,几成考古空白。 生老病死,入土为安。中国人历来讲究墓葬形制,看重陵墓建设,东汉的皇帝们自然也不会例外,但他们的陵墓究...
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展在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正式启动
红楼梦与玉 曹雪芹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单剩一块,弃在青埂峰下,自经锻炼,受天地之精华,得雨露之滋养,灵性已通,投胎转世,坠入红尘,衔玉而生……这部小说也叫《石头记》,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孔子与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君子比德于玉"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阐明玉有十一德即:仁、...
4月22日,由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在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举办“《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 龙泉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产品种类涉及现代与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高档茶、酒、餐饮、药品皿具、产品品种成百上千种。龙泉青瓷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种类型...
龙泉颂古瓷珍品展嘉宾合影 由中国文物网携手北京老窑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已于2018年4月22日在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顺利拉开帷幕。 嘉宾到场 探讨古瓷展品 龙泉窑青釉狮钮鼎式炉 此次展览,揭开了我国制瓷匠人的神秘面纱,让...
2018年4月22日,中国文物网和北京老窑瓷博物馆将联合在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和文化中心的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举办“《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此次展览,以弘扬宣传千年窑火文脉,继承工匠精神为主旨,在促进行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瓷器收藏家和广大爱好者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展示、交流机会。 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它记...
大殿前槽三连藻井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2017年,我们在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以及浙江在线推出《镇馆之宝》专栏,介绍我省各地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引起读者关注。 从今天起,我们又推出作为《镇馆之宝》姐妹栏目的《浙江宝藏》,讲述浙江不可移动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循迹先祖们留下的丰厚历史文化遗迹,体悟先民创造的不朽传统文化。这一期,我们走进宁波市保国寺,一探这座千年古寺的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