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代刻本《汉书》 中国藏书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从秦、汉王室的文库、石室,到唐、宋、明、清朝廷的书楼、文阁,都是国家级的藏书机构。有人以为,最古老的典籍已全被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事实并非如此。《汉书·艺文志》载:“具灭焚其籍者,儒诗仪说,诸侯撰己。秦纪、博书、医卜筮种,皆挟护藏。”说明当时只烧三类书:诗经、礼仪和诸侯为自己立传的文史。而秦代典史、工具、医药等书籍不但不烧,还要严加保护、...
从江中打捞上岸的盘龙石柱胡春风摄 中新网哈尔滨5月16日电(郝政焱 褚心睿 王妮娜)5月16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政府发布消息,当日,从松花江中打捞出7段盘龙石柱。目前,盘龙石柱已全部保护起来,专家正在赶来,为石柱做鉴定。 石柱雕花非常清晰 胡春风 摄 据介绍,12日,一位渔民在松花江打渔时发现,依兰县松花江与倭肯河口龙兰港以东650米处,松花江中惊现雕花石柱。“我在...
有人送一件青铜器去鉴宝,号称西周遗存,专家仔细鉴定后说,这哪里是什么西周的,明明是郑州的,而且是上周的,出自老周的,你是孙子小周吧?(必须申明,我对郑州和周姓没有丝毫不敬) 千万不要把这个段子视为一个笑话。 艺术品造假史,尤其是书画造假史恰如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所指出的:“书画之作伪由来已久,为之精者每有混珠之可能,今世存古玩十九皆鱼目也,鉴别者若不深悉其作伪之内蕴,而徒从事作品之判...
紫檀,原产于印度,上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所珍爱。晋崔豹《古今注》称:“紫旃木,出扶南、林邑,色紫赤,亦谓紫檀也。”这是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紫檀的称谓、产地、特征的完整记录。 现代植物学证明,紫檀隶豆科紫檀属。紫檀属约120个树种,只有一种为中国古代家具所使用的紫檀,即檀香紫檀(原产地为印度南部、东南部,特别是安德拉邦、泰米尔纳德邦。) 在所有来自于异域的珍稀木材中,没有任何一...
一枚长度不到4厘米的汉代银带钩,拯救了90后女孩丁曼文对爱情一半的绝望。 每集只有5分钟的系列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有一集的主角是一枚虎符式的银带钩。普通带钩都是整体结构,中间分不开,而这个带钩能从中间分成两半,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小篆铭文“长毋相忘”。动人的情话,隐在钩身之间,隐秘而深情。 这一集的分集导演是丁曼文。2016年,她和该片总导演徐欢一起去全国各地的博...
墓葬现场。 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新昌县大明市新区南山路考古发掘项目接近尾声。本次考古共发掘出从三国吴五凤二年(255)到明代的古墓葬三十多座,古墓葬群时间跨度千余年。从古墓葬群清理出土三国时的铜镜、银饰品、青瓷钵,东晋时的青瓷虎子、碗、古钱币,唐代青瓷盘口壶、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宋代青瓷罐、魂瓶、元丰通宝等文物。 墓葬群遗址位于新昌县羽林街道山头里村附近。昨日,记者来到考古发...
长毋相忘”,一枚汉代银带钩的千年相思 长毋相忘银带钩(受访者供图) 一枚长度不到4厘米的汉代银带钩,拯救了90后女孩丁曼文对爱情一半的绝望。 每集只有5分钟的系列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有一集的主角是一枚虎符式的银带钩。普通带钩都是整体结构,中间分不开,而这个带钩能从中间分成两半,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小篆铭文“长毋相忘”。动人的情话,隐在钩身之间,隐秘而深情。 ...
在我国秦汉时期,古墓一般呈现为“覆斗式”模样,类似于封土堆的造型形势,是判断古墓历史朝代的重要依据。而盗墓是从古至今沿袭的不道德的文化行为,不但对逝去之人不尊重,而且会对古墓造成破坏。而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附近有一座规模甚大的古墓,当地文物局就曾接到民众举报,称有盗墓贼盗扰此墓,考古专家闻讯立即赶往了现场。 此墓经过当地文物保护单位的勘测,已经探明的墓葬区域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平方米,经过考古...
记者最新获悉,新昌县大明市新区于今年5月发现的古墓葬群,经过文物部门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出古墓葬30座,墓葬时间从三国到明代,整整跨越一千多年! 这次考古发掘的30座古墓葬从三国一直延续到明代,有三国、东晋、唐代、宋代、明代等时期,最早为三国太元五年(即公元255年)的墓葬,该墓葬墓室长七米,排水沟长八米。“三国墓里墓室这么大,排水沟这么长,是首次发现的。”新昌县博物馆考古...
汉织机织出的汉锦。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穿综。龙博摄/光明图片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台织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一块织就的锦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文字及一些动物花草图案十分醒目,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它于1995年在新疆尼雅被发现后引起轰动,成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以绚烂的色彩,激扬...
千龙网北京7月19日讯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组织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师生参观国家博物馆。图为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观看纪录片《国脉》和依据学习单的主题参观文物。同学们到达国家博物馆后,整个年级在班主任和带队老师的陪同下,井然有序地进入大厅。 随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学术报告厅观看纪录片《国脉》。纪录片首...
诗词讲究格律对仗, 所以诗人写诗也颇费工夫。 诗人的灵光一现或苦思冥想, 造就的千古佳句, 让后来人击节叹赏,回味不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历代诗家对这句诗评价颇高,对仗浑然天成,其中还蕴含了一个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渗透在...
新华社西宁6月30日电(记者吕雪莉、李亚光)近日,在柴达木盆地西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考古人员发现一具距今1700年左右的干尸,保存十分完好。据专家介绍,该干尸出土的地点位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是青藏高原上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一具干尸。 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发现千年干尸 距今1700年左右陈列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千年干尸(6月13日摄)。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2011年4月28日,由山西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华展”开展,共有120余件珍贵文物首次与山西观众见面,其中千年不腐女尸“辛追夫人”颇受观众关注,开展首日就吸引了近千名观众前来观赏。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小豹在讲座中也向观众解开了“千年女尸”不腐之谜。据刘小豹介绍,辛追夫人尸体不腐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深埋,一个是密封。根据湖南的地理环境,地下8米以下的土壤有恒温...
光明日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光明日报通讯员 闻强 伴随着京哈高铁蓟州龙湾站(蓟州南站)的加紧建设,天津市蓟州区有望于今年10月融入“京津半小时经济圈”,从蓟州到北京的时间将从原来的1小时缩至30分钟。 蓟州,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沧桑风雨见证了她曾经的岁月更迭,时序更新展现着她今日的蓬勃活力。 蓟州古称无终、渔阳,历史悠久,自有建置距今已2230余年,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