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衔远山、吞渠江,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如同锁钥一般,扼住一条水上要道,从秦灭巴蜀到宋蒙之战,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令张飞进兵宕渠,与张郃战于瓦口。这场“五虎上将”对决“五子良将”的德比之战,张飞最终完胜,终结了曹操从宕渠南下进攻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的念头。 鼓角争鸣之声远去,城坝遗址迎来了一轮又一轮考古发掘,这处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
两千年前,一艘将要驶往意大利的货船在爱琴海的安提凯希拉岛附近沉没;两千年后,这艘货船“驶”进了故宫博物院,以350件展品的规模,重现它和那个时代的辉煌。 “爱琴遗珍——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14日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亮相。 1900年,当地一群海绵采集者在这里的50米水下意外发现了沉船,此后希腊当局于1901年和1976年两次进行了考古打捞,第二次更是使用了先进的电子监控设...
晋城金代砖雕墓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该墓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考古工作人员通过提取墓葬信息、画切割线、石膏固定、花砖对位等12道工序,将该墓葬进行搬迁复原。胡健摄 中新网太原9月13日电 (记者 胡健)“古韵新生——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果展”13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其中不少珍贵文物首次公开亮相,北朝壁画墓葬、漆木器、书画、陶瓷等文物在修复师手中再现千百年前的风貌。 本次展览共...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14日表示,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为重要的几处都邑遗址之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特别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历史进程的关键证据。 2018年是位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发现60周年和大规模考古发掘40周年,为纪念这一在中华文明形成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考古遗址,为期一周的“中国社会科学...
改造中的阳明故居。张煜欢 摄 在鲁迅故里“研学游”中,学生们手捧闯关图。 张煜欢 摄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古城绍兴。千百年来,一叶乌篷船泛舟水道之上,留下诗章无数。历经岁月,汩汩桨声载着古越绍兴的千年文脉,正驶入崭新的时代。 “千百年来,一代一代越国儿女创造了独具魅力的‘越文化’,为华夏文明贡献了大禹文化、阳明文化、书法文化、越剧文化、黄酒...
牌匾又称招牌、匾额,小小的一方匾额,融入了中国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等艺术,集字、印、雕、色为一体。对于老字号品牌来说,每个字号牌匾背后都蕴含着一段独特故事,匾额以其独有的商业语言,极富诗意的文化符号,述说着上千年的历史。如今,无论历史爱好者还是书法爱好者,都在研究这些牌匾带来的文化价值。可以说,对老字号企业的研究,牌匾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买卖开张需名人站台 老字号和牌匾历来...
考古发现的晚唐五代城墙遗迹 唐代莲花纹瓦当 本报记者 宗苗淼 通讯员 刘志凌 文/图 8月19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正定县政府组织专家对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2017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及2018年度考古工作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认为,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了唐代开元寺遗存和晚唐五代时期的真定古城子城城墙,使我们得以更清晰地认识这一时期真定古城的历...
央视网消息:这次联合考古发掘的这种早期的洞室,在札达土林的范围内,目前有很多。这些洞室的居住历史有多久?最后的居民又是何时离开的呢? 央视记者 季熠非:我们是一路爬山向上,现在就来到了曲龙遗址众多洞窟当中的一个。可以在这里看到,这里是当时人们居住时用于生火、做饭、烧水的灶台。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来的。而且在灶台的墙壁上可以看的非常清楚。厚厚的这种当时的烟灰或者是烟苔,一直把整个墙壁都熏黑了。...
日前,湖州市博物馆首次以 “人文讲堂+文化景观探访”的形式开展了“名城走进青少年”人文教育拓展课程。 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市博物馆,聆听东风小学老师讲述千年古城历史。在课上,小朋友们不仅认真听讲,而且都积极的参与课堂中的小游戏。知识竞答、古诗朗诵等都让小朋友们再一次的了解了湖州的人文与过往。 市博物馆特邀文博专家带领孩子们走进爱山广场,实地探访湖州子城东城墙遗址,共同感受湖州历史与文化,从...
大殿前槽三连藻井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2017年,我们在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以及浙江在线推出《镇馆之宝》专栏,介绍我省各地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引起读者关注。 从今天起,我们又推出作为《镇馆之宝》姐妹栏目的《浙江宝藏》,讲述浙江不可移动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循迹先祖们留下的丰厚历史文化遗迹,体悟先民创造的不朽传统文化。这一期,我们走进宁波市保国寺,一探这座千年古寺的历...
大千世界,变化万端,大自然的奇妙造化,实在令人叹服。 “千年古松,下有茯苓。”号称“茯灵“”茯苓,可称久远;而由古松树脂变化而来的琥珀,尤为古远,至少也有几千万年的历史了。 琥珀,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美丽象玛瑙。 远古之松,饱经寒霜,它的树脂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招来蛟蚋等昆虫,虫子溶入粘稠的松脂,无法脱身,伴随松...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局部) 上海博物馆提供 《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壁画》(局部) 上海博物馆提供 循着甬道走入,左右两边是栩栩如生的文吏、仪卫及骑行马队,抬头可见拱顶以黑彩精勾细绘的云气纹。缓步走进墓室,抬眼可见北壁的夫妇饮宴图,转身又依次可见东壁鞍马仪仗图、西壁牛车出行图以及南壁两侧绘有鼓吹图的门洞…… 此刻,你仿若置身苍茫寥廓的三晋大地,身边的讲解指示牌提醒你,...
16世纪末,由乌尔比诺的潘塔纳兹工坊所作的人像水罐。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陶瓷的发展各具特色。中国以精美的瓷器闻名于世,其他国家的陶瓷艺术又是什么样呢?日前,“千年马约里卡: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在深圳博物馆展出,近150件意大利陶瓷珍藏首次跨越重洋来到了瓷器的故乡——中国。该展览由深圳博物院、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共同举办,优想艺众...
图片来源:浙江文物网 国庆长假里,你去六和塔游览,会发现这座千年古塔好像换了面貌,踏入塔门,感觉清净。更绝的是,采用修旧如旧的工序,让游客不会以为这是一个“新景点”。 昨日,记者走进六和塔,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发现了个移动的小脚手架——因为这个精致的小工具,工人们就不用搭固定的脚手架,这样,游客们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在脚手架上进行养护工作的工人告诉记者,高59.89米的六和塔内,底...
图为修复后的古城墙 苍南县金乡镇在龙金大道星光村路段的荒地上,“还原”了一段高4.5米、长400多米的明朝抗击倭寇时期的金乡卫城墙。 金乡有着千年历史文化,有史料可查,金乡在元朝前就有小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在金舟乡置卫筑城,改称金乡卫。金乡卫城墙周长9里30步,有城门四座,今仅存部分城基,北、西城门。城墙外有完整的30至50米宽的护城河围绕。护城河上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