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小明、王向东等委员:东阳木雕位列中国四大木雕之首,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去年又被命名为“中国木雕之都”,东阳木雕正迎来一次飞跃发展的良机,但是东阳至今连个木雕博物馆都没有,与东阳木雕在全国的地位不相适应。 建议: 按照木雕产业“一园两区三带”的空间发展架构,在卢宅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内,以东阳市工艺精品馆为基础,整合现有的工艺精品馆...
20日上午,横店镇荷栖泽村的陈峰进城走亲戚。12岁的表弟拉着这位在江西上大学的表哥,步行到东阳博物馆参观。如陈峰一样,利用回乡探亲或走亲访友之机,到东阳博物馆一睹恐龙化石风采,成了许多人春节长假期间的选择。 为迎接虎年春节的到来,东阳博物馆作了认真准备。除了精心布置好恐龙展厅和历史文化展厅外,博物馆方面还特地增加了以“草原古韵”为主题的蒙藏地区唐卡、岩画、文物精品展。从年...
《草原古韵——蒙藏地区唐卡、岩画、文物精品展》于2月9日在东阳市博物馆展出。近百件蕴涵着蒙藏文化独特魅力的文物在春节期间对外展出,丰富市民春节文化生活。整个展厅被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侧是岩画和出土文物展区,另一侧是唐卡展区,共有96件(组)。 17块珍贵岩画文物,是春秋战国时期至唐代以前的作品。这些作品拥有粗犷、凝练的风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充满美的想像,是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46幅清代的唐卡...
11月18日,是浙江省东阳博物馆开馆一周年的日子。经过认真组织、精心策划,东阳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召开博物馆开馆一周年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对东阳博物馆开馆一年来运作情况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如何繁荣展览活动、提升展示水平、完善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出席了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举办2009年出土文物精品展。2009年东阳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第四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一组精雕圆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为博览会增色不少。这也是本届博览会上的金奖作品之一。 这组作品共十八张圆桌,每张圆桌配以十条精雕坐椅,材料选用的是紫檀木、红豆杉、大红酸枝等名贵木材,由东阳明清居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历时6年、投资 1000多万元,深度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整合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题材,通过木雕的高超技艺打造而成。而设计者就是“明清居”的掌...
本报记者吴旭华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有22项入选,其中专属浙江省的有四项。在这些世界级“非遗”项目中,一些项目没有明确指定地域,但是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如书法、篆刻、剪纸以及端午节等。而其中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与东阳有着深厚的渊源。因为,在去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r...
10月5日,浙江省东阳市文物办、博物馆接群众报告,在马宅镇杨岩村平岭岗发现恐龙化石。东阳市文化局及文物办、博物馆工作人员先后多次赴现场实地察看,初步确认为恐龙化石。 10月11日,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专家吕君昌、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金幸生专家应邀到达化石现场。经鉴定,确认为甲龙类骨骼化石,距今约9千多万年。从目前发现的骨骼判断,至少有两个同一属科不同个体的材料。其中一个长约七八米左右...
陈列室里摆放着各种农耕工具。 陈巧丹 摄 新报讯(记者 陈巧丹)推开东阳市横店镇湖口村的农耕文化陈列室大门,展现在记者面前的俨然是陈列农具的博物馆:茶具、稻桶、秧田叉、风车、水车、蓑衣、笠帽……220余种农具有序地摆放着。 “这些都是村民自发捐出来的,所有权仍归村民,想要使用随时可以取回。”湖口村支部书记楼锡权说,每一件“作品&r...
在20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有序地摆放着200多件村民“捐献”的纺车、织机、麦磨、踏碓、石制器皿等人们生活中行将消逝的古老农耕用品。日前,作为东阳市横店镇湖口村标志的“农耕文化陈列室”正式建成开放。至此,该市已有6个行政村先后建成了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 东阳文化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形成了十分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该市坚持“...
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为记者指出近亿年珍稀恐龙鸟类脚印。作者:梁颖睿 日前,东阳市博物馆专家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博士在海螺岩山发现了多块表面数条凹痕爪子印的红砂石。据悉,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八千五百万年前的恐龙鸟类化石,科学研究价值很大。 “这些重要化石的发现,对研究恐龙的生活环境、地质、地貌及脊椎动物化石组成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在接受记...
9月2日,金华市政协调研组一行到东阳,就“挖掘利用名城名镇名村资源,促进金华文化大市建设”课题进行调研。东阳市政协副主席韦定民陪同调研。 开展“挖掘利用名城名镇名村资源,促进金华文化大市建设”调研,是今年金华市政协常委会确定的三个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在东阳期间,调研组一行对东阳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情况,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
福舆堂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白坦村,建筑始建于清嘉庆癸酉,竣工于清道光年间,由二条轴线建筑组成,整体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共有六座厅堂,七进院落,占地一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127平米。全宅大量采用了东阳木雕作装饰,题材丰富,寓教于乐,使传统建筑与工艺美术得到了完美结合,是东阳古民居的典型实例。1997福舆堂被省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舆堂建筑群由于...
“我到这块小山坡上捡石头,却意外发现了恐龙蛋。”前天下午,东阳市巍山中学教师华柯告诉记者。 华柯所说的小山坡位于东阳市望江南路的路口,因为要造房子,当地居民用推土机将山坡推掉。“前几天,我的朋友告诉我,他在这块山坡上发现了黄蜡石,于是我就一直想到那里去看看。”华柯说,前天他在搜寻石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上镶嵌着一个圆形的石头,刚开始他觉得奇怪...
修复现场 “去年9月发现的恐龙化石室内修复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修复好以后,这只恐龙应该是一个高6米、体长15米的庞然大物。” 昨天下午,东阳市文物办主任陈荣军告诉记者,如果进展顺利,这头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庞然大物将在今年6月份“站起来”,与广大老百姓见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